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至佳境中考滿分作文

  只要我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並且不斷努力,很多事都可以漸至佳境,以漸至佳境為題的中考滿分作文你看過嗎?下面是小編為你分享的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範文一:

  如果我說我喜歡長跑,估計沒有人會相信。也難怪,一個跑八百米都要用四分多鐘的女孩子,竟然會喜歡而不是痛恨長跑,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可是,我就是喜歡長跑。

  這種喜歡應該是從高中開始的吧。

  這三年,我曾環繞西湖跑過幾次,因為這是我們學校的傳統專案。每年12月,我所在的中學便會組織一次環湖跑,全校同學人人都得參加。這是大家一年中最痛苦的一天,我們總是盼望著能出點什麼意外,比如天突然下雨了,又比如自己忽然生病了,以便可以逃避,但能如願的卻很少。

  對於在跑步,尤其是長跑方面不太行的我來說,尤其痛苦。至今。

  我還清晰地記得每次跑前的狀態:兩腿發軟,心跳加速。開始跑時,我總是夾在中間,跟著大家一起向前衝去,起初的感覺還是挺不錯的。可是,漸漸地,氣粗了,腳步也放慢了,似乎有些跑不動了。看著一個個同學從我身邊經過並跑到了我的前面,心裡十分地著急,卻又力不從心、無可奈何。很想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休息,最好還能喝口水。但我知道,只要一停下來,就會立刻成為最後一個,因此只能咬緊牙關繼續堅持。腿隱隱約約地痛起來了,氣越來越粗,臉漲得通紅,汗水不停地流下來,可是還是隻能堅持。

  然後,可能是過了極限的緣故吧,整個人輕鬆了起來。一邊保持著勻速前進,一邊有空打量四周。西湖裡泛著的輕舟,岸邊有著古老年月的遺蹟和建築,還有遠處青翠的寶石山和亭亭玉立的保椒塔,才發現,原來每天習以為常的景緻竟是如此的美好。也正是在此時,忽然發現,終點就在眼前,於是深深吸了口氣一鼓作氣地跑到了終點。一陣累之後,竟然發現自己似乎很輕鬆,心情也特別地舒暢。

  從前在《世說新語》中看過有關著名畫家顧愷之的一個小故事:顧長康吠甘蔗,先食尾,問所以,雲“漸至佳境”。我想,用“漸至佳境”來形容我對於長跑的感受,是最貼切不過的了,這也許便是長跑的魅力所在吧。

  我喜歡長跑,雖然我跑得很慢。我喜歡長跑,我享受那種戰勝自我的過程和酣暢淋漓的快感。

  我試圖將我的這些感受描述給我現在的朋友聽,她們似乎有那麼一點明白了:“原來你就是這樣喜歡長跑的啊。”然後又補上一句:“幸好我們學校沒有這樣的活動。”是啊,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遺憾呢。

  很多事情,也許是你最討厭最厭惡最痛恨的,但是,不去試試,又怎麼知道你不會喜歡呢?人生的遺憾,大抵如此。

  範文二:

  人人都選擇文明禮貌,人人都選擇豁達寬容,相互的尊重和理解會使一切變得融洽和諧。我與鄰居間的關係在一盆小小的蘆薈間漸至佳境。

  在這個社群居住了近十年,同樣的一盆蘆薈,讓我體會到了隨著時間逐漸貼近的鄰里情。

  大概五歲的時候,我常常和朋友在社群裡玩耍,小小的身影穿梭在各個單元樓之間,我的眼神總不自覺的被那盆翠綠的蘆薈所吸引。終於還是按耐不住強烈的好奇心,我湊上前去搗鼓起了那盆蘆薈,隨手掰了一小段下來。正當我蹲在草地邊觀察它時,一個似曾相識的面孔轉到我眼前,看到我手中拿著折斷的蘆薈,她沒好氣地說:“你這孩子怎麼亂揪別人家的蘆薈啊,這可是我辛辛苦苦養好的。”我見狀,驚慌失措,一邊說著對不起,一邊轉身往家瘋跑。這才知道,原來這蘆薈是我家樓上的李阿姨養的,放在樓下的草坪裡吸收陽光。

  步入小學後,在學校裡我學到了禮儀方面的知識,行為也逐漸變得文明禮貌。一個週末,我在樓下玩兒時又望見了那盆蘆薈,這一次我沒有動手,只是靜靜的在旁邊觀察它。再次遇到李阿姨,我還有點害怕,站起身來往一邊挪了挪,而李阿姨似乎也看出了我的害怕,隨即微笑起來,親切地說:“想看就看看吧!”

  過了一段日子,我和朋友在樓下玩時被蚊子咬了,蹲在旁邊不停地撓。李阿姨看到了我們,跑到那盆蘆薈那兒揪了兩段,一邊往我們腿上擦一邊告訴我們:“咬了包可不能亂撓,蘆薈可以止癢,用這一面兒擦擦就行了。”此時此刻,我的心像被淨化了一般。

  時間已經過去很多年,可那盆蘆薈的故事卻始終刻在我的腦海。它見證著平凡卻又溫暖的鄰里之情,承載著鄰里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寬容。

  一盆小小的蘆薈,牽著我們的鄰里之情漸至佳境。

  範文三:

  夜深了,柔和的月光像白銀般灑了一地。母親時起時落的鼾聲猶如一首動人的月光曲。望著熟睡中的母親,我的思緒也隨之飄散開來。

  我記憶中的母親生活簡單,穿著隨意,每天蹬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帶著雜七雜八的東西早出晚歸,唯一不變的重心便是她的女兒——我。生活中,母親事無鉅細地為我一一準備,從頭到腳,從不遺漏。

  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我與母親的關係也漸行漸遠,沉默,爭執,沉默,爭執,直到有一天終於爆發了。一個寒冷的冬天,在與母親爭執之後,我負氣甩門而去。

  外面寒風凜冽,樹影稀疏,我孤獨地在路上徘徊,路燈光將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忽然,寒風中響起一個溫柔而又急切的聲音:

  “悅悅,我們回家吧。”我抬頭一看,竟然是母親!在路燈光的映照下,母親凌亂的頭髮,焦急的眼神,讓我剎那間驚住了。淚水逐漸充斥了我的眼眶,在瑟瑟的北風中,我就這樣看著母親很久很久。

  那一晚之後,我和母親之間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生活中,她會徵求我的意見;學習上,她仍舊督促,但多了一些鼓勵、交流和理解。而我,偶爾也會和母親一起說說家中瑣事,談談學校趣聞,家裡時常飄蕩著我們的歡笑聲。

  夜依舊深沉,朦朧的月光下,我清楚地看見了母親的臉:黝黑的面龐,深陷的眼睛,幹皺的面板。此時,我終於明白了她為我所做的一切。伴隨著母親均勻的鼾聲,仰望星空,我知道,我和她之間所有的一切都已漸至佳境,我們會越來越好。

看了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