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九寨的散文

  美麗的九寨溝,景點繁多而且個個美不勝收。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一:神奇九寨

  2014年11月1日,一夜雪雨,氣溫降到冰點。凌晨三點三刻醒來,腦海中就浮現出容中爾甲那動人的“神奇的九寨”:在離天很近的地方,總有一雙眼睛在守望,她有著森林絢麗的夢想,她有著大海碧波的光芒,到底是誰的呼喚……

  記得十多年前到成都,武侯祠裡拜劉公,浣花溪邊謁杜甫,三江匯處禮大佛,萬壽寺前吟小詩。又下重慶,汆長江,三峽聽猿聲聲,豐都敬“鬼神”,懷古白帝城,江陵四日還。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黃鶴樓上觀浪下三吳,撫琴臺前聽“高山流水”,好生自在之餘,獨憾未到九寨行……

  藏式建築的九龍賓館位於近九寨溝風景區溝口漳扎鎮彭豐村,面臨湍急的白水河,背倚高聳的臥龍山。壩上的黎明醒來遲,早上六點了,九龍賓館窗外的天空還是黑古隆冬的,伸手不見五指,天上沒有月亮,連星星也沒有一顆,這裡的黎明真是靜悄悄。在舟山,作家群等幾個群裡,一幫早起的群友早已經在群裡發表自己的言論了。

  八點從九龍賓館出發,沿滔滔岷江白水河,經過一個賣水果牛肉乾的“安全”通道,步行到九寨溝口要走二十五分鐘光景。溝口已經是人聲鼎沸,遊人如織。導遊給每人分了門票、中餐券和九寨溝簡介,團隊也分成三個組,我這花甲老頭兒也當了十人組合的頭頭。甭小看這不起眼的角色,擔子也著實不輕,要是組員有一人在這茫茫人海中掉隊,要想尋覓,那可是大海撈針了……

  坐觀光車進入九寨,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九寨溝“六絕”撲面而來,彷彿進入了一個靈動而鮮活的世界。九寨百里溝,車窗外兩側高峰入雲,大塊大塊的綠從山頂一直傾瀉到溝底,山腰間燃燒著片片彩林,渲染著九寨深秋的獨特神韻。

  進入九寨溝過小小的荷葉寨前行,第一個灘流便是盆景海景觀,杜鵑、楊柳、松樹、柏樹、高山柳和各種灌木叢矗立清澈的水中形成了千姿百態自然的盆景之美。過了盆景灘就能看到蘆葦海,全長2.2公里的蘆葦海,其實是一個半沼澤形態的湖泊,秋冬之際,金黃一色的蘆葦,在晶瑩透明的水色中讓人驚詫不己。我們在樹正寨前公路旁下車,步行去位於樹正瀑布之上的老虎海,因山中的老虎最愛來這個海子喝水而命名,深秋天的湖岸山上層林盡染,微風和煦輕柔,漫山遍野散發著金秋的溫馨,黃葉倒映在海子裡,就像老虎身上的斑紋。樹正瀑布是九寨溝四大瀑布中最小的,但瀑高11米,瀑頂寬也有62米,被水中樹叢分成數以千計的水束彙集到樹正瀑頂,綠樹翠流,水聲如雷,宛若虎嘯。九寨溝的第二大海子是犀牛海,秋天的海子是恬靜的,藍得醉人的湖面以倒影亦幻莫測而冠於眾海,讓遊客流連忘返。

  盆景灘、蘆葦海、老虎海、犀牛海,一個個亮汪汪的“海子”敞開九寨的心靈之窗,是那麼的深邃,是那麼的神祕,就象少女那一個清純的回眸,烙印似地在遊人的心中留下了深不可測的牽掛和念想。從大山的心頭湧現出那麼多那麼多奔瀉湍急的溪流,透明的水中倒映著遠處的雪山、近處生長茂盛的的古樹,清泉奔流跳躍在彩色的樹叢間,忽悠著隨灘而下,一路吟唱著流向溝外。水轉經輪,經幡在清新而宜人的山風中獵獵作響,鑲嵌在山溝綠茵中的九個小小的安多藏寨,吟誦著昨天古舊的故事……

