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培訓心得體會
通過這次的新聞培訓,我們只有通過多讀書,多方汲取文化涵養,才能時常找到活水源頭的感覺,言談舉止之中才能透視出文化的氣息,人文修養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起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為期一週的我區首屆新聞發言人培訓班已經結束,作為培訓班的學員,我非常有幸能夠參加這期培訓,這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學習和提升的機會,在這短短一週的培訓和學習過程中,我受益非淺,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進一步提升了對新聞發言人的作用和地位的認識。
新聞發言人,是代表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如公司、政府或其他機構***的身份發言,並向記者宣傳情況、回答提問的公共關係人員。
為何要設立新聞發言人?在鋪天蓋地的資訊面前,如果沒有一個權威的資訊來源,雜亂資訊容易攪亂人們的思想。實施新聞發言人制度,有利於人們看到權威性的言論,避免小道訊息影響社會公眾正確判斷力。
新聞發言人是一種制度,是對公眾知情權有效履行的途徑之一,是溝通媒體、社會公眾和政府部門的重要橋樑。
我們政府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開展新聞發言人課程的培訓,培養專業的新聞發言人的初衷,我個人認為就是要增強權力與大眾的溝通,發言人背倚公共部門而面向社會,要披露政府資訊,形成互動。 資訊公開法規定了政府義務,新聞發言人是主動達成這一願景的法定中介。他們的真正價值就在於協調政府、媒體和公眾之間的關係,同時在此基礎上儘可能地引導輿論。
二、學要善思
在一週的培訓中,我們聆聽了《經濟社會轉型與“十二五”規劃》、政府新聞發言人實務、社會轉型時期的輿情引導、新聞記者與輿論監督等8個專題講座,並參與了媒體溝通情景模擬的行為訓練,親身體驗了一回新聞發言人的感覺。
通過這些資深的授課教授和學者深入淺出、旁徵博引地講解,我深深感到,不單單知識面得到了極大的拓展,更重要的是讓我能夠更全面、更深入地瞭解和感悟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發言人,應該如何去面對媒體,面對公眾?如何去合理運用政府所賦予你的權力去開展新聞釋出,加強媒體溝通,改善輿論環境?
三、學一定要為我所用
從目前的輿論環境,我們不難看出,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危機”若放大將直接危及執政根基,基層幹部應築牢與群眾之間的信任基石,為執政黨嬴得民心。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近日發表評論文章說,歷數近些年來各地發生的群體性事件,都有著類似特點:原本只涉及相關部門的單體事件,卻發展成當事人與非利益關係者共同參與的群體性對抗,其背後的誘因,往往是群眾對當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缺乏信任。文章還指出,一個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地位,從根本上說都來自人民,築牢幹群關係的信任基石,方能為人民謀取福祉、為政黨贏得民心。
這次區委區府的領導給了我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由區委宣傳部組織開展了區首屆新聞發言人的培訓,對我們每一個參加培訓的同志來講,不僅僅是一個增長見識、豐富學識的機會,更是一個提升能力,強化素質的機會。我個人認為,通過此次系統地學習和培訓,至少應該提升三方面的能力,才不會辜負黨和政府對我們這首批新聞發言人培訓學員的期望,才不會辜負專家、學者對我們的授業解惑。才會為更好的應對輿論危機,解決信任危機奠定紮實的基礎。
一是及時高效地處理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
