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學幾個生活指南攻略

  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生活方式的影響,許多中國學生們或者中國移民們在剛到澳大利亞時會感覺到不適應。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有關澳洲留學生活指南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澳洲留學生活指南

  生活指南一:銀行理財。 在赴澳大利亞生活或移民之前,大家最好可以將直接帶澳元過去,這樣可以保證生活方便。澳大利亞的大部分銀行無法存美金,只有部分銀行可以兌換,而且兌換的手續費較高。澳大利亞的不同銀行之間的轉賬手續費以及取款手續費均較高。如果申請學生賬戶,那就可以免收手續費以及利息稅。澳大利亞的銀行利息也比較複雜,具體的利息率與數額與期限有關,因此大家在存款時一定要看清楚利息。

  生活指南二:生活用品的攜帶問題。 澳大利亞的生活用品的價格並不高,大家可以根據個人的基本情況進行有選擇性的攜帶。如果是赴澳大利亞留學的學生,那可以多帶些休閒裝而少穿正裝。對於中國與澳大利亞的生活用品不同的東西,大家可以隨身攜帶,如三眼的電源轉換插座、個人護膚用品等。 生活指南三:食宿問題。 如果您是留學生選擇寄宿在別人的家庭裡,那就會遇到生活習慣不同的問題,此時就需要尊重房東的習慣,遇到事情之後要先諮詢之後方可行動,儘量不要晚歸以免影響房東休息。澳大利亞居民們大都不會做中國烹飪,因此他們會對肉食感覺到不習慣。如果留學生選擇了住校,那管理的就沒有那麼嚴格了。如果是獨立臥室,那通常需要合用公用設施,如果選擇靠近學校或者購物中心附近,那價格就會相對貴些。

  生活指南四:交通出行。 澳大利亞的公共汽車以及汽車都按規定的時刻表進行,週末的車次較少,平時的車次較多。如果大家要乘火車,那要儘量的避開高峰期,因為非高峰期的車票是打折的。

  生活指南五:手機通訊問題。 不同的公司的手機收費不同,不少公司還有免費的時間優惠網路。適合於各個城市之間通話的國際電話卡較多,而且費率也在經常變換。

  生活指南六:打工政策。 要想在澳大利亞打工那就要先辦簽證,然後再到稅務局去申請稅號。如果是在大城市,那可以委託中介來找工作,中介費也不會太高,但是,大家在選擇中介時要特別注意。有的學校也可以為學生們提供工作機會,但這樣的機會較少。

  澳洲留學生活常識介紹

  一、澳洲留學生活——手機卡

  手機卡: Telstra、Vodafone、Optus

  辦理手機卡需要:護照,COE,OFFER,銀行卡***澳洲銀行卡***,簽證。

  簽約時間,一般簽約12個月比較合算,但是你也可以選擇不簽約。***非強制***

  二、澳洲留學生活——住宿

  住宿型別:學校宿舍、寄宿家庭、Apartment、House

  租房方式:合租,整組

  哪裡租房:中介,百利學生服務中心

  •其他:今日澳洲、澳洲億憶網、澳洲華人租房網

  三、澳洲留學生活——交通

  火車myki、巴士bus、電車Tram

  交通地圖:

  Google map比Apple地圖好用

  PTV app:可以查怎麼做所有的公共交通,還有準確時間和站點顯示

  Google相關軟體:

  對Google相關軟體的熟練使用,可以幫助學習中的各個方面,timetable,online research,note taking,group work.

  四、澳洲留學生活——醫療

  型別:medibank、AIA

  •統稱為OSHC***繳費才會有簽證***。

  •報道後,學校會讓你啟用OSHC***一般無需另付費用,但如果因個人操作失誤造成無法開通或醫保卡丟失,那麼個人承擔補辦費用***。

  •報銷,兩種保險公司報銷的險種是不同的。

  •不要叫救火車!不要叫救護車!不要叫救護車!

  想看醫生先預約,先Gp,再專科。

  四、澳洲留學生活——銀行

  Commonwealth***國內無法預約開通***

  ANZ***國內可以預約開通***

  CBA***國內可以預約開通***

  NAB***國內無法預約開通***

  五、澳洲留學生活—— 金融換匯

  澳洲留學生活注意事項

  1. 在澳洲,所有的1樓都叫Ground Floor,電梯上如果要去1樓,就按G,而不是1。所有標地址的地方,表示樓層時都用level,而不像在其他國家用floor表示樓層。在一些大點的場地一般會標有樓層示意圖,上面會用以下的縮寫表示所在樓層,如:LG=Lower Level 一般為地下一層;G=一層;Level 1=2樓;Level 2=3樓,以此類推。這和美國及國內的用法均不同;需要注意下,否則剛到澳洲的同學經常會與找錯樓層的事情出現。

  2. 通常說再見時不太常說:Good bye或者 bye bye,而是常說See you,或See ya。請別人幫忙之後道謝,澳洲人不像美國或英國人,常說:you are welcome,而是常常說:no worries,也有不客氣的意思。其實是各個國家在一些常用語使用方面的差異,這僅僅是我所遇到的,供大家借鑑。

  3. 洗手間統稱:“toilet”,而不像在英美,較多使用:wash room啊,rest room啊,lady’s room啊等較為含蓄的詞語表達,更不會像中國我們通常說的:WC。因此在澳洲如果想要準確的詢問道洗手間的位置,對於洗手間的叫法也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