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作文素材簡短

  作文的思想,每每就蘊含在豐富而具體的作文素材中。例如表達愛國的思想往往體現在類似屈原的等人物的素材上。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屈原的簡短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屈原名平,戰國時期楚國人。年輕時的屈原深受楚王信任,他想通過楚懷王來實現他革新政治、強盛祖國的理想。但是,以子蘭、靳尚為首的貴族保守勢力處處打擊屈原,他們多次在楚王面前讒陷屈原,最終使昏庸的懷王“怒而疏平”,後將他流放到漢北。但忠於懷王、熱愛祖國的屈原並沒有被這沉重的打擊屈服,繼續與保守勢力作堅決的鬥爭,不久楚懷王受騙囚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子蘭、靳尚受到重用,他們對屈原的打擊的迫害更甚,終於楚頃襄王“怒而遷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隨後,楚國被秦滅亡,流放中的屈原懷著未實現理想的悲憤與痛苦,自沉汨羅,以死來表明自己忠於祖國的心跡。

  二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就是這樣一個詩人,憂國憂民。“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就是這樣一個史官,信念堅強。“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這樣一個勇士,鬥志昂揚。“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就是這樣一個英雄,不畏強暴。

  不管歷史如何嬗變,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自從屈原投入汩羅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國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澱了,就註定他的靈魂將得到洗練和超度,割之不斷、揮之不去,進而昇華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精神。時至今日,“屈原”已經不是尚且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那個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種時代精神、百姓情結和民族文化,穿越著時空,年年相繼,代代相傳。也就是這樣,“屈原”鮮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三

  屈原的作品計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漁父》等篇是否為屈原所作,學術界尚有爭議。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天問》是古今罕見的奇特詩篇,它以問語一連向蒼天提出了172個問題,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學、哲學等許多領域,表現了詩人對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九歌》是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組祭神樂歌,詩中創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戀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鬥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所謂“舉賢授能”,就是不分貴賤,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選拔上來治理國家,反對世卿世祿,限制舊貴族對權位的壟斷。他還以奴隸傅說、屠夫呂望、商販甯戚的歷史事蹟為例,說明了不拘身份選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謂“循繩墨而不頗”,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貴,限制舊貴族的種種特權。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的尖銳對立,表達了他革除弊政的進步要求,而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國危亡,使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與此相關,屈原的作品還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楚國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了他堅持“美政”理想、堅持節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鬥爭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矢志獻身祖國的決心。屈原雖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做箇中興之主。他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卻始終“忍而不能捨也”;他明知自己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但他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一步。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志。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作文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據《續齊諧記》和《隋書•地理志》載,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