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重陽節的演講稿

  九九重陽,又稱為老人節。是我國傳承尊老愛幼精神的節日。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敬老愛老》。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佳節了。

  重陽來源於我國古老的《易經》,因為《易經》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是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相傳在東漢時期,時常有瘟魔作亂。有一個青年恆景不畏艱辛,終於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學會了降妖劍術。他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鄉親們領到了一座高山上,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以避邪。中午時分,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的瘟魔衝出,再也動彈不得,恆景將其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重陽登高,免災避禍。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都是重陽的活動。

  農曆九月九日,也是傳統的敬老節。九九重陽諧音“長長久久”,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今日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這一天定為老人節,將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起來,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今天,我們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傳承和發揚這一寶貴精神財富,責無旁貸。

  尊敬老人,先從尊重自家的長輩做起。家中的長輩總是將最好的留給我們,做得再多也無怨無悔。家家有老人,且人人都會老,伴隨著我們的長大,他們的烏絲變白髮,身形漸憔悴。而我們就這樣毫無表示的接受嗎?其實老人更需要關愛,我們在生活中的一句真心問候,就能給老人們增添一份天倫之樂,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成為他們回味永久的幸福。

  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不僅要關心家中的老人,還要關心社會上的老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著老一輩人的艱辛努力,他們奮鬥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目前,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進一步倡導敬老愛老也是盡社會的責任。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也是尊重我們自己。敬老愛老,我們義不容辭。

  又到重陽佳節,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抽出一些時間,給家裡的長輩們打個電話,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當然,這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平日可以多陪他們聊聊天,做些小事,表達你的愛。同時也要向社群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老有所樂”!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經過幾千年的積澱,她博大而精深,她厚重而寬廣,祖國從古至今有著許許多多的文明,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尊老愛幼不僅是文明精神的體現,更是一種愛的體現。同時是我們小學生都應該學習的一種美德。

  尊老愛幼,這是中國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恆不變的優良傳統,是一個民族的優秀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蹟,如春風一樣,感染著我們,打動著我們的心靈,滋潤著我們的心田,豐富著我們的精神,歷史上有許多尊老愛幼的事例為人稱道。

  孟子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教導我們不光要孝敬自己的長輩、愛惜自己的子女,還要孝敬別人的長輩、愛惜別人的子女。

  孔子也曾說:“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 古人更有:孝子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

  連古人都這樣的有孝心,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我們不是為了千古留名,我們不需要有那樣的壯舉,我們只需要做好生活中的自己:在家聽父母的話,多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勤奮學習、看見同學鬧矛盾了主動去勸解、公交車上看到老人、孕婦和小孩主動讓座······只要我們能做到這些就已經足夠了。也許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對你來說並不算什麼,你也不會太過在意,但是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方便了許多人,也感動了許多人。雖然你們素不相識,但是他們會永遠記得你。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美德,更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去的一天。古往今來,經歷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斷的變化著,但有一點卻是不變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正是這種文化的傳承才使得華夏文明千百年來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而愈加繁茂,間接地我們也為祖國盡了一份綿薄之力。

  尊老愛幼,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平凡的事將成就不平凡的你。

  篇三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節日,而在***,我國又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在這一天,我們要做到尊老、愛老、敬老、助老。帶老人們去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我們還可以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散散心;我們也可以去敬老院幫助老人做事……

  其實我國把這古老的傳統又成為老人節的目的就是想繼續弘揚中華民族固有的“尊老、愛老和養老”這三個優秀文化的傳統美德,也是傳統美德中的“敬老尊賢”的具體比和現代比。每到這個佳節,社會上就洋溢著一種尊老、敬老和愛老的氣氛。

  在這個老人節,我們應該為老人做些什麼呢?很簡單:孝順。現在,我們家裡就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應該尊老敬老,聽長輩的話。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這樣一個和諧的文明社會,我們更應該孝敬,聽從長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這一點。

  下面,我們有幾個重陽節活動的建議:

  1、帶著老人一起出遊,到郊外活動。

  2、我們可以和身體好的老年人秋遊賞景,臨水玩樂,登山健體。

  3、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4、和父母一起,給爺爺奶奶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最後,我們衷心祝願每位同學都能與家裡的老人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