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七夕節怎麼過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現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你知道這個七夕節過法嗎?以下是小編為你介紹的這個七夕節過法,歡迎閱讀。

  這個七夕節過法

  參加七夕情侶活動

  大部分一些地方廣場在七夕都會舉辦情侶活動,不知道幹嘛的情侶可以報名參加,活動很多,都是見證愛情的,希望情侶們可以玩得開心並接受大家的祝福。

  遊樂園必玩鬼屋、摩天輪

  對於愛玩的情侶,每個女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女孩,帶著她一同前往遊樂園吧,看她玩耍時的歡樂幸福,這情人節也是過得很開心的,遊樂園裡玩的設施多,可以花上一整天時間,不怕無聊閒著了,這其中必玩的摩天輪,聽說情侶同坐摩天輪到最頂端,一路牽手下來,會一輩子在一起不分離。還有就是鬼屋了,可以大大滿足你那大男人的保護欲了吧,嘿嘿。

  老式的玫瑰燭光晚餐看電影

  對於不愛折騰的情侶,就選擇經典老式的情人節過法吧,經典的玫瑰花束***看看她喜歡什麼顏色就買什麼顏色玫瑰花,但絕對不能是黃色***再來浪漫的燭光晚餐***可以自己親手煮***最後去看一場情侶電影吧。

  野外情人燒烤野餐

  對於吃貨情侶呢,當然在情人節裡做的事便是吃啦,帶著她去野外體驗不一樣的情人燒烤野餐吧,雖然少了燭光晚餐的浪漫,但多了野外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快樂氣息。

  海邊浪漫牽手唱情歌

  對於喜歡安靜的情侶,海,是個讓人覺得又澎湃又浪漫甜蜜的地方,牽著她的手漫步在海浪衝刷著的沙灘上,偶爾停下給她挽下吹散的頭髮,偶爾帶著她追趕著海浪,偶爾深情款款對著她唱情歌,相處多年的情侶還可以事先準備好的戒指放進藏好的漂流瓶,假裝撿到向她求婚。。。。。。多麼浪漫的情人節!

  七夕民間習俗

  七夕是中國古代年輕女性最為重視的節日,有著如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晒書晒衣、拜織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誕等七夕習俗。

  1、喜蛛應巧

  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時。

  2、投針驗巧

  明《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

  3、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的朋友或鄰里們約好聯合舉辦。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默唸自己的心事。

  4、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

  5、七姐誕

  廣州舊時過七巧節非常熱鬧。姑娘們預先備好各種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紙、芝麻、米粒等,製成各種花果、仕女、器物、宮室模型等物。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

  七夕愛情詩詞精選

  七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北宋·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崔塗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週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 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為開帳燭,雲作渡河橋。

  映水金冠動,當風玉佩搖。惟愁更漏促,離別在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