  離開犀牛海繼續上行,大巴向大山深處行進,海拔越來越高,車窗外的色彩也在變幻,我們從秋天一下子穿越到了冬天。轉瞬間層林盡染白雪,散發著晶亮色的幽光。到海拔3060米的長海景點,最高處4457米,長約5公里,寬約600多米,面積93萬平方米,進入了清幽寧靜的白色雪景世界,大雪,在大山岰裡凝聚了整整一個冬天的節奏。長海旁邊的山巒銀裝素裹,白雪皚皚,滿目銀光,分外妖嬈。一眼望去,藍天白雲下,通向天邊的海子看不到盡頭,還是一片墨藍,水似明鏡,呈墨藍色的海子最深的地方80米,沒有魚類生存,水面顯得平靜且非常神祕,四山瓊花正樹,迷漫一色,令人歎為觀止。情景所致,即興而作《致冬天•九寨長海秋雪冬景》:當熱情穿越越秋的繽紛/夢開始在樹枝上冬眠/漫天潔白的飛絮/瞬間凝固成千萬枝冰晶;當陽光染透冬的素箋/鳥語開始在樹枝上流行/遍地冒煙的溫潤/閃亮在雪裡藏著的春天;於是,紅霞擠出冬的縫隙/在掛滿冰淩的屋簷/讓燃燒著的鮮豔/在滾燙的脣邊閃爍……

  順著林間棧道步行下山,兩邊雪樹夾道,木板道水溼水溼,穿越雪白的幽林,走路得得全神貫注,小心翼翼,幾個女子邊走邊咋呼,一不小心,摔了個臉仰天。杯具呀……

  下行五百米左右有一個小小的海子叫五彩池,海拔2995米、面積5645平方米的五彩池以小巧秀美,色彩絢爛而著稱,池水純淨透明,池底礫石稜角、巖面紋理、植物色差皆清晰可辨,象高天上落在綠海中的一顆閃爍的藍寶石。碧藍、天藍、橙紅、橄欖綠、翠綠組合成一池鮮豔。那綠,綠得鮮碧、綠得綺麗,那藍,藍得深鬱、藍得晶瑩;透明清澈的湖底,深6.6米,在雪光下呈現出五彩幻影,泛金漾銀,光影可鑑……

  導遊介紹說,相傳鑲翠浸藍的五彩池是女神色嫫梳洗打扮的地方,男神達戈每天都要在山崖189級臺階上來回,從長海為她打水過來,天長日久,色嫫臉上洗下的胭脂水匯成了這潭鮮豔奪目的五彩海子。

  從五彩池下山是諾日朗,這裡是旅遊服務中心,位於九寨溝風景區 Y 字形的中心點,建築面積 1.2 萬平方米。也是旅行團吃團餐的地方,主營自助餐,快餐,方便麵,還有很多賣藏族小禮品的店,旁邊不遠處就是諾日朗瀑布。我們在大型的自助餐廳,吃了六十元一個人的自助菜。諾日朗還是一個觀光車的換乘樞紐站,乘觀光大巴沿原始森林線去箭竹海,這一條線中的海子和瀑布是九寨溝的精華所在。

  到箭竹海下車,步行觀賞了正午時分的海子風光,箭竹海海拔2618米,深6米,面積17萬平方米,湖面開闊而綿長,水色碧藍。湖畔杉木挺立,濃蔭遮蔽,但不見大熊貓喜食的蔥籠箭竹。據說在2008年80年一遇的箭竹開花後枯萎,箭竹新長還要十多年,因此在這裡看不到箭竹的影子了。箭竹海中有許多被鈣化的枯木,形成奇特的珊瑚樹,而在腐木上又可見一些新生的樹,被稱為枯木逢春。

  海拔4600米的五色海真名為“單增措”,意為吉祥海,湖面呈圓形,位於仙乃日與央邁勇之間,晶瑩剔透,流光溢彩,是九寨溝的最美的“聖湖”,有“九寨一絕”的美名。在山道上俯瞰五色海,宛如孔雀開屏。在光的折射下,會產生五種不同顏色,那汪藍藍得震撼心靈,湖水碧透碧透,一眼見底,在日光下水面轉換不同的顏色,鈣質的水中幻化燦爛的五彩倒影。巨大的樹幹沉沒在湖底,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水中的樹杈蝕化成了鈣質的樹化石標本,象瑪瑙般的珊瑚樹一樣,與水中夢幻般的透明融合在一起,使水色晶瑩剔透,赤橙黃綠藍變幻無窮,湖面上掠起波光漣漪,一片色彩斑斕。只有在這裡,你才能看到天下最美麗的水。“九寨歸來不看水”,看了五色海後,真的不想再看它山之水了……