從7.23動車事故等輿情事件的分析和研判來看,作為新聞發言人,或者說作為一名政府官員,必須敏銳地把握這類突發性事件可能會產生的各種後果,以及在媒體報道和應對過程中可能會對公眾造成的負面影響。只有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才能作好充分準備,才能處驚不亂,沉著應對。
二是全面的資訊蒐集和掌控能力。
俗話說的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為一個新聞發言人,在重大事故或者突發性事件發生後召開新聞釋出會,廣大受眾最想了解和看到的就是事件的真相。事實無論多少,應該儘量準確、官方和權威。在召開新聞釋出會之前,必須要作好資訊蒐集的充分準備。向公眾釋出和傳達的資訊要客觀、資料精準、內容真實。這樣才能讓受眾感受到你的誠意,感受到你所代表的政府在該事件上所付出的努力和關注。
三是協調和運用媒體的溝通能力。
個人認為,釋出真實客觀的資訊只是新聞發言人的基本功,要想通過資訊的釋出來更好的贏得公眾的諒解、理解和支援,那麼作為新聞發言人的態度遠遠比事實更重要,尤其是當新聞發言人還不能提供足夠的事實或者不能把全部的事實及時公佈於眾的時候,這裡的態度更顯得尤為重要。必須要誠懇,必須要真實。你的語態、神態和體態在新聞釋出會的現場,在面對媒體採訪時,都會直接影響到媒體記者等廣大受眾對你的評價,從而間接影響到對你所代表的部門和機構的評價。
通過學習,我真切的感受到,作為一個新聞發言人,不僅要敢說,更要會說,善說。關鍵的關鍵就是發自內心的真實和誠懇,還要努力把好事說好,不好的事好好說,這需要技巧,也需要錘鍊。
《環球時報》曾經有過這樣一段社評,我覺得非常值得我們每一位政府官員,尤其是新聞發言人深思:“可以預見,將不斷有與政府相關的部門和機構捲入公共危機中,它們在輿論面前的笨拙將不斷顯現。這些笨拙將給中國的大形象抹黑,並將一點點損耗中國的政治資源。因此這個問題應當受到中國官方的高度重視。”我們所面對的是資訊爆炸的現代社會,媒介越來越影響著人們對世界的認知。這就意味著作為新聞發言人應對突發事件,應對媒體將更加趨於常態化。對事件處置得是否得當,表達得是否恰當,都直接影響著政府的威信。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不僅是政府的代言人,更是政府公信力的堅強維護者。我們的責任重大,我們也必須通過我們的自身努力,全力提升協調和運用媒體的能力和水平,把每一次新聞釋出都作為一個引導輿論的前沿陣地,努力讓我們廣大的媒體記者成為新聞釋出會的“捧場者”和特別可靠的“資訊傳播者”。
篇2
自參加工作以來,本人曾五、六次到縣、市參加培訓,在公司內部的培訓,也就更多了,通過歷次的培訓,我嚐到了學習的甜頭,所以,每次培訓機會,我的非常珍惜,上課時,也就聽的認真,記的仔細,我深深懂得,每一次機會都來之不易。都凝聚著組織著和老師的心血和汗水。
我雖然參加過縣裡組織的兩次通訊員培訓班,但本次學習,仍然感到受益匪淺。下午縣裡的兩位老師都從大的方面講了新聞寫作的注意事項和心得體會,我們倍受鼓舞。黨辦副主任宋林同志講的新聞寫作技巧,我覺得更具體、更實用,更適合我們公司的通訊員。他從新聞的標題、導語、正文、結尾等重點部分著手,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並通過自己五、六年的寫作經歷,把成功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和盤托出,使我們深深感動。當然,“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雖然掌握了新聞寫作的部分知識,但寫出好作品,關鍵要看我們以後的努力。
當然,寫作,特別是新聞寫作,是很辛苦的工作,它需要耗費掉我們很多的業餘時間,但當你的一件件作品變成鉛字的時候,當你收到哪怕是一元稿費的時候,那種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你就會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本次培訓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新聞寫作的技巧,更激發了寫好新聞的信心和決心。《金沂蒙報》的復刊,對寫作愛好來說是件大喜事,這是一個展示自己的好舞臺。現在,又趕上了集團公司二次創業的好時候,我們身邊有那麼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和先模人物,我們周圍有那麼多的先進經驗和優良作風值得發揚、推廣,是我們自我加壓、奮起直追的時候了。
