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高考作文範文

  知行合一不僅是聖賢先達畢生的追求,更需芸芸眾生在社會生活中踐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知行合一的高考作文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古語云:“易有三訓,一訓簡易,二訓變易,三訓不易”,“易與天地準”,之於常識,不也是如此嗎?我們生活在常識中,“春暖花開”、“秋高氣爽”,我們不假思索地運用它們,是為簡易;同一事物不同時刻有不同的表現,變化無窮,是為變易;常識由生活而來,經久適用,是為不易。故莊子雲:“道在便溺”。因常識,於生活,我們泰然。

  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於常識之於我們太過習慣了,時常,我們會無所察覺,如同時空之於我們過於靜止與絕對,在愛氏之前,我們被矇騙了千萬年。於是我們在恍然後明白,常識雖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謂的對常識的知之,並非僅僅為熱則卻衣寒則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對自然存在的用心觀察。沒有這用心,何來常識?沒有常識,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禍患。譬如之於人,瞭解交通擁擠之時間,於約會便不會誤時;又譬如拿破崙不知俄國之地廣與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國堅壁清野而為滑鐵盧之役埋下伏筆。作文

  所以對於常識,要知之。

  所謂的對常識的行之,不僅是於知之之後的體證,還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為知易而行難。行難,故特以行之。常識的知之,是困則眠、疲則休息,是諸葛順勢三分天下,是劉邦知楚強漢弱而強赴鴻門。對常識的行之,是順應自然、順時而動,故可避害趨利,所以才有一覺醒來的精神,才有漢朝天下。

  所以對於常識,要行之。

  至於對於常識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後更高的要求。正因為常識之常,所以無形中被我們忽略、習慣,然世間萬物莫不在變易中永恆,拘泥而行自己不適合,若死守既得,便永無進步可言。故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詔》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因為對常識的思之,愛氏提出了相對論,玻爾提出了量子力學;之於歷史的,不正是由於對意識形態的思之與變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開放而至於今日之中華崛起?

  “易與天地準”,也正是憑藉常識,憑藉與常識同行,我們維繫了一個曠古的文明,然而無論是生活還是發展,不知常識無語進步,不行常識無以趨利避患,不思常識卻也無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於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而說,對於常識,我們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則有泰然的生活與不斷的前進。

  二

  在我的鋼筆上,刻有一行字-----“一生俯首拜陽明。”陽明,是王守仁的號,而王守仁,是我最敬佩最崇拜的人,因為他提出的一個觀點,那就是“知行合一”。

  千百年來,關於知和行的關係這個問題,人們總是爭論不休,有人說知難行易,而有人說知易行難。經歷了幾千年,王守仁站了出來,提出了知行合一。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說:懂得道理與實際應用都是重要的。說得再明白些就是要想實現理想,必須有切實可行的方法。這看上去是句簡單的話,實際卻蘊含著豐富的哲理。

  關於知易行難,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紙上談兵”了。故事內容是這樣:趙括飽讀兵書,但卻不能領悟兵書真諦,帶兵時,死套書上的辦法,不能靈活應用,結果,40萬趙兵全軍覆沒。由此看來,似乎是實踐更重要。但反過來說,要連道理都不懂,又如何去指導實踐?因此“知行合一”這種觀點便被提了上來。

  雖然這是個看似守中立的方針,況且有時凡事守中立不一定對,但這個觀點無疑是對的。懂得道理也好,實際運用也好,都不能只強調一個方面:有了理想,空喊口號沒有行動,最終一事無成;埋頭蠻幹,而沒有目標,也只能是像無頭蒼蠅一般沒有時效。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做事要有一定的目標,並加以切實的行動,有力目標,就有了方向;有力切實行動,就有了前進的動力。這樣,二者合一才能做成一件事。

  我最討厭的人,就是古代的隱士,他們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他們也有滿腹的才華,卻偏要隱居避世。我不知道什麼厭惡官場,不媚流俗;我也不知道什麼不攀權貴,隱居避世。我只知道既然看到了社會黑暗我們就應該立下改變社會的目標,併為之努力,運用“知行合一”,來讓社會不再黑暗,這才是應該做的。而像隱士那樣,非但不會有何好處,還會讓社會更黑暗。