  五色海是拍婚紗照極佳的外景地,一對外地情侶是很幸福的一對兒,男子穿著白禮服,姑娘穿著素顏的婚紗,在四千多米海拔上的五色海,他們相偎相依在大自然中,留下他們早已設想很久的自然清新、渾然天成的婚紗照。對於一個女人來說 最幸福的時候莫過於此,幸福充滿了她的心田。

  順著日則溝環山公路一路蜿蜒下行至珍珠灘,這是一片坡度平緩、佈滿了各種灌木叢、坑洞的淺灘。橫跨珍珠灘上的木棧橋,激流從橋下通過,在寬度約160米的淺灘上激起了一串串、一片片滾動跳躍的水珠,在陽光照射下猶如珍珠灑落。然後在斜灘的懸崖盡頭,奔瀉跌落在深谷之中,形成了寬200米、落差最大可達40米的珍珠灘瀑布。雄偉壯觀的大瀑布衝進谷底,激起如雷鳴吼,捲起雪浪千堆,浩然向東奔流而去……

  在恬靜的鏡海上車,又回到諾日朗轉車沿出口方向去樹正寨,去觀賞藏式文化和藏家風情。400多人居住的樹正寨依山而建,寨口那九個白色的寶塔,被稱為九寶蓮花菩提塔,代表九寨溝九個藏族村寨,嫵媚、幸福的格桑花嫣然開放,就象那美麗多情的藏族姑娘,寄託著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寨裡有一個民俗文化村,色彩繽紛的經幡飄揚,木樓鱗次櫛比,基本都是商鋪,主要是一個休閒購物點,賣各種紀念品、牛角梳子、手鍊、圍巾、酥油餅、犛牛肉和工藝品。寨後彩林疊霞,給人的感覺很幽靜而美麗,海拔4200米高的達戈男神山與色嫫女神山遙遙相對,這對神山情侶,千萬年共同守護著九寨溝的森林海子。寨前的小廣場下是由大小19塊海子所組成俊秀的樹正群海,溪流中有古老的水磨房、棧道,河谷對岸是蟠龍坪,抱石樹沖天而起,長得又高又大,鬱樹臨風。

  從樹正寨出溝口,帶著一路輕鬆,走出了夢幻仙境。我又聽到了動人的歌聲:噢,神奇的九寨,人間的天堂,你把那溫情的靈光,灑遍山崗,你把那童話的世界,鋪滿高原,……

  二:最美九寨

  “九寨歸來不看水。”這話一點也不假。若是看了九寨的水,彷彿世間的水都為她而生,只為襯托出她的美。

  我認為九寨的水,是用來驚豔和回味的。第一眼看九寨溝的水時,你會被她的色彩、形狀、清澈所驚豔,看多了反而覺得九寨溝的水都一樣,名稱不同而已。然而當你離開九寨溝之後,腦海的記憶會鎖住九寨水的所有美。

  秋季是九寨最美的時候,彩林、流溪、瀑布、陽光交相輝映,層林盡染、疊翠流金。湖中偶爾出現一隻、兩隻野鴨子,悠悠地點綴著九寨的山山水水。湖裡成群結隊的裸鯉更是讓九寨的水美得活靈活現。不禁有人指著湖裡的裸鯉說:“這魚多幸福哇,生在好水裡。”

  九寨的湖被稱作海,譬如犀牛海、熊貓海、五花海,因為她們有著和海一樣的顏色,淺藍、深藍、墨綠、翠綠……都不能形容出九寨水色彩的美麗。人在湖邊走,湖映人心頭。

  九寨的水若是少了陽光也就少了活力。火花海泛出的水光因在陽光的照射下如同星星火花,由此得名火花海。那日上午,因陽光被山頭擋住,便也未曾目睹其“星火”之態,著實憾之。

  行走於九寨彩林,遊走於九寨之水,沐浴於高原日光,真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承蒙上天的眷顧,陽光伴我們共遊九寨水。

  不要問我九寨好不好玩,若要問,我會告訴你九寨不好玩,她好看!因為獨特的美,因著閉月羞花,藏於青藏深處。你若要來,請手捧真摯。噓!輕輕地,別愁煞了姑娘的款款深情。

  三:印象·九寨

  我的記憶中,去遊過許多地方,有水韻江南的古鎮,有天下之幽的青城,有險峻天塹的華山,還有彩雲之南的大理,還有……很多留下腳印的地方且不一一枚舉了。然而春秋兩季的九寨溝之行,著實讓我徹徹底底的為大自然的神工巧斧,創作出這樣童話般的傑作倍為感嘆!