通過本次培訓,使我對新聞寫作又有了新的認識,要寫好新聞閉門造車是萬萬不行的,即使偶爾能發一兩篇作品,時間不長思想和知識就會落後,寫出的東西沒有時代特色,不貼近生活,也就談不上什麼質量,就會被逐步淘汰。寫新聞,必須要研究新聞,那就要通過多讀報紙,多研究報紙。特別是對要投稿的報紙更要下大功夫。過去我寫東西有一個毛病,構思不好不動筆,寫完了不想改。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寫東西並不需要完全構思好了再動筆,只要腦子裡有一個創意、有一個素材就要馬上動筆,這樣就會發現,只要一動筆,原先模糊的思路,就會變得清晰,甚至可以變得更開闊;初稿完成後不下功夫改也是不行的,要逐字逐句的不斷的修改,特別是標題,更要反覆推敲。可以說改一遍一個樣,等什麼時候覺得比較滿意了再上投,命中率也就會高許多。
篇3
六月間的石河子噴薄著春最絢爛的暖色,初嗅著夏最新鮮的熱烈,萬物競長、綻紅瀉綠,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節,我有幸參加了中國公文寫作研究會在這裡舉辦的祕書公文寫作培訓班,頗感受益匪淺。
“機關工作無小事,一字一句總關情”,作為辦公室文字工作人員,確保各類文稿的撰寫起草能夠按時、認真、高質量完成、傳達或上報,不僅關係到部門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也關係到單位的形象。在短短兩年的祕書工作中,我深刻認識到文祕工作無小事,做好每一件大事都是小事,做錯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有時一個標點、一個字、一句話的錯誤就有可能導致整個文稿滿盤皆輸,甚至嚴重損壞部門形象,所以文祕工作者不僅要有較強的政治敏銳性、紮實的文字功底,更要有要有耐心、細心和恆心。然而,作為一個新手,在日常的文字工作中也曾因為自己缺乏系統的公文寫作知識學習而常常導致在行文規範、格式和文種選取方面的錯誤,也曾因為缺乏經驗而在文稿起草、應急決策、領導溝通等方面不知所措,也曾因為資訊點採集不到位,報道不及時而使單位宣傳工作受影響……內心時常充滿著困惑和茫然,而這次短短五天的學習和培訓卻猶如醍醐灌頂,使我對公文處理原則、程式和行為準則,公文寫作技巧與方法,資訊的收集與寫作,文祕人員的禮儀以及新時期文祕工作的發展趨勢等有了更為系統而全面的瞭解和把握,也增添了我對做好今後工作的信心和勇氣。那麼,新時期,我們怎樣給自己定位呢?在學習培訓中我作了做了這樣一個概括----那就是要做一個“知書達理”的新時代祕書工作者。
所謂“知書”簡言之就是“樂讀書、多讀書、善讀書”,這裡的“書”既包括“有字之書”,即書本知識、理論知識,特別是經典誦讀,也包括“無字之書”,即生活、工作以及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值得我們留心學習的知識,而這些卻是在書本上很難學到而又更為實用的知識。
祕書是一個“文化人”,也是單位文化形象的代言人。我們只有通過多讀書,多方汲取文化涵養,才能時常找到活水源頭的感覺,言談舉止之中才能透視出文化的氣息,人文修養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起來。正如培根說的那樣:“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社會也是一所大學,“實踐出真知”,“處處留心皆學問”。身邊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就是一本本生動的書;領導的每一次鼓勵或批評,自己的每一次反省和檢查,也是一本鮮活的教材;與同事的交流、向前輩的請教,也會開闊視野,彌補過失。所以,我們不僅要學習書本知識,還要向工作實踐學習,要把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在工作實踐中積累經驗,總結得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和能力。當然,書海無邊無際,書山高聳入雲,而我們工作之餘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在這有限的時間裡,我們的讀書與學習必然要有選擇性,所以讀書就要“取法乎上”,選擇經典性作品,學習就要進行精品化擷取,做到廣讀書、讀好書。
