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發熱中藥方

  感冒發熱是指感冒常常能引起發燒症狀,感冒發燒不一定要吃藥打針,中藥同樣能調理好,副作用還沒那麼大呢。下面小編準備了感冒發燒中藥方,希望對您有幫助!

  

  發熱指體溫超過正常的症象,可由多種疾病引起。中醫分為外感性發熱和內傷性***非感染性***發熱。前者發病急快、病程短,熱勢重***39度以上***,常由風、寒、暑、燥、火、溼六大淫邪之氣或疫毒感染所致;後者起病慢、病程緩長,大多為間歇性低熱37度左右,經常因惡性腫瘤、血液病、結締組織病、變態反應,中樞神經調節失常等所致。高熱時可先有胃寒或寒戰,發熱時心率和呼吸加快,伴有頭痛、頭昏,甚至譫妄、昏迷、幼兒抽搐、熱退時出汗。發熱型別有稽留熱、迴歸熱、波浪熱、馳張熱、間歇熱、雙峰熱、週期熱及不規則熱等。

  中醫認為外感熱多由六淫、病等外邪侵襲引起,有表症、裡 症,半表半里症之分。表症為畏寒、們風,頭痛、鼻塞等,治宜發表 解熱;裡症常見壯熱並伴煩躁、口喝、腹滿脹痛、便祕、洩痢等,治宜 清裡除熱,伴表半里症見寒熱往來、胸脅痞滿、口音。因乾等,治宜 和解。若邪氣人於營分、血分,則出現高熱並伴以各症,治宜清涼 解毒、涼血開竅;內傷發熱宜甘溫除熱;陰虛多為低熱或潮熱,並有虛煩、盜汗、面赤升火、消瘦等,治宜滋陰消熱等。

  1.鴨舌草竹葉飲解毒退熱

  [配 方] 鴨舌草60克,淡竹葉30克。

  [制用法] 將上述兩藥同煎2次,每次用水500毫升,煎半小 時,兩次混合,取汁當茶飲。

  [功 效] 清熱解毒。適用於流感,高熱煩渴或原因不明的高 熱。

  2.白菜根花清暑退熱

  [配 方] 大白菜根3-5個,菊花15克,白糖適量。

  [制用法] 將大白菜根洗淨、切片,與菊花共同水煎,加白糖趁 熱飲服,蓋被取汗。

  [功 效] 清暑退熱。適用於夏令暑溼發熱。

  3.金銀花大青葉治療發熱

  [配 方] 金銀花15克,大青葉10克,蜂蜜50克。

  [制用法] 將金銀花和大青葉水煎3--5分鐘後去渣,在湯液中 加入蜂蜜攪勻飲用。熱重不退者1日可服3~4劑。

  [功 效] 疏散風熱。用於外感風熱,發熱較重者。

  4.鴨跖草治外感性高熱

  [配 方] 鴨跖草30克,馬鞭草、威靈仙各20克,柴胡12克, 青蒿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外感性高熱。

  5.大青葉治外感性高熱

  [配 方] 大青葉、板藍根各30克, 羌活、獨活各8克,桔梗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外感性高熱。

  6.生石膏治外感性高熱

  [配 方] 生石膏30克,先煎、射干8克,黃柏、貫眾各12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外感性高熱。

  7.地骨皮治外感性高熱

  [配 方] 地骨皮12克,銀柴胡10克,知母、玄蔘各8克c,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外感性高熱。

  8.大戟洗湯方治中風發熱

  [配 方] 大戟、苦蔘各等份。

  [制用法] 搗碎為末,用藥60克,白酥漿3500毫升,煮三沸。冷暖比體溫略高時,洗浴。

  [功 效] 治中風發熱。

  9.菜豆樹葉方治傷暑發熱

  [配 方] 菜豆、鮮樹葉各適量。

  [制用法] 加水煎,去渣洗浴全身。

  [功 效] 治傷暑發熱。

  10.枸杞根治感染型發熱

  [配 方] 枸杞根30克,何首烏20克,胡黃連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外感性感染高熱。

  11.牡丹皮治感染型發熱

  [配 方] 牡丹皮15克,山梔12克,黃芩、當歸各10克,赤芍、 白芍各8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外感性感染高熱。

  12.黨蔘黃芪湯治長期低熱

  [配 方] 黨蔘、黃芪各30克白朮、茯苓、木香、當歸、白芍藥 大棗、酸棗仁各12克,遠志6克,甘草3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1劑。