  九寨溝,地處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距離省會成都有400多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屬高山深谷碳酸鹽堰塞地貌。九寨溝,它以木為裳以湖為妝,坐擁滿懷的山水,靜靜地臥於岷江上游的崇山峻嶺之間,眉眼安詳的等待著尋夢而來的旅人們。那兒,斑斕的彩林,青藍的湖泊,繚繞的雲霧,壯麗的雪山,還有或別緻或與眾不同的流瀑……哦,對了,還有那古樸的棧道,那飄揚的經幡,那充滿民族風情的古老的藏族村寨,都是純美的一道道風景線。

  九寨溝的美,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韻味。春月嫩芽點綠,花香滿徑;夏至綠蔭滿湖,瀑流飛度;秋來紅葉鋪山,彩林絢目;冬日銀裝素裹,冰晶玲瓏。但最美的還是九寨的秋色。走近九寨溝,你就能強烈地感受到這裡是彩色的山林、彩色的湖水、彩色的天空、彩色的世界。如果說桂林山水是一幅意境淡淡的水墨畫,那麼九寨溝的山水就是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

  深秋的九寨溝,迎來了一年中最絢爛最妖嬈的時光,同時也是前往九寨溝旅遊的最佳季節,因為可以一次性欣賞完響譽八方的九寨五絕:翠海、疊瀑、彩林、雪峰和藏族民俗風情。每年從十月下旬開始,秋風就好比馬良手裡神奇的畫筆,肆意的揮灑,深橙的黃櫨,淺黃的椴葉,似火的楓葉,殷紅的野果……叢林森森秋意融融,秋意融融裡凸顯秋天的五彩詩意;紅的葉,黃的葉,還有金色的葉欣欣歡喜地相互簇擁著搖曳在秋風中,滿山遍野繽紛鬥豔,層林盡染疊疊成海。

  秋天裡的九寨溝,滿山是畫,滿溝是圖。秋陽點染下的溝谷中,樹樹含秋韻,山山堆落暉。四周皚皚環抱的雪峰,星羅棋佈又變幻莫測的海子,斑斕亮麗的彩林,浮光掠影,交相輝映,賦予了九寨溝的秋天獨有的生動靈氣秋天裡的九寨溝,確實是翠湖映溢著秋林,疊瀑呼喚著雪峰;彩林間更是兼有激湧澎湃的飛瀑,多姿多彩的流泉,潔白飄絮的蘆花,還有點綴其間的村寨、棧道、磨坊……舉世雙景,寨子口兩塊古老的石磨和著跨水的棧橋饒有古樸野拙之趣。

  我在兩個不同的季節裡,兩次的走進九寨溝。九寨溝就像一罈醇香窖藏的美酒,需要慢慢地品嚐細細地回味,才能使她的美由清晰到沉澱,再由沉澱到定格,最後深植在我的記憶當中永恆的珍藏。九寨溝是美麗的,美得讓感動;九寨溝是迷人的,迷人得讓人陶醉。不同的季節裡,留在心裡的是不同的美,感悟的卻是人生,倘若是在冰封雪漫的冬天,九寨溝展示給我們的又將是怎樣的一種美麗呢?收穫的又將是怎樣的一種感動呢?

  九寨溝的來由,因溝內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的,古老風情的寨子,繁榮、俏麗,好似一個個亭亭玉立的藏族少女,以其魅力的芳姿笑迎八方遊客。

  九寨溝旅遊觀光線路, 是由呈Y字型的三條主溝組成,從溝口至三岔口的諾日朗為樹正溝,其景點有盆景灘、蘆葦海、樹正群海、樹正瀑布、樹正寨、犀牛海等;兩邊分丫往西北方向那邊叫查窪溝,其景點有長海、五彩池、上中下季節海等;向東北方向的則是日則溝,其景點有鏡海、劍巖、珍珠灘、五花海、熊貓海、箭竹海、天鵝湖、芳草海和珍珠灘瀑布、熊貓海瀑布、諾日朗瀑布等,全長36華里的風景線是九寨溝景點精華的集中所在。遊覽此線,一般都是乘坐遊覽車到原始森林後,由上徒步而下一路觀光的。

