初一下冊地理美國教案

  美國的農業模式使之成為世界上出口糧食最多的國家。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教學目標:

  ***一***在圖8-39上指出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領士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二***結合美國國旗圖案設計上的變化,利用不同時期的美國地圖,探討美國領土的擴張情況。

  ***三***運用地圖和資料,瞭解美國農業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和突出自然災害。

  ***四***運用地圖和資料,比較美國傳統工業與新興工業的基本特點。

  ***五***舉例說明美國在工業化和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與教訓,並作簡單分析。

  ***六***根據資料和地圖,說明美國人口和種族方面的基本概況以及華人與華僑對該國科技與文化發展的貢獻。

  ***七***根據資料和地圖,說明美國主要城市及交通運輸特點。

  教學建議

  新課導人:

  出示圖“美洲”圖,取一面美國國旗,設問:“這是哪個國家的國旗?”並請回答正確的學生將星條旗貼到地圖上美國範圍內。

  “領土組成”部分

  1.出示國旗並簡單介紹墾區和條紋區的含義。

  2.觀察美國所臨海洋和鄰國,注意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跨北寒帶、熱帶、大洋洲等***。觀察本上的慶要山脈、河流、“平原、湖泊等。

  3.介紹首都華盛頓和哥倫比亞特區。

  “高度發達的經濟”

  經濟概況部分:

  農業大國部分:

  1.指導學生閱讀,分組討論:a.農業地區專門化與美國農業;b.農業生產專門化與美國農業。

  2.歸納學生觀點,指導:農業地區專門化和生產專門化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水、土、光、熱等***,有效發揮農業機械的作用,並可集中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大力提高勞動生產率。

  3.小結;美國的農業模式使之成為世界上出口糧食最多的國家。

  4.設問:美國是世界糧食最大出口國,為什麼還要進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膠等農產品?

  5.提示:a.咖啡、可可、天然橡膠生產地在熱帶;b.美國本土在北溫帶,缺乏大面積的熱帶地區。

  6.小結:美國儘管糧食產量多,是世界農業大國,但由於緯度位置的原因,還需要大量進口生長在熱帶地區的農業產品。

  工業大國部分:

  1.介紹美國工業經濟特點:一方面是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術的研製與開發居世界領先地位。這說明美國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經濟實力和技術力量最強的國家。教師在介紹時可列舉美國各工業部門的產量及世界排名情況,讓學生有感性認識。

  2,介紹美國“夕陽工業”與新興工業的競爭狀態,可出示一些資料或產值對比,讓學生從數字上領悟到:傳統工業逐漸衰落,新興工業蓬勃興起。

  3.引導學生提升到理論認識層面:能源、資源密集型的傳統工業與技術知識密集型的新興工業的劣勢和優勢。

  4.可安排學生對就近的科技工業園進行參觀訪問。

  生態、環保問題部分:

  本部分實際上是將教材編排稍作組合,分兩大方面探討美國的生態環保問題:一是美國農業開發使“黑色風暴”多次發生。二是經過不斷的治理,現在美國的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已不太嚴重。

  人口部分:

  人口構成和人口分佈。人口構成主要有歐洲白人後裔、亞洲移民後裔、黑人和印第安人;

  城市部分:

  1.在圖8-48上找出美國的重要城市,確定其地理位置。

  2.熟悉教材提供的7個主要城市的資料,收集課外資料並補充休斯敦的有關資料。

  3.課堂小活動:請你當導遊員,向遊客***同學***介紹美國的8個主要城市。看哪位導遊員講解得最詳細準確,掌握的資料最多。

  4.評出最佳導遊。

  課後活動:

  收集資料,瞭解華人與華僑對美國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也可舉辦小型的相關人物及事蹟介紹會,如李政道、楊振寧的事蹟介紹等。

  小結:很多資源是不可再生的,需要珍惜;環境遭到破壞是很難恢復的,我們應當有正確的資源觀和環境觀。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