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幸福的教師的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幸福又在哪裡?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的心得,希望對你有幫助。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什麼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願。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尋求幸福的人生,但是,並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

  原因是對幸福缺乏認識、感悟和理解,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後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為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可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幸福在哪裡?教師職業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特別是每天面對一群可愛的孩子有時也感覺不到幸福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著教育、體驗著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型的幸福觀詮釋著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

  其實對於教師來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著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特別是我們這群缺少幸福的孩子。那麼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首先,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其次,要懂得享受學生。

  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許手頭錢是有點緊,但還得學會捨得用杯水車薪中的一水一木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個會、旅趟遊。

  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自覺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學。把教學工作看做是一種簡單的重複,那必然厭倦,也無言幸福。應把研究教材、教學當成提高自己素質的必走之路,應把教學作為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體現。

  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精神的“傳道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社會,這與我們的幸福“魚水情深”。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專一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

  況且,有了好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師為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造之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我認為,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我想,教師的職業幸福就是來源於平凡、忙碌而又充實的每一天。這也許正是所謂天長地久的幸福吧!那麼,我也會說我愛教師這個職業,我也會為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貢獻畢生的精力。

  幸福的教師心得體會

  12月的天氣寒氣襲人,在舒蘭市教育局學術報告廳內,雖然室內的溫度不高,但卻洋溢著熱烈的氣氛,來自各學校的班主任老師們聚精會神地聆聽著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學術報告廳內鴉雀無聲,時而還會發出陣陣笑聲,一上午的時間裡我們聽了兩位專家的講座,可以說他們演講風格大不相同,但卻各有千秋,他們的思想、理念、心態值得我們深思,更值得我們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反思、總結。

  吉林市骨幹教師隋春霞老師的報告,可謂十分精彩,三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她與老師們交流她多年的教學經驗、管理方式。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優美的課件,但是她所講的都是最樸實、最貼近我們生活的教學案例。講述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她會心的微笑,更看到了她在講到動情時,飽含深情的熱淚。在她所講的案例當中,我也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可是她的方法讓我不禁陷入沉思當中,現在想想自己的經歷真是汗顏!

  隋老師在講座中提到了做幸福快樂的班主任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她談到了她從擇業到樂業、愛業的過程。談到了她管理班級的許多方法,她說做班主任就應該做到“天天不欠債,抓兩頭帶中間”,在管理學生方面,她提倡:“學習是量的積累,這樣才能有質的飛躍”,各項制度都做到透明化、慢慢學生就會形成習慣。小到關心每一個學生,大到班級管理、學校管理,甚至有時候能延伸到家長管理,可以說,隋老師真的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班主任,但這她卻並不把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看做是一種負擔,從她的話語中,我們能聽到輕鬆,能聽到快樂,更能感受到心中由衷而發的共鳴。

  隋老師用愛教育每一個孩子,處處用愛感化學生,真正做到了亦師亦友。她說,做班主任用心才能快樂,不求回報就能得到幸福,成就在快樂和幸福中獲得。班主任要對學生的將來負責,班主任的一句話,一個行為都有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

  王建偉老師給我們做的專題講座是“幸福人生”,他說:教師是天底下最快樂、最長壽的一個職業。當時還還太認同,但聽了他講的一些話語,才真正感覺到他所說的一些道理。正如王老師說的一樣,“心裡裝著別人的人”幸福,“心裡裝著自己的人”煩惱。

  在報告中,王老師提到“找別人的優點叫尋寶”,的確,在我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有時候過於鑽牛角尖才會感覺到勞累,我想如果多去尋找學生的優點,而少找那些“不順眼”,一定會找到另一種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工作,王老師說:“要想幸福就要學會感恩”,更倡導大家學習《弟子規》,從他的話語中,我們就能看到一種“賢、禮”的精神。從他的報告中,我深切感受到他所說的那句話的道理“教好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聽完兩位老師的講座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要想做好老師,做好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顆博愛的心,有陽光的心態,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我們要充滿無限熱愛的對待自己的學生。要經常換位思考,如果犯了錯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我們又會怎樣對待。我做不了神,但是我會懷揣一顆熱忱、坦誠的心愛每一個孩子。

  有人說選擇了班主任就是選擇了辛苦,但聽完這次報告,現在我們可以說,班主任可以做的很幸福,老師可以做得很瀟灑,換一種心態,換一種方法,換一個角度,做一個快樂的老師、做一個幸福的班主任。

  教師心得體會

  只有快樂的人,才會去快樂的工作,只有會感到幸福的人,才會覺得工作倖福。這次的培訓內容對於現在的教師真的尤為重要,尤其是對年輕教師,不僅這是關係到教師自身的發展,也關係到祖國的未來。有人說:“教育是心靈的事業,做教師應當是一個幸福而神聖的職業”。什麼是幸福的人生?答案可能因人而異,千差萬別,財富的積累並不等於幸福的增加。其實我每天都能看到有些教師在繁忙的工作中,顯得又很充實,他們的臉龐始終洋溢著一份從容的笑意,使人不禁想起做教師的使命與神聖。作為一個教師,一定要會聚集生活中的點滴幸福,只有內心的幸福,才有一種穿透力。因為這種力量可以是一代人對生活充滿追求與嚮往。

  事實上,很多事情使我們的老師感到苦惱:差生多,學生之間的事情牽扯教師很多精力。上課學生太亂,難於控制學生。上課沒激情,找不到感覺,生命的活力在哪兒?我們不得不去追問:教師的幸福從哪兒來?樹立教師職業尊嚴感。教師要讓別人尊重,必須學會先尊重

  自己,尊重自己的職業,也才能在被尊重中體驗到職業的幸福。

  我們要笑著做老師。不會笑的教師,學生是不會喜歡的。教師發自內心的微笑,正是在傳遞他內心所擁有的教師這一職業所獨具的人性感召力。這種感召力透過教師一句一句智慧的語言,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於教師的關愛、重視、指導、暗示、欣賞和接納。

  充滿傾聽、欣賞和期待色彩的評價語言,使學生的思維處於一種開放狀態。師生間、學生間這種充滿人文色彩的情感溝通,有利於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有利於學生掌握多種學習策略。學生也在交流中主動、主動展示自己的認識過程,使之遠離消極、被動、防範的心理,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主動性和自信心。

  這時,你會發現學生會每天給你一個驚喜,幸福之感油然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