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護理個人實習工作總結最新範文

  護理工作難度非常高,專業方面的學生在實習階段也會面臨巨大的考驗。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護士護理實習工作心得總結範文一

  在這兩年我們已經經歷的大學生活裡,學習的大多是理論知識和實驗,但卻沒有到臨床真正的實踐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檢驗一下自己的功底,也為了鞏固一下自己的理論知識,__年假期我到__醫院進行了兩個星期的見習。這所醫院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教學,科研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臨床見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護理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鍊。這段時間很短,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很珍惜這段時間,並深深的意識到護理專業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鞏固和加強了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珍惜每一天的鍛鍊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徒之情。

  在見習過程中完成了在護理道路上的第一次。第一次為病人進行靜脈輸液的緊張;第一次給病人某些操作的尷尬,第一次被病人拒絕時的委屈;第一次面對孩子哭鬧的無助:第一次……總之,很多的第一次讓我在見習過程中不斷成長,慢慢改善,讓我知道在以後的工作的道路有更多的責任等著我。

  初進病房時,總有一種手足無措的的感覺,對於護理的工作處於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於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把握,懷疑自己的能力,害怕遇到突發事件。慶幸的是,有老師為我們介紹病房結構,介紹各班工作,帶教老師們經驗豐富,讓我們可以較快地適應醫院各科護理工作。能夠儘快地適應醫院環境,為在醫院見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以前只聽老師說過護士的工作很瑣碎,較之其他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儘管在未入臨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進入病房後,感觸又更深了。的確,護士的活很零碎,很雜亂,還可以說是很卑微,可是通過多數人的不理解,我們發現,護士有著獨特的魅力。醫院不可能沒有護士,醫生離不開護士,病人離不開護士,整個環境都離不開護士。這瑣碎的工作,有著完整的體系,也正因如此,才能發揮其獨到的作用,產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為有了臨床的見習,我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瞭解護理工作,更具體而詳盡的瞭解這個行業。正確認識護理,樹立了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養成了良好的工作態度。

  護士護理實習工作心得總結範文二

  今年暑假我進行了為期2周的護理見習,深入到護士的日常工作中,親身體會了做護士的酸甜苦辣,這才發現做護士並沒想像的那麼容易。做護士的確很辛苦,一會兒是輸液、抽血,一會兒是打針給藥,一會兒又得中藥灌腸。病人若有不適首先會想到護士,病人如有問題找的還是護士,病人要換藥、換液又得叫護士……病房裡永遠有護士忙碌的身影。

  見習2周,感受最深刻的是,臨床是理論基礎知識的鞏固基地.臨床的實地見聞,實地操練,讓我重現在校學習那些枯燥又頑固的知識時提出的種種問題.例如:我幹嘛要讀這些藥理病理?背了對我有什麼用?好像知道了以後還是一點兒意義也沒有,知識是統攬了,但學過後總的感覺是,一直只為考試而學習,沒有幾分屬於我自己.在學校裡,沒有人問我這些藥吃了會有什麼不良反應,即使我知道有這些不良反應,但是我從來沒有真正見到過,我不知道一種藥用錯後有多麼嚴重,沒有人問我這種病有什麼臨床表現,我也沒有真正見到過這些臨床表現,到底是怎樣的呢?是不是就是書本上的一樣呢?等等……

  半個多月的見習生活也對我在將來工作時做到醫護配合大有幫助。醫生和護士的職責是相同的,都是為了給病人解決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只有當醫護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給病人帶來最大的利益。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和對方的工作。作為將來的一名護士,必須瞭解護士的工作,所以這次見習我覺得既起到了早期接觸臨床的橋樑作用,又增進了臨床思維能力,培養了動手能力,增強了信心。第一,2周的見習使我重新認識了護士這個職業的崇高。在我以前的印象中,護士就是耐心和細心的代名詞,

  我一直以為,她們的工作很輕鬆、很簡單,只需要執行醫生的醫囑,“照方抓藥”就行了,其他的工作也都是些瑣碎的小事情。這一次我通過護理見習,第一次深入到護士的日常工作中,親身體會了一回做護士的苦辣酸甜,才發現原來做護士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護士的工作就是一個字“累”,我每天跟著他們跑都累得不行,而他們不但要不停的在病房間走動,還要給病人扎針換藥,實際上比醫生累多了,但他們一句怨言也沒有。一名護士,只要在工作崗位上,她就充滿了力量。她們全身心的投入在一場戰鬥中:把自己的活力完全展現在病房內外;把自己的能量連同微笑毫無保留的奉獻給病人。