  [功 效] 治原因不明的長期低熱。

  13.四味鮮熱湯治長期低熱

  [配 方] 霜桑葉10克,牡丹皮12克,地骨皮10克,柴胡14克。

  [制用法] 加水後用文火煎煮,分次飲用。

  [功 效] 治長期低熱。

  14.白酒治高熱不退

  [配 方] 白酒500毫升

  [制用法] 以毛巾蘸酒,擦胸及背部。

  [功 效] 治高熱不退。

  15.荊芥蘇葉茶散寒退熱

  [配 方] 荊芥10克,蘇葉10克,生薑10克,茶葉6克,紅糖 30克。

  [制用法] 將前3味切細,與茶葉—同放人容器內用開水沖泡, 並密閉容器,少頃再將沖泡的藥液加入紅糖,置大火上煮沸。趁熱 飲下,蓋被取汗******剩餘的藥當茶衝飲。

  [功 效] 解表發汗,散寒退熱。用於外感風寒發熱。

  16.山白菊根湯治感冒發熱

  [配 方] 白菊根、—枝黃花各9克。

  [制用法] 水煎服,頻飲。

  [功 效] 用治感冒、發熱。

  17.大青根湯治感冒發熱

  [配 方] 大青根6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服2次。

  [功 效] 用治感冒發熱。

  18.山藿香湯治感冒發熱

  [配 方] 山藿香45克。

  [制用法] 水煎服,頻飲。

  [功 效] 用治感冒發熱、咳嗽。

  19.山丹根湯治感冒高熱不退

  [配 方] 大山丹干根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頻飲。

  [功 效] 祛風寒。用治感冒,症見高熱不退。

  20.板藍根湯治流感發熱

  [配 方] 生石膏30克***先煎***,板藍根15-20克,大青葉15- 20克,柴胡9克。

  [制用法] 水煎,每日1劑,分3-4次溫服,每次口服量不少於 20毫升。

  [功 效] 主治感冒、發熱。

  21.荷萍湯治流感發熱

  [配 方] 薄荷9克,浮萍9克,蘆根30克,白菜根1個。

  [制用法] 水煎分次服。

  [功 效] 主治流感發熱。

  22.金銀花治外感風熱高熱

  [配 方] 金銀花15克,大青葉10克,蜂蜜50克。

  [制用法] 將銀花、大青葉放人鍋內,加水煮沸,3分鐘後將藥液澄出,放進蜂蜜,攪拌和勻,即可飲用。發熱重,服1劑不退者,1日內可連續飲3劑以上。

  [功 效] 本方疏散風熱,適用於外感風熱發熱重者。

  23.荊芥蘇葉治風寒發熱

  [配 方] 荊芥、蘇葉各10克,茶葉6克,生薑10克,紅糖30克。

  [制用法] 將荊芥、蘇葉、生薑切成粗末,與茶葉一同放人瓷缸內,用開水沖泡,蓋嚴,將紅糖放人另盅或碗內;用開水浸泡的藥液,趁熱倒人,與紅糖拌和,置大火上煮沸,即可趁熱飲下。飲後覆被而臥,取微汗出,即可退熱,剩下的藥液煮熱當茶飲。

  [功 效] 本方發汗解表,散寒退熱,適用於風寒所致的發熱。

  24.西瓜治感染高熱

  [配 方] 西瓜***最好用白皮、白瓤、白子的三白西瓜***。

  [制用法] 將西瓜取瓤,去子,用潔淨紗布絞擠汁液,隨量代水 大量飲用。

  [功 效] 本方清暑利尿,降火除煩,可輔助治療感染性高熱、 口渴、尿少等症。

  25.生地黃汁治陰虛發熱

  [配 方] 生地黃汁約80毫升***或用乾地黃60克***,粳米100 克,棗仁10克,生薑2片。

  [制用法] 將地黃洗淨後切段,每次攪取其汁50毫升,用粳米 加水煮粥,煮沸後加入地黃汁、棗仁和生薑,煮成稀粥食用。

  [功 效] 本方疏陰清熱,適用於陰虛發熱。

  26.綠豆綠茶治體內積熱

  [配 方] 綠豆50克,綠茶5克,冰糖15 克。

  [制用法] 綠豆洗淨,搗碎,放人砂鍋加水3碗煮至1碗半,再加入茶葉煮5分鐘,納入冰糖拌化,待溫分2次服食。每日1料,連服3日。

  [功 效] 本方清熱祛火,適用於春季裡有積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