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語文閱讀答案

  在八年級下冊語文的閱讀題上,要理清閱讀思路,便於準確地整體把握文意。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下冊語文閱讀的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八年級下語文閱讀題***一***

  15歲那年,我很迷戀打針,找到母親一位在醫院工作的朋友做老師,向她學會了注射術。

  自從我學會了打針,便開始期盼眼前有病人,不論是家人或外人。我備齊針具,嚴格按照程式一次次操作著。一天,有位鄰居來找我,說她每天都要去醫院注射維生素B12,我若能為她注射,便可免去她每天跑醫院的麻煩。

  我愉快地接受了她的請求。

  這位鄰居本是天津知青,因病沒有下鄉,大約在天津又找不到工作,才到我們的城市投奔她的姨母,並在一家小廠謀到了事做,她好像是那種心眼兒不壞,但生性高傲的姑娘,學過芭蕾,很惹男性注意。這樣的鄰居求我,弄得我心花怒放。

  每日的下午,我放學歸來,便在我家像迎接公主一樣迎接我的病人。一連數日,事情進行得都很順利,我的手藝也明顯地嫻熟起來。熟能生巧,巧也能使人忘乎所以乃至貽誤眼前的事業。這天我的病人又來了,我開始做著注射前的準備:把針管、針頭用紗布包好放進針鍋***一個小飯盒***,再把針鍋放在煤氣灶上煮。煮著針,我就和病人聊起天來,聊著小城的新聞,聊著學生的前途。不知過了多久,我才突然想起煤氣灶上的事。

  有句很詼諧的俗語形容人在受了驚嚇時的狀態,叫做“嚇出了一腦袋頭髮”,這形容正好用於我當時的狀態。我已意識到我受了很大的驚嚇,那針無疑是大大超過了要煮的時間。我飛奔到灶前關掉煤氣,開啟針鍋觀看,見裡面的水已燒乾,裹著針管的紗布已微煳,幸虧針管、針頭還算完好。

  我不想叫我的病人發現我被嚇出的“一腦袋頭髮”和這煮幹了的針鍋,便裝作沒事人似的,又開始了我的工作。我把藥抽進針管,用碘酒和酒精為病人的面板消過毒,便迅速向眼前那塊雪亮的面板猛刺。誰知這針頭卻不幫我的忙了,它忽然變得綿軟無比。我一次次往下扎,針頭一次次變作彎鉤。針進不去,我那鄰居的面板上,卻是血跡斑斑。我宣佈了我的失敗,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難堪的針頭,眼淚已劈里啪啦地掉下來。

  我的鄰居顯然已知道背後發生了什麼事,穿好衣服站在我眼前說:“這不是技術問題,是針頭退了火。隔一天吧,這藥隔一天沒關係。”

  鄰居走了,我哭得更加凶猛,耳邊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天吧……”難道真的只隔一天嗎?我斷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會來打針了。

  但是第二天下午,她卻準時來到我家,手裡還舉著兩支嶄新的針頭,她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一樣,微笑著對我說:“你看看這種號對不對?六號半。”

  這次我當然成功了。一個新的六號半,這才是我成功的真正基礎。

  許多年過去了,我深信她從未向旁人宣佈和張揚過我那次的過失。一定是因了她的不張揚,才使我真正學會了注射術,和認真去做一切事。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中發生的“一件小事”。

  2.文章採用了哪些方法來描寫自己的鄰居?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3.通讀全文,文章第四段的畫線部分運用了什麼記敘順序?它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八年級下語文閱讀***一***答案

  1.“我”因粗心給鄰居注射時造成了她肉體上的傷害,但鄰居依然原諒了“我”。

  2.***1***語言描寫和神態描寫。***2***她是一個寬容且善解人意的女人。

  3.***1***插敘。***2***作用:這些介紹補充說明了“我”之所以會“心花怒放”的原因,同時也指出了下文中“我”犯錯卻要“裝作沒事人似的”的主要原因。

  八年級下語文閱讀題***二***

  ①常聽朋友抱怨說,北方的春天總是姍姍來遲,又匆匆離去。北方,簡直就沒有春天!