  交班一般在早晨8點,護士醫生都要參加,當然我也不例外。科室的兩位主任站在最前面,昨晚值夜班的護士開始做他們的護理病理交班報告,然後是值班醫生,另外各位醫生還要說一下自己管轄的危重病人的情況,最後兩位主任和護士長進行總結便結束了每天必做的交班。我個人認為交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對醫生和護士的一種紀律的約束,讓我們醫護人員明白,病人的生命在我們手中,我們必須有很強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做一名認真負責的醫護工作者。第二,2周的見習使我開拓了眼界,增加了見識。

  見習期間,我跟隨帶教老師,細心聽取講解與指導,瞭解了許多醫療裝置的基本操作,觀摩並實踐了許多種醫療操作,比如生命體徵測定***體重、血壓、呼吸、脈搏、體溫***、靜脈滴注、肌肉注射、器械消毒等等。有許多專業儀器我都是第一次見到。有許多看似簡單的護理操作,真正做起來才知道並非如此。

  在醫院的短短五週,新鮮事物接踵而至,時時給我帶來興奮的衝擊。我充滿好奇,留心觀察,積極提問,護士們耐心的給我講解,使我瞭解到了一些醫療儀器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了護理操作的要領和注意事項。她們生動的分析一個個看似簡單的操作,並且在規章制度允許的前提下給我很多實踐的機會,讓我有機會使用這些儀器和裝置,實踐護理操作。這些都使我對將來從事的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

  護士護理實習工作心得總結範文三

  在省醫院實習期間我一共經歷了八個科室,分別是腎臟內科、普外二科、婦科病房、老年神經內科、骨外一科、採血室、婦科診室、中西醫科。實習生活豐富多彩,看到很多、學到很多,所以感觸頗多。

  我們是_月_日才下去實習的,按照一個科室帶一個月的規定,我在第一個科室總共才實習了三週,時間說不上長,但這可謂是我實習生涯的第一個科室,在這裡實習的每一次經歷都是我融入社會的第一次。因此剛剛從學校走出的我充滿了幹勁兒。一切都是那麼新奇,每一位患者在我看來都如親人一般,看到他們由於疾病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樣子,我很難過,也有點兒不適應,心情一直很抑鬱。不過我始終告訴自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重拾歡樂與幸福。要知道,護士的職責就是減輕痛苦、恢復健康、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可我認為這不僅是我的職責,更是我應盡的義務。

  腎臟內科患者不多,但每一個都是重患,因此不可小視。必須認真護理,在這一科室的的一週,我便是護理班。一開始由於護理班不能靜脈穿刺,所以不覺有些喪氣,心想大家都開始扎針了,我還沒有開始我的第一次靜脈穿刺萬一被落下該怎麼辦呢。那時的我畢竟還是剛接觸臨床的初學者,思想中還狹隘的認為護士的主要工作是靜脈穿刺,可是後來我明白了,靜脈穿刺只是一種治療手段,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我更需要多多學習的是各種護理技術和心理護理,而不應只侷限於靜脈穿刺。

  第一天護士長本著對我們及病人負責的原則,為我們安排了代教老師,因此第一天的任務就是熟悉病房,其次就是幫助老師換藥。三查七對一樣都不能少,護士長、代教老師每次都要囑咐再三,甚至連我們自己都要核對好幾遍以後才會給患者換上藥。有的患者會時不時地抱怨說:“看著孩子也不大呀,怎麼這麼磨嘰呀?” 每次聽到這樣的抱怨,我總會報以歉意的微笑。然而,我深知這並非什麼“磨嘰”。這是一種對病人的負責任的態度,尤其對於我們實習學生,對一切都還很新奇,同時一切有充滿了未知與不熟悉,這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如果開始就由於疏忽而犯錯誤,那必定會對以後造成很多不良影響。