知書的目的,則是達理。所謂“達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意思:
一是要通達社會倫理道德和祕書的職業操守,也即是“倫理”。古代士子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自己的處世信條,把“修身”放在首位,以自我完善為基礎,提出“人以品為重,官以德立身”的準則,這也是幾千年來無數知識者的最高理想追求。“祕書”在拉丁文中意思是“可靠的職員”,可靠是對祕書最基本的要求。我們要做到品行上可靠,恪盡職守,光明磊落,愛崗敬業,甘於奉獻。能夠以冷靜的態度對待是非,以寧靜的態度對待得失,以清靜的態度對待名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抵得住誘惑;要做到作風上可靠,既要有謙虛謹慎,虛懷若谷的品性,也要具備雷厲風行,乾淨利落的習慣,及時溝通、竭誠團結身邊的同事“積力之所舉”、“眾智之所為”,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篇4
3月30日-31日,我有幸參加了公司舉辦的宣傳工作表彰會暨新聞宣傳培訓班,與省公司、各地市分公司新聞宣傳通訊員們一起認真學習了新聞寫作的基本知識、寫作技巧以及攝影基本技術速成,兩位資深授課老師的精彩講座和四名優秀通訊員的經驗分享,使我受益匪淺,感慨良多,深受啟發。
作為一名新聞宣傳戰線的新人,我是第一次參加這類培訓,整個過程對我來說既是啟蒙,又是提高,讓十年來一直從事網路技術工作的我,觸動非常大,感受非常深刻。本次培訓極大地開拓了自己的視野,讓我的眼界豁然開朗,同時也堅定了做好一名合格通訊員的自信心和責任感。下面談談本人的幾點體會。
一是要廣泛閱讀,學習與積累相結合。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通過分享優秀通訊員寶貴的經驗,我明白了,要輕鬆地勝任自己的工作,就要善於學習和積累。學習包括向書本學習和向人學習。向書本學習的途徑很多,例如網站、雜誌、書籍、報刊等等,要廣泛閱讀,看看人家是怎麼寫的,不斷積累詞語、素材。學到的東西,積澱在心中,總有一天“厚積而薄發”,當他們連貫起來的時候,就是自己的東西。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如果沒有學習和積累的過程,新聞宣傳通訊員這個崗位根本無法勝任。年初,剛剛接到領導的通知,讓我擔任部門通訊員時,為了彌補自身不足,專門跑去郵局定購了《演講與口才》一書,又在省圖書館辦理了借閱證,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縮小與其他同事之間的差距,不至於被大家落下十萬八千里。
二是要深入生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宣傳通訊員,首先應該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然後運用於實踐。理論來源於什麼,理論來源於持之以恆的學習,只有持之以恆了,才能夠不斷積累,不斷增強。然而光有理論而不注重實踐,那相當於茶壺裡煮餃子--肚子裡有貨倒不出來。張剛老師講到原新華社主編穆青,當年宣傳焦裕祿時,對當地記者採寫的事蹟不滿意,繼而決定自己深入生活去重寫,通過親歷、走訪等實踐活動,掌握了大量的事蹟材料,拍攝了許多感人的照片,再次寫出的事蹟材料將焦書記對黨、對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品格強烈地表現了出來,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三是要勤於動筆,思考與行文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別人的文章是為了學習和積累,如果只是泛泛地讀過,沒有多大意義。只有經過細心思考,細細品味,帶著問題去閱讀會使我們收益更多。會思考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僅僅只停留在思考階段,不能行文,說白了那是“務虛”。思考的目的是為了有更好的寫作成文,剛開始寫得不好是正常的,只要多思考、肯動手,寫得多了寫作水平就會在與日俱增,寫東西自然能信手拈來,這才是“務實”。周老師在進行攝影講座時說到技術可以後天彌補,但是照片選景的構思卻需要先天的藝術感知。聯想到,前不久按照綜合部的工作要求,參加了主題為“我的年,這樣過”《山東廣電網路集團首屆新春網路影像作品徵集大賽》。兩個參賽作品,一個是專業相機拍的,一個是卡片機拍的,但無論如何,自己稚嫩的選景構圖、拍攝角度、相機的運用等等方面,現在想來,無不透露出“這是菜鳥一隻”!周老師說,要選出一張能用的人物照片,至少要對拍攝物件拍20張以上!寫作要勤於動筆、拍攝要勤於動手,以後的工作中,我將鍥而不捨,多看、多學的同時,還要真正做到眼勤、嘴勤、腿勤、手勤。