  ②其實,相對於南方的“四車如春”,北方的四季當屬最分明的了,只是因了北方的春天在熱烈之中不乏有種平淡——純粹、悠遠、平和而寂寥,春色似乎是在春夜裡潛滋暗長著。這種不事張揚的“暗長”,使得眾多的人難以察覺。每年立春過後,儘管依然寒氣逼人,但是大地已經甦醒,萬物開始復甦,雨水過後就是“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了。田野裡的麥苗由淺黃變得淡綠,泥土中的小草也躍躍欲試,等待著“春風吹又生”。該是踏青的季節了,人們被春風鼓動著,三五好友,結伴而行。踏青不一定要遠行,近處的郊野、崗坡、湖邊就足夠了。沿著鬆軟的小路緩行,淡綠色的枝頭時有三兩隻鳥兒啁啾跳躍,不遠處的菜地裡,青的蔥,綠的菠菜可著勁往上長。更讓人心動的是野菜族一團團、一簇簇在田埂地頭熱熱鬧鬧地相擁著,那抹鮮活的嫩綠,醉了春風,讓人喜在心頭。

  ③記得當年在鄉下“插隊”,“春荒”是很難熬的。每天起早貪晚的下地幹活,卻又青黃不接,只有啃著玉米餅子就鹹蘿蔔,吃得嗓子直冒酸水。後來,同學們跟老鄉學會了挖野菜:苦菜、薺菜,白花菜……中午回來,同學們把挖到的野菜聚到一起,洗淨後襬到飯桌中央,大家一口玉米餅,一口蘸著大醬的野菜,吃得真是香甜。打那以後,野菜在我心中就成為了春的標誌和參照。

  ④北方的春天或許不如南方那樣濃烈,那樣春深似海,然而爭奇鬥豔的古典詩詞對春的詠歎,也並非是用平麗的詞藻去鋪陳春光的豔麗芳菲,大多是寥寥幾筆,就足以勾人心魄了。“春江水暖鴨先知”“陌頭煙柳綠菸絲”“紅杏枝頭春意鬧”,這些詠春的絕唱都是以接近直白的語言採擷濃春之中的一兩個饒有意境的景觀後,便止筆而留白。這種虛實相生的方法,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⑤細細想來,寫詩是這樣,人生也莫不如此。幾十年的光陰稍縱即逝,能夠做成一兩件事情已經很不容易。選擇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過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做一兩件對社會有益的事情,這是一種意境。若在有限的時間裡,既想當官又想發財,魚與熊掌都想兼得,到頭來只能落得個“輕薄桃花逐流水”的結局。鑑古觀今,貪勝求全者,無不心浮氣躁,最後以失敗告終。

  ⑥“動人春色不須多”,善哉斯言!

  1.第②段寫出了北方春天的什麼特點?

  2.第③段插敘了什麼內容?有何作用?

  3.本文第②段和第④段兩次提到南方的春天,有何用意?

  4.結合文章內容,分析第⑤段“細細想來,寫詩是這樣,人生也莫不如此”這一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5.“動人春色不須多”在文中蘊含什麼哲理?結合實際,舉一例子加以說明。

  八年級下語文閱讀題***二***答案

  1.平淡 ***純粹、悠遠、平和而寂寥***、不事張揚***潛滋暗長、難以察覺***

  2.插敘“我”當年在鄉下“插隊”時,通過挖野菜度過難熬的“春荒”的事。表現了“我”對那段艱苦歲月的深刻記憶,以及對野菜之春的喜愛。

  3.用南方春天與北方春天對比,加深讀者的印象,突出北方春天的特點。

  4.承上啟下或過渡,承接上文第④段“古典詩詞對春的詠歎”的內容,引出下文“對人生感慨”的內容。

  5.哲理示例:精彩的人生不必貪勝求全,做成一兩件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便已足夠。舉例:示例一:楊絳筆下的老王,生活艱難,不受重視,卻用善良贏得尊重,使卑微的人生充滿陽光。示例二:大巴司機吳斌默默履行自己的職責,在危難時刻,用76秒詮釋了人間大愛,讓平凡的人生變得偉大。示例三:鄉村醫生周月華行醫20年,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刀子用仁心詮釋醫德,讓平淡的人生變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