  記得第一次去九寨溝,我們是幾個人拼車自駕去的,去的時候正是春末夏初的時候。那天從綿竹早早的出發,途經都江堰,順著紫坪鋪庫區沿岷江河谷溯流而上,行經汶川、茂縣、松潘古城、川主寺這條線到的九寨溝。沿途一路欣賞著岷江大峽谷的風光,車觀疊溪海子、紅軍橋、姜維城點將臺、松潘古城,中途停車遊覽了茂縣羌族村寨——坪頭寨。高聳鼎立的羌家碉樓,醒目的羌民族圖騰,灰牆白頂、黃泥片石的一幢幢獨門獨院的庭屋,年代久遠的石板路,因經年的步履摩挲每一塊都細膩光潔。家門前,房簷下,休閒的藤椅浪漫的茶座,生機盎然的花木精緻的盆景,加之潺潺流淌的溪水,古樸的木質棧橋,無處不透出羌家民居的溫馨樸實的美。陽光淺淺的落在銀灰色的青石小徑上,巷道口有位羌族老媽媽穿著花布小襖在門口的溪水前洗衣服。這溪水是我許久沒有看到過的明淨清澈又泛著天真的水流,它沒有藏在深山險壑裡,而是這樣細緻體貼地親近在羌家人的生活裡。最喜的是兩個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孩童,穿著豔麗的民族服飾,即興給我們跳起了一段“沙朗”舞。

  從這條路線到九寨溝,不得不提到兩處險要的路段,其中一處叫做“六回頭”,另一處稱為“九道拐”。“六回頭”是在松潘到川主寺這段路上,車從谷底的隧道出來後,在同一處山樑從下到上,沿S型的山路連續六次迴繞盤旋,攀爬上山頂。“九道拐”是在川主寺到九寨溝這段路上,所謂九道拐,就是九個接連不斷180度的急轉灣,在每一個拐口,都有特大極其醒目的路標牌:第一拐、第二拐、第三拐……每過一個拐口的時候,呵呵,我都用相機把路牌給拍下來,留為印記。

  這次我去九寨溝,是在深秋的日子,是一個人作為揹包客從綿陽出發的,過青川,然後經甘肅文縣,再轉車前往九寨溝。大巴車行駛在蜿蜒崎嶇的道路上,道路一面依山,一面臨水,左邊是陡峭的山崖,右邊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江河,河上有多座大大小小的水電站,電站攔河大壩形成的水庫裡,有許多養著魚的網箱漂浮著。最讓我驚異的是河上的索橋,居然可以行駛小汽車。這一路上,路況不是很好,車是慢慢的行進著,雨季過後泥石流肆掠留下的塌方痕跡處處都還能清晰的看見。是夜七點過,我終於到了九寨溝,吃了晚飯夜宿離溝口不遠的彭豐村一藏族老鄉開的家庭客棧。期間還有一個小的插曲,就是在九寨溝縣城,我路遇幾個和我一樣都是作為揹包客來九寨的驢友,他們是從陝西漢中過來的,於是我們就一起拼了兩個計程車,每人二十元划算喲。在出租車上,我和同車的外地朋友互相介紹,熱情交談,一男孩還興致勃勃地要我教他說四川話呢。

  次日,早早的起來隨便填飽肚子,趁早到溝口買票。進入溝口,排隊搭乘景區專用的觀光車,沿著清泠的翡翠河,順著樹正溝谷溯流而上直達原始森林。車在蜿蜒的山路上徐徐攀爬,峽谷的兩側滿是蒼松巨木,樹葉已經被秋風染成了黃的、紅的、綠的、橙的,以最曼妙的姿態,最賞心悅目的方式鋪陳、排列、起伏著。前方海拔四五千米終年覆蓋積雪的高山,碧藍的天空繚繞著悠然的白雲,如輕紗樣透明,與山頂的白雪相映成趣。也許,潔白的哈達就是裁剪一縷白雲而成的?