  第二天早晨我開始同護理班的老師一同鋪床,由於神藏內科屬於內科科室,所以我主要熟悉了備用床與暫空床的鋪法,而麻醉床的鋪法我只是通過閱讀《基礎護理》一書,熟悉了一下,並沒有實際操作。同時我又通過用理論聯絡實踐的方法進一步理解了普各種床的目的以及重要性。今天除了學會了鋪床,還有另一個很意外的收穫,下午正巧趕上老師要給一個發生了褥瘡的患者患藥以及透明貼。因此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了那麼大面積的褥瘡。那是一個嚴重腎衰的患者,每天都要靠血液透析來延續生命,意識仍然存在,但出於被動體位,自己無法翻身。因此,形成了壓瘡,又於其本身患有糖尿病,因而創面很難癒合。在換藥的過程中我仔細觀察了老師的操作,用鑷子夾取碘伏棉球消毒時,鑷子的尖兒不能向著患者,因為那樣有可能刺傷患者的面板。另外,消毒時動作必須輕柔,否則會加重患者的痛苦。碘伏棉球也不能太溼。同時,在消毒時還要觀察有無即將脫落的結痂,千萬不能隨意撕下結痂,否則會造成出血。此外,在護理方面我還掌握了測血糖、血壓等技術,瞭解了並親眼觀看了一次導尿術。

  其實當時覺得有點可惜,因為在與同學的交流當中我得知,有的同學已是靜脈穿刺高手,有的同學甚至為男病人導過尿了,而我學的還太少,不過後來我想通了,我想我們在實習階段不僅要學習技術,還要學習作為一名護理人員的細心、耐心、責任心和愛心。

  我實習的第二個科室是普外二科。在普外二科實習的這一個月裡,總讓我感覺時光死在飛逝而過。不是因為太忙、太累。而是因為我還沒有學夠、練夠。我深知在這一科室學習的技術是會讓我受用終身的。

  首先,由於這一科室患者比較多,所以練習機會也明顯要比上一科室多得多。這使我的靜脈穿刺技術要比在上一科室時,有了更大的提高。但還是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我發現在靜脈穿刺時,常會出現鼓包的情況,為此我傷透腦筋,但經過認真觀察,並與老師穿刺時的金針方法做對比,我發現原來是我的進針角度過大,進針過猛過深造成的。之所以進針角度大是由於我曾經聽學姐們說,進針角度大些會減少疼痛,如果進針角度小,會導致進針過淺,而導致藥液直接接觸血管壁,而造成血管疼痛。看來進針角度的大小蘊藏著很深的學問,切不可一概而論。進針角度過大容易炸深而導致藥液流至皮下,而進針角度過小又會導致血管受藥液刺激而疼痛。看來靜脈穿刺並沒有我想象的簡單,這種技術是要在長期摸索、實驗、與總結中才能掌握的一門獨特的技術。需要多多練習。此外,對於個別特別難扎的血管,不僅可以選擇手背血管,也可以選擇手腕處的粗大血管。同時這裡是扎留置針的好位置,因為這根血管有粗又直,正適合留置針粗製的鋼針。不過,我們還是要儘量選擇遠端靜脈,其目的是為了保護患者的血管。

  其次我還學會了打肌肉針。一開始我不太敢打肌肉針,因為怕位置找不好,扎到坐骨神經。所以一直在看老師操作。後來,我回家仔細的翻閱了《基礎護理技術》一書,將書中所談及的方法與老師在實際中操作的畫面相結合,對比,總結,最終達到了熟悉的程度。並能熟練且準確的找到肌肉注射的正確部位。此外,我還通過觀察老師的操作,知道了在注射時用棉籤輕輕拍打注射部位周圍可以促進藥液吸收。同時,減輕患者疼痛。

  最後,在護理方面,我學會了下胃管。在下胃管時,第一次並沒有成功。其一,由於我對鼻部解刨形態並沒有一個整體上的瞭解,技術有不熟練。其二,也是由於患者年齡太高,嘔吐反應嚴重,好不容易下進去,卻又被其拔出。事後,我查閱瞭解剖學書籍,知道了原來在鼻腔內有一處狹窄,此處很難通過,並容易造成患者鼻腔刺激、疼痛。下到此處時,必須放慢速度並且動作邀輕柔。至於噁心的狀況,可以叫患者深呼吸以緩解。經過理論上的補充,並聯系實際的觀察,之後幾次下胃管,都成功了,而且沒有造成患者多大的痛苦,為此我很高興。此外,在普外二科我還學會了灌腸以及口腔護理,並達到了掌握的程度。

