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最簡單手抄報的內容

  還在為做數學手抄報煩惱嗎?不知道該寫什麼內容,不知道該畫什麼?那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數學最簡單手抄報,希望大家喜歡。

  數學最簡單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

  數學最簡單手抄報圖片1

  數學最簡單手抄報圖片2

  數學最簡單手抄報圖片3

  數學最簡單手抄報圖片4

  數學最簡單手抄報圖片5

  :趣味數學小故事

  門打開了,進來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劉建明先生請他坐下,小夥子自我介紹說:“我是內地的導遊,叫於江,這次我帶領了個旅遊團到香港來旅遊,聽說您的大酒店環境舒適,服務周到,我們想住你們酒店。”劉建明先生連忙熱情地說:“歡迎,歡迎,歡迎光臨,不知貴團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還可以,是個大團。”劉建明先生心裡一陣驚喜:一個大團,又一筆大生意,真是太好了。作為一名導遊,於江看出劉建明先生的心思,他記上心來,慢條斯理的說:“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們團的人數,我們就住您們大酒店了。”

  “您請說吧。”劉建明先生自信的說。“如果我把我的團平均分成四組,結果多出一個人,再把每小組平均分成四份,結果又多出一個人,再把分成的四個小組平均分成四份,結果又多出一個人,當然,也包括我,請問我們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劉建明先生馬上思考起來,他一定要接下這筆生意,“沒有具體的數字,應該如何下手呢?”他不愧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就知道了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對不對?”於江先生高興地說:“一點都不錯,就是八十五個人。請說說你是怎麼算的?”“人數最少的情況下是最後一次四等分時,每份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好,我們今天就住這裡了。”“那你們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個男的,30個女的。”“我們這兒現在只有11人的房間,7人、5人的房間,你們想怎麼住?”“當然是先生您給安排了,但必須男女分開,也不能有空床位。”又出了個題目,劉建明還從沒碰到過這樣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冥思苦想之後,他終於得出了最佳方案:男的兩間11人房間,四間7人房間,一間5人房間;女的一間11人房間,兩間7人房間,一間5人的,一共11間。於江先生他的安排後,非常滿意,馬上辦理了住宿手續。一樁大生意做成了,雖然複雜了點,但劉建明先生心裡還是十分高興的。

  數學最簡單手抄報的資料:數學家的故事

  徐瑞雲,1915年6月15日生於上海,1927年2月考入上海著名的公立務本女中讀書。徐瑞雲從小喜歡數學,讀中學時對數學的興趣更加濃厚,因此,1932年9月高中畢業後報考了浙江大學數學系。當時,浙大數學系的教授有朱叔麟、錢寶琮、陳建功和蘇步青。此外,還有幾位講師、助教。數學系的課程主要由陳建功和蘇步青擔任。當時數學系的學生很少,前一屆兩個班學生共五人,她這屆也不過十幾人。

  當時蘇步青才30歲,看上去十分年輕,因此徐瑞雲的同學中有人認為蘇步青是助教,可是聽完一堂課後就不住地讚歎說:“想不到助教竟能講得這麼好。”這件事引起知情者的鬨笑。徐瑞雲在陳建功和蘇步青的教導下,勤奮學習,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她的考試成績經常是滿分。1936年7月,徐瑞雲以優異成績畢業了,被浙大數學系留校任助教。1937年2月,26歲的徐瑞雲與28歲的生物系助教江希明喜結伉儷。新婚三個月後,徐瑞雲夫婦獲得亨伯特留學德國的獎學金,雙雙乘船漂洋赴德國留學,攻讀博士學位。

  徐瑞雲有幸被德國著名的數學大師卡拉凱屋獨利接受,由他擔任她的數學博士指導老師。當時有不少學生想請他作導師,他都沒有同意。而徐瑞雲這位東方女士因學習勤奮,數學功底紮實,成了卡拉凱屋獨利的關門弟-子。徐瑞雲主要研究三角級數論。這門學科起源於物理學的熱傳導問題的傅立葉分析的主要部分,是當時國際上研究的熱門之一,在中國還是一個空白。

  徐瑞雲為將來能在分析、函式論方面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廢寢忘食,廣擷博採,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圖書館裡。1940年底,徐瑞雲獲得博士學位,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數學博士。她的博士論文“關於勒貝格分解中奇異函式的傅立葉展開”,1941年發表在德國《數學時報》上。

  完成學業的徐瑞雲夫婦,隨即離德回國,於1941年4月回到母校,雙雙被聘為副教授,正式登上在戰火硝煙的大後方培養人才的講臺。在艱苦的條件下,陳建功和蘇步青沒有中斷在杭州時共創的函式論和微分幾何兩個數學討論班,這是一種教學相長、遴選英彥的科研形式,徐瑞雲也參與其間。1944年11月,英國駐華科學考察團團長李約瑟參觀了浙大數學系和理學院,連聲稱讚道:“你們這裡是東方的劍橋!”這更加激勵了徐瑞雲的勤奮工作。她這時教的學生曹錫華、葉彥謙、金福臨、趙民義、孫以豐、楊宗道等,後來都成了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1946年,31歲的徐瑞雲提升為正教授。

  1952年,徐瑞雲調入浙江師院,被任命為數學系主任,從此全身投入了艱苦的建立數學系的工作中。在她的領導下,沒有幾年功夫,數學系已初具規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第一屆本科畢業生約有三分之一考取了研究生。他們系也成為全國同行的楷模,進入全國同行前列。徐瑞雲在建設數學系的同時,沒有忘記科學研究。她翻譯了蘇聯那湯鬆的名著《實變函式論》。譯本於195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