  山勢或陡峭或舒緩,稚嫩綠芽依然點染錦簇,滿山遍野的森林莽莽蒼翠的氣息還是溢滿每個角落。森林中粗壯高大的樹木比比皆是,頂天立地又婆娑多姿,更兼山間雲霧的纏綿,給人以千繞疊復但各處又百轉迥異的美。俯瞰山腳下閃過的那一個個海子,這些海子的水,水是清澈的,清澈得可以看見湖底的碎石子;水是純淨的,純淨得像明鏡一樣映照著藍天與白雲、群山與森林。其碧藍澄澈之景,柔韻搖曳,仿如大師潑染這山山水水時留下的調色盤,五顏六色全都浸染在這池池汪汪的碧水裡,隨著深淺明暗的不同變化,或湛藍、深藍、淺藍;或碧綠、深綠、墨綠,色墨相間,層次分明。陽光照耀下,遠遠觀之碧如翡翠藍如寶石,閃閃爍爍,折射出粼粼光芒,晶瑩多彩而又璀璨迷人。悠遠的晴空,飄逸的雲朵,燦爛的紅葉,斑斕的彩林,倒影在湛藍明麗而碧淨的湖水中。風微過,水面泛起漣漪,落葉曼舞在空中,旋轉著、飄落著,繽紛的落英在粼粼湖光流韻間漂浮,一葉一葉像小小的帆船遊蕩在水央,情趣盎然。

  傳說是一個叫達戈的天神愛上了一個叫色嫫的女神,達戈在這裡把定情信物風之寶鏡送給心中的女神,那映照美麗容顏的寶鏡不慎被色嫫打碎,風之鏡散落在九寨溝的群山峻嶺之中,就成為了大大小小美麗的海子。

  星羅棋佈溝谷的這些海子,深深淺淺,各具形態:秀美的,朦朧中宛如雨巷的江南女子,明眸顧盼,一步一態,婉約間脈脈秋波盈盈。平靜的,碧波不頃,魚遊雲端,鳥翔海底,水上水下虛實難分,有似沉璧玲瓏剔透、素淨空靈且安詳靜謐。雄渾的,色如赤焰璀璨成花,隨風泛波之時儼如燃燒的海洋,如幻如真……有的形如孔雀,有的好似臥龍……視角移動,千姿百態,微波細浪,變化無窮。

  一路風景一路瑤池,目之所及都是那或深或淺或藍或綠,且濃且淡的水。那淡淡的翠綠,那深深的蔚藍,那斑斕相間繪就的多彩,那多彩組合的畫卷,每一處都是充盈眼簾的動人。在我感受著那一汪汪海子水所呈現出的不同色彩之美的同時,還讓我領略了這裡水之形態的美。這裡的水流伴隨著山勢,大都在樹林裡蜿蜒迂迴的穿流,時大時小,時隱時現,時而湍急,時而緩慢……水在林間流,樹在水中長,千姿錯綜,豐富多彩,不管有沒有巨石的牽絆,不管有沒有植被的挽留,它只是一徑永不回頭的前行。水流從樹叢中梯階跌落,形成瀑布,瀑瀉入湖,湖下有瀑,湖瀑孿生,疊疊相銜,層層相依。湖、泉、瀑、溪、河、灘連綴一體,水樹交融,錯落有致,高低呼應,交相輝映。寧靜碧藍的湖泊,靜若處子,溫文爾雅且顧盼含情,魚兒妙曼其間,皆若空遊;飛瀉潔白的瀑布,動似萬千奔馬,順於山勢急轉而下,劈空墜落,轟鳴如雷,肆意噴薄,驚天動地。大自然這一壯觀和諧的組合,構成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結合,藍白相間的景象奇觀。九寨溝的水,如夢似幻,流淌飛瀉的變姿,彷彿變奏不斷的弦,琴箏淙淙,不絕於耳;或雄壯激揚,或淺唱低吟,或輕思漫語,或歡聲繞崗,美妙得似天外飄來的仙樂在曠谷間迴響。潺潺叮咚的水聲,纏綿多情;飛濺飄落的水珠,晶瑩透明,那是調皮的,活潑的,可愛的,惹人喜歡的 ,不由讓人想掬一捧***的親切。