  總之,在普外二科的實習生活中我學會了很多。我相信這些知識無論在今後的實習或是工作中都將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實習的第三個科室是婦科。在婦科實習期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這個科室我尤其學到了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在護理病人的過程中是多麼重要!每個老師的護理操作都十分規範。這糾正了我在其他科室養成的“以快為好”的錯誤觀念。我發現好的護理服務不能只求快,更應該注意的是護理質量。而“快”則是要靠熟練去達到的。正所謂熟能生巧,當你真正熟悉了一種操作的每一項流程後,速度自然就提上來了。同時工作質量也會有明顯的提升。效率與質量的同時提升才是真正的進步,與患者與自己都是有益的。

  其次,在婦科的實習生活中,我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負責和為患者服務,向患者之所想。尤其讓我感動的是陳老師為患者做會陰護理,他不怕髒,不怕累,及其細緻的為患者做會陰護理,經她護理後,患者的外陰及大腿兩側看不到一絲血跡,十分潔淨。這種處事認真細緻的態度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

  同時,在護理操作中,我也學到了很多。尤其是一些婦科特殊操作。如口腔護理,會陰護理,這些操作我都做到了熟練掌握的程度。另外,在婦科治療工作中,我嚴格執行三查七對,認真核對,仔細排氣,觀察老師是如何進針,直到自己熟練掌握。由於婦科患者均為女性,血管都特別細,進行靜脈穿刺時,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女性比較敏感,疼感較強,這更考驗了一個護士靜脈穿刺技術的熟練程度。一開始由於患者血管較細,有時會出現進針後不會血的情況,當時我以為沒有刺入血管中,因而進一步向深處探針,結果反而是扎深了,針頭刺穿血管,藥液滴入皮下,而致滾針。後來經過觀察,我發現原來有的患者由於血液粘稠,或由於長期點滴等其他原因,常會出現不回血的情況,此時,應當捏一下頭皮針上不得軟管,如果此時有回血,則穿刺成功。看來靜脈穿刺技術還有很多經驗之處需要我不斷摸索與學習。同時,在穿刺成功與否不確定的情況下,切不可武斷,應仔細觀察,判斷清楚,以免造成患者的第二次痛苦。

  此外,除了靜脈穿刺技術有了明顯的提高,並又通過實踐而增加了自己的經驗外,我還了解了很多婦科常見疾病,如宮頸糜爛,子宮肌瘤,宮頸肥大等。並通過下班後查閱書籍,瞭解了這些婦科常見疾病的常規護理操作,術前指導,以及出院指導。並親自為患者進行了兩次出院指導。

  此時,我發現理論知識只有在聯絡實習操作後,才會變得更加有意義,記憶也會更加深刻。如果將一門技術比作一個人,那麼理論便是她的靈魂或者說是大腦,而實踐則是是整個人運動起來的骨架與肌肉。同時,在婦科的實習中,由於有小手術室的存在,我還有幸看到了醫生是如何為患者做內診檢查的,這些實際上的操作與觀察更加深了我對理論知識的熟練掌握,對我今後在知識與技術上的進步與發展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就是我在實習當中的主要的三個科室,總體可以歸類為內、外、婦三大類,其實在其餘的科室所學習的技術無疑都是這三類護理操作,只是,在之後的實習中,我學會了更仔細的觀察老師們是如何操作的,並在老師的監督下,不斷完善自己的護理技術,並將臨床操作與理論相結合,不斷地思考、練習,在失敗中吸取教訓,在成功中獲得經驗。

  護士護理實習工作心得總結範文四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並鞏固加深的重要環節,護理臨床實習效果關鍵在於臨床教學的組織和管理。因此,為了進一步加強臨床實習教學環節的管理,護理部從多年的帶教經驗中不斷總結完善,確保了帶教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具體做法如下:

  1、護理部合理安排實習科室,專人負責實習帶教工作,結合實習大綱要求制定詳細的實習***進修***帶教工作規定、實習帶教計劃、實習輪轉表及實習生業務講座安排。

  2、同實習學校簽訂實習帶教合同,與實習學生簽訂實習***進修***生安全紀律責任書,有違紀者,按規定條款給予相應處理,以確保工作有章可循。

  3、護理部統一組織對實習***進修***生進行為期3天的院級崗前教育,內容包括醫院概況、醫德醫風、護士素質、規章制度、勞動紀律等;培訓結束後嚴格進行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入科實習;入科第一天由護士長或帶教老師進行科室崗前教育,內容包括護理工作制度、病區的環境、專科特點等。