四是要加強交流,自學與互幫相結合。一花獨放不足奇,萬紫千紅才是春。如果不注重交流,只是一味地閉門造車,容易導致思維僵化,寫出的文章沒新意,做出的工作沒創意,只有加強交流,互通有無,互幫互助,才能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本次認真聆聽了四名優秀通訊員的經驗分享,我深深的體會到:要想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敝帚自珍、閉門造車、遊離於整個新聞宣傳群體之外等做法,對個人的發展和成長進步是非常不利的。公司現在正處於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實施多元化戰略程序中,作為一名普通員工,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以外,還要不斷地學習工作相關的方方面面的知識、技能,立足本專業,日常工作中,增進施工技能的同時,還要注意規劃設計、工程管理方面的學習,這就要與其他部門同事多多加強經驗交流。新聞寫作方面,通過本次培訓,我認識了一些其他部門的通訊員,在與他們的聊天中,又使我獲益匪淺。另外,我覺得要想寫出高質量的稿件,還要關心整體網路構成、一級、二級傳輸幹線、下一代的廣電網路NGB發展趨勢,三網融合的技術精髓,三大運營商的行業動態,與本部門內同事交流、與各個部門間交流、與本行業交流、與三大運營商交流,取長補短、吸收精華,增長自身知識技能的同時,又能寫出有新意、有亮點的稿件。
在學習中進步,在工作中成長,這次培訓使我對新聞寫作知識、攝影技巧方面,有了深入地瞭解。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時刻牢記省公司 “改革創新年”宣傳工作的各項要求,努力完成工程公司對外宣傳的各項任務。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發揮自己的工作主動性,把這次學到的寫作知識和攝影技巧認真消化吸收,加強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更加註重新聞寫作、新聞拍攝等有關專業知識的學習,“抓新意、找亮點、求突破”,注意觀察,勤練筆功,勤於練習,用成績來答謝領導的信任,用不懈地努力來爭取更大的進步,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新聞宣傳通訊員。
篇5
7月5日,我有幸參加國土局組織的新聞培訓學習會,對於我這個初入此行的人來說,面對陌生的新聞寫作,這次培訓學習顯得意義非凡。
在為期一天的培訓中,優秀的新聞工作者葉紅玲、白起文老師為我們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從新聞寫作的最基礎知識:標題、導語、正文和結尾如何著手,到如何發現新聞採點的著眼點,到舉例說明新聞寫作中容易進入的誤區,另外兩位老師還將自己多年的寫作經歷和成功經驗毫無保留的傳達給我們,這使我受益良多。
在這次培訓學習中對於我的入門工作有了很好的幫助,對如何做好新聞工作有了新的啟發,要用一顆敏感的心和敏銳的雙眼去感受,去觀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才能發掘出更有意義的新聞素材,才能寫出更好,更有價值的作品,同時寫新聞必須要先研究新聞,多讀報紙,多研究報紙,從中學習寫新聞的技巧,不斷積累知識,總結經驗,使新聞寫作的量變到質變,才能達到新聞寫作水平提升的效果。
通過這次緊張有序的培訓學習,我對新聞有了更系統的瞭解,以後的工作中,我將勤觀察,多寫勤練,將這次培訓學習的內容融入到工作中,發現工作中每一個可貴細節,記錄下公司事業穩健發展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