  是,我們看到了某些不良現象,就應去立志將其改善,然後付出行動。

  生活中,不乏空喊口號的人,比如某些政府官員,整天叫著降房價,減課業負擔等,就是不見實際行動,不來真格的。當然也有不少只知蠻幹的人,比如有的學生,只知學習,沒有目標,一旦進入社會就暈了,不知道如何運用知識。所以說“知行合一”是一個偉大的觀點。

  有了志向,就要有切實的行動,知行合一,這個偉大的觀點希望每個人都能明白它的真諦。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三

  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經過無數的磨鍊和痛苦的思考之後,在貴陽文明書院喊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知行合一。千年之後,一個年輕的學子更名為陶行知,以此踐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念。

  生動的《三字經》卻難以掩飾孩子的刁蠻任性,國學熱潮的背後是虛無的形式主義的泛濫。何以會出現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巨大發差?根源在於“知”與“行”的割裂,人的道德思想並沒有在社會生活中得以踐行。

  將“知”置於心中,握在手中,知行合一方能寫就生命的絢麗。“非洲之子”史懷哲十八歲成為法國管風琴大師的得意門生,並被推為演奏巴赫的第一人,三十歲,他又獲得了哲學與神學博士。在大家都以為他將譜寫華麗人生的時候,他卻把目光投向了那遙遠、荒蕪的非洲,而起因竟然只是一個憂傷的非洲黑人的雕像和一篇新聞報道。一般人或許只是鞠一把同情淚,獻上一份深深的祝福。史懷哲卻以驚人的毅力棄文從醫,偕同他的夫人海倫,帶著70箱裝著醫療用品的行李,來到非洲蘭恩巴涅設立了醫院,救死扶傷,這一“行”就是50年。

  這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志願者,沒有震撼人心的言說,卻以50年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人道主義的最高宗旨。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知行合一需要內心足夠澄澈和強大。當無數學者躲在象牙塔閉門造車時,當眾多高官為弄一頂院士的桂冠而抄襲論文時,袁隆平即使已經名滿天下,卻仍舊埋頭于田疇,將自己的才智傾灑於雜交水稻的培育上,為的是解數千萬人的溫飽問題。袁隆平沒有沉迷於空洞的理論研究,更沒有為了那頂院士帽而削尖了腦袋苦苦鑽營。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更是科學救國的踐行者。

  20XX年4月袁隆平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就是這個世界對這位知行合一的偉大耕耘者最好的褒獎,也是對那些空談家絕妙的嘲諷。

  還記得趙國那位“雄才大略”的趙括嗎?誇誇其談,紙上談兵,不但誤了自己的性命,還將趙國40萬精銳喪失殆盡。悲痛之餘,更需反思。趙括雖熟讀兵書,精通戰法,卻非從戰場實踐中而來,知行脫離,失敗在所難免。還記得那位隋煬帝楊廣嗎?為謀求帝位,“矯情飾行,以釣虛名”,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一旦登臨帝位,立馬原形畢露,驕奢淫逸,荼毒生靈。歷史是公正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隋煬帝為其“矯情飾行”付出的代價就是身死國滅,豈不悲哉?

  知行合一不僅是聖賢先達畢生的追求,更需芸芸眾生在社會生活中踐行。中國夢很巨集偉,卻也很細微,因為它就在我們身邊。與其讓孩子背誦《三字經》,不如讓孩子學會說“謝謝”;與其埋怨漫天的陰霾,不如少開一次車;與其空喊悲天憫人,不如去救助一名失學兒童;與其怨天尤人,痛心疾首,不如點亮心燈照徹黑暗。

  言為行之表,行為言之始。經世致用,方能讓孝道永駐孩子們的心田;知行合一,方能讓傳統文化之花燦然綻放於華夏大地。

看了知行合一的高考作文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