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預科留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英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社會相對穩定,教育體制完善,學習氛圍濃厚。那麼,在英國讀預科有哪些注意事項事項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英國預科留學的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吧。

  英國預科留學的注意事項

  一、抓緊時間考出雅思

  對高中畢業生來說,從高考分數揭曉到獲得院校通知書,已經是7月份了。而英國預科開學時間通常是9月底,對於希望在9月入學的學生來說,準備時間比較有限。高中生應該儘快遞交申請材料,並趕在8月初之前完成語言考試,這樣就可爭取趕上預科的開學時間。當然,部分預科課程還另設有次年一月份的開學時間。

  二、花些筆墨介紹高中

  英國預科的申請,對於高中成績要求比較嚴格。無論就讀於什麼高中,申請頂尖學校的預科要求平均分80%以上,即每門成績平均分80分以上。

  這樣一來,許多學生會問:難道重點中學的80分和普通中學的80分沒有差別嗎?實際上,對英國人而言,他們並不理解A學校和B學校在中國的不同排位。因此建議重點中學的學生可以在個人陳述***PS***和推薦信中多下功夫,花點筆墨介紹一下學校及本人成績的排名情況,這樣的資料更有說服力。

  三、選擇適合自己的預科

  英國大學的預科課程主要分為三種:直屬預科、授權預科與獨立預科。

  大學直屬預科接受大學體系的管理,可享有該大學的一切教師資源和學術設施,學習環境良好。完成預科後只要達到本校的入學成績要求,即可升入本校的本科階段學習。

  通常越是優秀的學校,其預科成績的認可度也高。第二類是大學授權給教育機構開設的預科。這些教育機構一般都有多年培訓經驗,因此在辦學上也比較專業,教育質量也可以保證。

  第三類預科課程是由國際學校獨立開設的,這類預科更適合外語略有欠缺的學生,因為國際學校同時還開設語言課程,能夠根據學生現有的語言條件,配以不同週期的語言補習課程。

  四、錄音筆是學習好幫手

  很多人認為,只要去英國留學,英語自然會突飛猛進,這種理解具有偏差。在英期間,學生如果僅滿足於學術上的語言要求,而忽略了自身的語言積累,長期下來,英語水平反而沒有提高。

  另外中國學生課餘很少參加社團,朋友圈也以本國學生為主,使用英語的機會就更少了。因此,建議讀預科的學生儘量不要和中國學生扎堆,抓住每個機會鍛鍊英語,為自己的留學升值。

  此外,高中生初來乍到英國,肯定需要一段適應期。其中聽力上的落差尤其明顯,學生在前幾節課可能都跟不上老師的講課節奏。建議高中生在行李里加上一支錄音筆,這樣可以在課後重溫上課內容。一般經過兩週至1個月的適應期,學生就能順利地進入學習狀態。

  總之,以上這四條給英國大學預科留學生的建議就是想讓中國留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英國大學預科留學專案,最後進入自己理想的英國大學,同時幫助他們能在語言上更快的適應英國大學預科留學的學習機會。

  英國留學生活的三大攻略

  要逐漸適應各方面的差異

  英國留學攻略表示文化差異是存在的。這些年來,我在英國的大多數朋友都是中國人,社交圈也以中國人為主。在一個與自己生活了25年的環境完全不同的國度裡面,我能做的也僅僅是慢慢去適應、習慣。

  舉個例子吧,當你與一群英國人在一起玩的時候,一個英國人講了一個笑話,其他人都聽懂了而哈哈大笑,但你卻不知所以然。並不是你的英文比別人差多少,而是你根本不知道那個笑話的笑點在哪裡。

  而那個笑點往往存在於英國人的生活、歷史或者人文之中。

  要學會互動

  國外的學習與國內的是完全不同的。當然首先要過的是語言關,口語是剛剛登陸英國的中國留學生永遠的痛。這個陣痛期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好幾年,甚至你永遠都過不了口語這關,這完完全全取決於你的態度。

  我選擇了住在老外家裡,一個逼著提高自己英語能力的環境。當然,還有一個開放的環境,那就是課堂上。由於我是工科英國留學學生,我讀的master program裡面有很多印度學生。