  我們乘車一路上山,群山逶迤谷壑深幽,直至日則溝最頂端的原始森林,面積廣大的原始森林裡長滿了各種奇異的樹,火紅,金黃,絳紫……那連綿起伏層巒疊嶂的綠色,似乎只是它們渲染的背景。這裡還保留著一些伐木工人曾經住過的木屋。行走在幽靜茫茫的森林,踩著深厚柔軟的苔蘚和落葉,腳下發出吱嘎吱嘎細碎清脆的音符,置身其中,透過樹枝看著稀疏的陽光,慢慢閉上眼睛,呼吸著芬芳潮溼的空氣,聆聽斷斷續續的鳥語松濤,一任野林山風輕柔的吹拂著整個身體,猶如仙風道骨的隱者,真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從原始森林徒步而下去鏡海,即可看到巍然屹立、形如寶劍拔地而起直刺蒼穹的山峰,名曰:劍巖。劍巖面向芳草海一側,有一泉水高逾百米自山峰的半腰垂直傾落,似白練懸空騰瀉而下,這就是九寨溝著名的“劍巖懸泉”,同時它還有一個未知的謎團,就是至今人們都還不清楚這股泉的泉源始於何處。

  美麗的九寨溝,景點繁多而且個個美不勝收。在繁多的景點中,我還是挑幾處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來一一細說了。

  五花海,又名孔雀海, 應當是九寨溝眾多海子中最精彩經典的一個,不同的觀賞線路,不同的遊覽視角,使得這裡有了兩個不同的名字。上一次,我是坐車直接來的。這回,我是從熊貓海的箭竹旁,沿棧道徒步過來的。一路溪流相伴,曲曲折折,忽左忽右,令人有一種曲徑通幽的愜意感。駐足海子邊的棧橋上,凝視著湖底沉積的早已鈣化了多年的樹木,其丫枝橫錯,風骨依然清晰猶存,頃然心頭湧起對大自然滄桑鉅變的無限敬慕之情。海子四周的山嶺,籠罩在一片絢麗的秋色中,樹的顏色有青翠的綠色,耀眼的紅色,古樸的墨綠,淡雅的黃色 ……一株株掛著彩葉的樹,姿態萬千,交織成錦。放眼望去,靜謐潔淨的湖面,映照著層林盡染的山巒,倒影的秀色著實比原景緻更顯分明,青藍色的湖水與四周山嶺上彩林的顏色形成強烈的層次感, 幻化出繽紛的色彩。一團團、一塊塊,湖水與彩林之間顏色的搭配是如此的美妙 ,所呈現在眼前的不同色彩,有鵝黃、藏青、絳紅、黛綠、湛藍、翠碧、赤橙,組合成不規則的幾何圖形,與水下沉木、植物相互點染、滲透、浸泡、錯雜、鑲嵌,一片斑駁陸離,流金溢彩。甚而,水中幻化出的圖案誘人遐想,恍如一隻美麗的藍孔雀,靜靜地臥伏湖底。那美麗的羽毛豐滿而多彩,那彎曲修長的項頸,伸向樹叢中的棧橋,熱情地親吻著來往於斯的遊客們。

  珍珠灘,屬於高原鈣華地理,是一片坡度平緩,長約300多米,寬約100多米,長滿了各種灌木叢的淺灘,佈滿整個河灘的水流,在乳黃色凹凸不平的淺灘表面,向下順勢傾瀉跌落,湧濺起無數水珠兒,陽光下,點點滴滴的水珠恰似灑落的粒粒珍珠,閃動著歡騰著跳躍著。順著淺灘中間的棧道往下穿行,破空傳來水流急劇拍擊崖石愈來愈大的濤聲,轉過一塊突兀傲立的巨石,迎面進入視野的就是寬幅兩百多米,落差近四十米,呈新月形的瀑布,這就是珍珠灘瀑布了。從珍珠灘上奔湧而來的水流,自陡峭的山崖邊滾滾傾落,好似銀河從天而降,又似一面巨大晶瑩的珠簾垂掛而下,跌宕在深谷,急速狂濺的激流翻卷起千堆浪花,氣勢恢弘,聲勢浩大,在清幽的山谷中迸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那些大大小小的水珠,宛如白色的精靈,在空中一閃一閃,隨山風四散飄蕩,如煙、如霧、如雨、如塵、靈動浮游,浸人肌膚。雄偉壯觀的飛瀑,在秋色、雲霧的襯托下,化成一幕波瀾壯闊,流動的夢幻,令人感嘆著人間仙境的美妙,感嘆著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