  4、院級由全院護士長擔任教學組成員;科室指定經驗豐富、責任心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較強表達能力及交流溝通能力的護師實行一對一帶教,對實習學生全面負責。

  5、護理部每月組織業務講課1次,內容為專科護理知識,要求實習***進修***生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各護理單元每月組織護理查房、每週小講課1次。

  6、護理部不定期檢查學生的實習情況,同時檢查帶教計劃的落實情況,做到層層落實,使教與學達到和諧、一致,保證教學質量,防止差錯出現。

  7、實習***進修***期間定期徵求帶教老師、實習學生的意見,雙向反饋,並在實習結束時發放“帶教工作評價表”,要求實習***進修***生認真填寫,以便不斷改進工作,提高帶教工作質量。

  8、實習結束時,各護理單元由護士長及帶教老師對實習學生組織考核,記錄成績並作出鑑定,完成教學手冊;同時護理部進行護理基礎知識等內容的考核,記錄成績並存檔,合格者,出具實習鑑定。

  臨床教學質量的高低與嚴格的教學管理有直接的關係,只有通過我們規範、有力的護理臨床實習管理,才使得實習護生的綜合能力明顯提高,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才使臨床實習教學質量得以保證,同時也促進了我院護理質量的不斷提高,並受到了醫院、實習學校及實習學生的一致好評,取到了令人滿意的工作成效。

  護士護理實習工作心得總結範文五

  今年暑假我來到了醫院進行為期1個月的護理見習。我深入到護士的日常工作中,親身體會了做護士的酸甜苦辣,這才發現做護士並沒想像的那麼容易。做護士的確很辛苦,一會兒是輸液、抽血,一會兒是打針給藥,一會兒又得中藥灌腸。病人若有不適首先會想到護士,病人如有問題找的還是護士,病人要換藥、換液又得叫護士……病房裡永遠有護士忙碌的身影。

  感受最深刻的是,臨床是理論基礎知識的鞏固基地。臨床的實地見聞,實地操練,讓我重此刻校學習那些枯燥又頑固的知識時提出的種種問題。例如:我幹嘛要讀這些藥理病理?背了對我有什麼用?好像明白了以後還是一點兒好處也沒有,知識是統攬了,但學過後總的感覺是,一向只為考試而學習,沒有幾分屬於我自我。在學校裡,沒有人問我這些藥吃了會有什麼不良反應,即使我明白有這些不良反應,但是我從來沒有真正見到過,我不明白一種藥用錯後有多麼嚴重,沒有人問我這種病有什麼臨床表現,我也沒有真正見到過這些臨床表現,到底是怎樣的呢?是不是就是書本上的一樣呢?等等……

  這1個多月的見習生活也對我在將來工作時做到醫護配合大有幫忙,醫生和護士的職責是相同的,都是為了給病人解決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只有當醫護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給病人帶來的利益。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了解自我的工作和對方的工作。作為將來的一名護士,務必瞭解護士的工作,所以這次見習我覺得既起到了早期接觸臨床的橋樑作用,又增進了臨床思維潛力,培養了動手潛力,增強了信心。

  第一、重新認識了護士這個職業的崇高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護士就是耐心和細心的代名詞。我一向以為,她們的工作很簡單、很簡單,只需要執行醫生的醫囑,“照方抓藥”就行了,其他的工作也都是些瑣碎的小事情。這一次我透過護理見習,第一次深入到護士的日常工作中,親身體會了一回做護士的苦辣酸甜,才發現原先做護士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護士的工作就是一個字“累”,我每一天跟著他們跑都累得不行,而他們不但要不停的在病房間走動,還要給病人扎針換藥,實際上比醫生累多了,但他們一句怨言也沒有。一名護士,只要在工作崗位上,她就充滿了力量。她們全身心的投入在一場戰鬥中:把自我的活力完全展此刻病房內外;把自我的能量連同微笑毫無保留的奉獻給病人。

  _一般在早晨8點,護士醫生都要參加,當然我也不例外。科室主任站在最前面,昨晚值夜班的護士開始做他們的護理病理_報告,然後是值班醫生,另外各位醫生還要說一下自我管轄的危重病人的狀況,最後兩位主任和護士長進行總結便結束了每一天必做的_。我個人認為_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對醫生和護士的一種紀律的約束,讓我們醫護人員明白,病人的生命在我們手中,我們務必有很強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做一名認真負責的醫護工作者。

