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的情感融入技巧

  一場演講也是一場感情的交流,演講的感情起源於何處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材時,情感要傾注

  要想感動別人首先要感動自己。如果選擇的材料連自己都無動於衷,那麼就別幻想能打動別人。寫演講稿,作者的情感傾向決定著選擇材料的角度,影響著加工材料達到的深度。

  如有一次關於歌頌母愛的演講,一個同學說到她他*的故事:媽媽所在的工廠要減員分流,減員指標分到各車間,班組要求以末位淘汰的方式來壓縮員工。倉庫有六位四十多歲的女工,需要裁減一人。組長給每個人發了一張白紙,讓大家寫上將被淘汰的“末位”,結果每個人都寫上了自己的名字。之後,她們每個人都上交了辭職書。不久,在他*的倡導下,她們合夥開了一家小吃店,並很快生意紅火。

  演講時,這位同學這樣歸結主題:“當初,她們每個人都認定要被淘汰的人會是自己,然而,改革並非只有人與人之間的無情競爭,有時候,退讓反而是一種更積極的進取。”

  聽了這個故事,聽眾能不為這些女工的感情而動容嗎?她們團結一心,互讓互信;她們顧全大局,積極豁達;她們敢破觀念,勇於開拓……演講者採擷自己身邊熟悉的人和事,表達了對媽媽以及他*的同伴們深深的讚美敬佩之情。這種情感與演講中人物的情感相融,產生了感人肺腑的力量,當然是一場真摯動人的好演講。

  二:結構中,情感要流動

  寫演講稿,不僅主題要貫穿於全文,情感也應如一條紐帶,貫穿於演講的首尾。作者的情感流動,會影響文稿如何起筆,如何安排線索,如何組合段落,如何收尾。這種情感色彩,猶如山中之煙嵐籠罩著全文,把聽眾置於一種詩意的氛圍。

  在題為“人在校園”這樣一個話題演講中,有一個同學別出心裁,以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線索,確立了“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這一嚴肅而沉重的主題。其外在組織結構採取逐層加深敘說的方法,按內容的邏輯關係分為五個層次:1.以“什麼叫秋涼”“什麼叫民族的淒涼”等問題引發思考;2.日本侵略者血洗南京城,屠殺三十多萬同胞;3.日本侵略者慘無人道,製造駭人聽聞的“萬人坑”;4.日本右翼勢力不思悔改,至今仍在歪曲歷史;5.年輕的一代需要銘記歷史,保持“涼意”。講稿一氣呵成,聽來回腸蕩氣,令人動容。

  這篇演講稿以“涼”字貫穿始終,列數日軍滔天罪行,樁樁件件使人涼意在心頭,對日本侵略者軍國主義的仇恨,從來沒有這樣強烈;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思考,從來沒有這樣深刻。演講稿從感到“涼意”到叩問一代人的靈魂是否清醒,到最後呼籲勿忘歷史,保持清醒,我們感受到的是演講者那股愛國愛民的火熱激情,感受到的是其高度的正義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詞句裡,情感要閃爍

  語言是演講者與聽眾交流感情的直接媒介,演講語言必須具備聲情並茂的特點。演講者應該從詞彙、句式、修辭手法等多方面對語言的風格進行把握,要融入鮮明的情感,讓情感在字句裡閃爍跳躍。

  有一篇題為《痛並快樂著》的演講,其中不乏精彩的段落,現選取其中一段以饗讀者:

  人在校園,我們有著一隻在沒有蛇的麥田裡的田鼠的快樂,我們在冬天的早晨賴床;在陰雨天氣裡遲到;做實驗時把五顏六色的液體胡亂地混在一起;在有陽光的日子裡,用手錶在老師背後的黑板上反射出圓圓的光斑,照啊照啊的。常常聽人說,祝你快樂得像只老鼠,是不是快樂的最高境界就是老鼠的快樂呢?”

  演講者用動物來模擬人的感覺,別具匠心,又頗具幽默感。遣詞造句生動有趣,語言風格輕鬆活潑,整段文字瀟灑自如。演講者從自己的真實感覺出發,藉助排比的修辭手法擷取大家耳熟能詳的校園生活片斷,使聽眾中的同齡人感同身受,更感親切。這些閃爍著情感的語言,當然能夠輕而易舉地拉近演講者與聽者之間的距離。

  總之,要使你的演講充滿情感,就應該從選材、結構和語言三方面加以把握,如果能做到言為心聲,由衷抒情,你的演講一定會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