  還清楚地記得剛剛開學的第一堂課上,印度學生滿嘴英語,我卻一句都講不出,那種茫然和無措讓我難忘。中國學生的理工科基礎優勢在美國依然強大,但是卻很可惜的忽略了一點:推銷自己。

  那種互動,那種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觀點的信心和勇氣,在國內的大環境下是很難培養的。小組討論,小組推演,個人專案,個人演講,甚至與教授辯論,都是需要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在此同時,你也通過言語,分享了自己的思想,吸納了他人的觀念。

  海外就業有壓力

  在英國工作,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在中國工作的外國務工人員往往被視為高階白領,在國外務工的中國人卻往往被當做廉價勞動力來看待,使得中國留學生的海外就業問題雪上加霜。

  你擁有一顆強大的心,你可以來英國留學,你可以找到工作,你可以留下來,但其中萬千苦澀和艱難,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英國留學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一、接打手機看情況

  一次聚會上,我的一個英國朋友抱怨中國人總是隨時隨地接聽電話,即便在他們與最親密的家人、朋友一起享受輕鬆一刻的時候也是如此。

  在國內時,我們習慣隨時隨地接打手機,而英國人在聊天或吃飯時,是不接聽電話的,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無禮的行為。因此,在吃飯或者聚會時,儘量不要讓手機打擾到別人,我們可以把手機設為靜音,並使用語音信箱。

  二、談話切忌拐彎抹角

  在英國談正事或工作的時候,最好直接切入主題;拐彎抹角地說話,會被視為浪費時間。英國人說“no”的時候,並不是要開始與你討價還價,而是表示他們要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同時,英國人是很有幽默感的,在嚴肅的談話中,也會穿插一些輕鬆的笑話。但他們在戲謔的時候,外表可能看起來很嚴肅,你可別以為他是在生氣。

  三、社交從酒吧開始

  大多數中國人都會覺得,英國人雖然有禮貌,卻很冷淡。的確,英國人不喜歡過於親熱,覺得這樣膚淺而且不真誠。太多的熱情和關注,會讓英國人感到奇怪和不自在,所以和他們建立友誼,確實要花些時間。

  隱私對於英國人來說十分重要。個人問題,例如婚姻、戀愛關係、財政、健康等話題,應當避免,除非對方是很好的朋友。另外,酒吧是英國人喜歡與朋友相聚的社交中心。中國學生可能會被邀請“出去喝一品脫”,作為與英國學生社交的開始。

  四、吃飯、聊天交替進行

  到英國人家去做客,應準時赴約,不要早到,更不能遲到,並準備一些小禮物。吃飯時,吃完自己餐盤裡的所有食物是禮貌的行為;如剩下食物,在英國意味著客人不喜歡這些食物。

  英國人喜歡在吃飯時聊天,但這時需要注意吃東西和說話應交替進行。吃東西時張大嘴和說話,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所以吃飯時,最好只往嘴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須張大嘴巴,最好用一隻手遮住它。在英國文化中,飯後留下來進行社交談話,被視為禮貌的行為,因此聚會可能多延續幾個小時。

  五、有事要預約

  在英國,與人交往時還要注意:拜訪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對方,不速之客會讓人討厭。應當儘量避免在晚上10時後打電話到別人家,而晚上11點後打電話,則很可能被英國人當作有緊急事件。英國的許多服務都需要提前預約,如看醫生、理髮、美容、配眼鏡等。如需要取消預約,就必須提前24小時通知對方,否則可能須支付取消費。

  六、多學俗語用處大

  在英國生活,中國學生可能會遇到許多不熟悉、甚至不明白的俗語。提前瞭解一些俗語,會給初到英國時的生活帶來很大幫助。

  例如,“Loo”指廁所,“Tube”指地鐵,“Tea”在某些情況下指正餐,“Pants”指內衣褲。人們說“flat”而不說“apartment”。“Tolet”的意思是“供出租”。在非正式場合,常用“Cheers”代替“Thankyou”。而當人們說“lovely”、“brilliant”、“magnificent”的時候,意思是“yes”。

  七、付小費,不砍價

  在英國餐館裡,給侍者小費是很普遍的事,因為賬單裡不包括服務費,通常按賬單的10%左右支付。在英國的自助快餐店中,顧客應當自己收拾吃剩的東西,而不能像在中國一樣,把殘羹剩飯留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