  第二、開拓了眼界,增加了見識

  見習期間,我跟隨老師,細心聽取講解與指導,瞭解了許多醫療裝置的基本操作,觀摩並實踐了許多種醫療操作,比如生命體徵測定體重、血壓、呼吸、脈搏、體溫等等。有許多專業儀器我都是第一次見到。有許多看似簡單的護理操作,真正做起來才明白並非如此。在醫院的短短五週,新鮮事物接踵而至,時時給我帶來興奮的衝擊。我充滿好奇,留心觀察,用心提問,護士們耐心的給我講解,使我瞭解到了一些醫療儀器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了護理操作的要領和注意事項。她們生動的分析一個個看似簡單的操作,並且在規章制度允許的前提下給我很多實踐的機會,讓我有機會使用這些儀器和裝置,實踐護理操作。這些都使我對將來從事的工作有了必須的感性認識。

  第三、對醫護配合的整體護理有了必須的理解

  這一點對我將來的工作極其重要,也是本次見習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透過了解我認識到,醫生和護士的職責是高度統一的,目標都是為了給病人緩解或解除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只有當醫生和護士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給病人帶來的利益。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了解自我的工作和對方的工作。這方面的知識積累也是我這次護理見習的收穫。具體地,我瞭解到:

  1、整體護理要求醫生與護士高度協作,其中科主任與護士長的密切配合是關鍵。在病區開展整體護理前,護理部主任下科室首先與科主任取得聯絡,將其工作計劃、實施方案等向科主任介紹,爭取科主任的支援。護士長在制定實施整體護理工作計劃、制度、職責、人員分工、排班方式等方面都須與科主任商量。科主任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在_會上強調實施醫護配合整體護理的好處、具體工作計劃,並要求醫生用心支援與配合。科室組織護士進行整體護理知識培訓時,科主任和醫生也須參加學習。

  2、醫護務必明確職責,通力合作,共同管理。病區每個病人的床頭都掛有一個小卡片,上方分別寫有主管醫生和主管護士的姓名。新病人入院時,主管護士都要向病人介紹主管醫生和主管護士,使醫護明確自我的職責,為病人帶給全方位的全程服務,從而使醫護配合更加密切。

  3、醫護共同查房。這樣有利於解決病人的醫療、護理問題。護理部規定病區的主管護士每一天務必參加醫生查房,並作記錄。護理部不定期檢查查房記錄狀況。護士參加醫生查房,能進一步瞭解自我所管病人的狀況、治療方案,以利於護士找出問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4、醫護配合能夠讓醫生了解新的護理理念。護理制度的改革,是使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護理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改變了多年來護士執行醫囑的簡單被動局面。新的護理模式,如按護理程式對病人進行護理,需收集病人資料,書寫護理病歷,制訂護理計劃、制訂健康教育計劃,進行心理護理、護患溝通等工作,這些都要讓醫生了解,以得到支援和幫忙。

  5、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是醫護共同的職責。病人的情緒及心理狀態對疾病的轉歸有很大的影響。按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去處理病人,是醫護共同的職責。改變過去那種見病不見人的單純生物醫學模式。病人在生病時會產生?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渙嫉母盒鄖樾鰨?緗粽擰⒖志濉⒔孤恰⒈?凼??取V鞴芑な糠⑾鍾猩鮮霾渙記樾魘保?芄揮脛鞴芤繳?浜希?餐?齪貌∪說男睦砘だ恚?蠱湓諦睦磣刺?呂斫庵瘟啤?/p>

  6、健康教育是醫護的共同職責。健康教育是醫院的重要職能,是一種治療手段,是實施整體護理的重要資料。健康教育貫穿於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各個階段。健康教育計劃的制訂及實施由醫護共同完成,包括:確定病人及家屬的教育需求、建立教育目標、選取教育方法、執行教育計劃、出院教育等等。同時健康教育已被定為護士就應掌握的一項技能,並在制訂護理常規、診療常規中增加健康教育資料,醫護務必共同遵循。

  7、及時交流資訊,為病人解決各種問題。護士整天圍著病人轉,與病人接觸時光多,將病人的病情變化、藥物反應、治療上的問題等及時向醫生報告,以便醫生及時處理。良好的護患關係,使病人樂於向護士講述自我的各種想法和顧慮。護士將這些資訊轉告給醫生,醫生在查房時對病人一一進行講解,及時消除病人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