  樹正群海由二三十個大大小小的海子高低錯落呈梯田狀群集而成,綿延數華里落差近百米,被旅人們稱為九寨溝的縮影。你看,乳黃色的鈣華湖堤上長滿了柳樹、柏樹、松樹、杉樹還有一叢叢不知道名字的灌木植物,上部的海子水翻越湖堤,從樹叢中溢躥出,激起的白色水花在樹叢中蹦蹦跳跳,發出悅耳的歡呼聲。沿著淺灘四散漫流的水流,被水中的樹叢撥分成無數股,構成印象畫般的背景,層次分明,順堤跌宕,形成一幅幅婀娜多姿神采飄逸的瀑簾,湖湖相扣,水水相聯。沿著棧橋欣賞群海和淺灘上的激流,動靜相間,潺潺的流水,長長的棧橋,水花的白盈總在不停地跳躍變更。棧橋旁有一座古老的充滿藏族情調的水磨坊,緊鄰著一座轉經房,圓圓的轉經筒上塗有和雕刻著藏民族獨有的宗教色彩與圖案,飄揚的經幡把美好的祈禱虔誠的隨風送出。就在群海不遠處平坦的谷地中散落著一片藏式木樓群,鱗次櫛比,這就是樹正寨。樹正寨也是九個寨子中有代表性的一個。寨子門口有九個大白塔,最大的那個就代表的是樹正寨,一堆堆刻著佛像和佛教經文的石頭,這就是“瑪尼堆”,寨子中的木樓古老又透出俏麗,房前屋後雕刻的圖案,也是當地藏民信奉的宗教符號。站在樹正寨前俯視樹正群海,可以看到群海如珠鏈玉串一樣煜煜閃亮迷人。

  九寨溝的深秋,雖是寒意料峭,但觀景的人們仍然個個是如痴如醉,沉浸在純美可麗的天然裡,流連忘返。但見人處其中,許多人都是張開雙臂,激情滿懷的留影,都想在天地的大美之間留下最美的自己,其怡然自得之情盡皆溢於言表,這也許就是山水帶給人最大的樂趣吧?或許九寨溝質樸天然的純淨,可以洗卻一切俗世凡塵的浮躁吧?可以使人瞬間的頓悟並沉澱自己的心境,讓自己融入自然裡,用一雙質樸的眼真實的去欣賞大自然的清新脫俗,用一顆平常的心真切的去感受大自然賦予人類的這份美好。

  西下的斜陽,把金色的餘輝盡情的潑灑在湖畔的層林上,明豔輕逸的秋葉襯映著一碧透底的水面;遠處的草甸上,幾匹無人看管的馬兒甩著尾巴,悠閒地吃著野草。藍天、白雲、夕陽、草地、彩林、碧水、小橋、人家……在這充滿風情的季節裡,就這樣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好一幕讓人心曠神怡的高原牧歌圖。

  九寨溝原始卻不古板,清靈卻不孤傲,在四季都展示出不同的風貌;篝火、鍋莊加上神祕古老的傳說,洋溢著藏羌人熱忱淳厚的民族風情。山在歡笑,水在歌舞。此刻,那迎風舞動的經幡,那別具特色的藏樓,不再是景區的點綴,以它們固有的姿態,別樣的語言,講述著九寨溝動人的傳說與故事,解讀著九寨溝美好的未來。

  “九寨歸來不看水”,我對這句話深信不疑。山是水的傍依,水是山的解讀,永不停息的水流,更是增添了九寨溝的靈氣。縱觀九寨風情,首先以水景最為綺麗奪人,淋漓酣暢地演繹了水的靜態和動態之美。也正是有了水,九寨溝的山才有了靈氣,才成為文人墨客和遊人旅者心中一份獨特亮麗的風景;也正是有了水,九寨溝的一切都為之變得靈動起來,才變成了美得讓人歎為觀止的地方。

  《樹色山衣攬風情,黃紅紫綠畫長卷。山如屏風水如鏡,唯可觀止亦驚歎。人間仙境誰發現?讓吾迷戀兼陶醉。縱使萬語和千言,未能繪及其一半。》夜深至凌晨三點,燈火終於疲憊的闔上,就讓這首對仗不是很工整的打油之詩,來擱筆結束我對九寨溝記憶的又一次的旅行吧……晚安,印象·九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