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主題演講稿_與環保有關的演講稿

  環保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只要人類還在發展,那麼環保就時刻被賦予著新的含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環保主題演講稿,歡迎大家閱讀。

  環保主題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我叫XX。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地球----我們的家園。

  人類首次離開地球探索時,在太空遙望自己的地球村,人們才訝異,其實我們地球其實叫水球,因為在目前已知的星球中,它才是唯一幾乎全部被水所包圍的星球,蔚藍色代表著希望和生命,而地球正是一顆充滿生命的星球。

  曾幾何時,這顆具有生機的星球在人類的面前變得怒氣大發。從太平洋東岸的赤潮現象到美國的四月飛雪,從98年的長江大洪水到08年的四川地震,地球彷彿在發瘧疾似地顫抖,人類竟然也像倒退了一萬年似的束手無策。

  如果說,人類受到大自然的威脅,這多少有點“無可奈何花落去”之哀嘆,那麼人類去“威脅”大自然,又該怎麼去陳述呢?曾經是中亞地區最大水域之一的羅布泊湖,在本世紀70年代還是一個大湖,但是到了80年代,一片汪洋已一去不返,被流沙所掩埋。這種人為造成的後果,怎不叫人痛惜?在對大自然的索取與探索中,作為“征服者”的人類,還未來得及歡慶自己的勝利,大自然就已經對人類做出了無情的報復。

  據報紙記載:中國目前的沙漠約16萬平方公里是人為造成的,而且目前正以平均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繼續擴充套件,若不能加以控制,北方大部分地方將淪為不毛之地!這一現象怎不令人擔憂,叫人著急?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對這個星球上的生態系統有著永遠擺脫不掉的依賴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斷地提供植物和動物的食物,需要有足夠厚度的大氣層,來保護人類不受過高成過低氣溫,以及過量紫外線的傷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夠量的水和氧氣來維持生命的存在,而沒有了綠色,這一切豈不成了無本之源?

  綠色銳減,吞噬綠色的,正是人類自己,是人類發展模式中那種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破壞性開採。人類對綠色的無盡索取仍在威脅著生態平衡,破壞著生態的結構。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2000萬公頃森林橫遭盲目砍伐,這是5700個昆明市的面積啊。這已經造成了全球性的“溫室效應”.與之相連,全世界每年有近5萬個物種瀕臨滅絕,有近2700萬公頃的農田蒙受沙漠化之災,就連海底也日趨沙漠化,就不必再說那令我們痛心的發生在華夏大地上的長江、鬆嫩大災了吧,也不必說我省的泥石流,山體滑坡了吧。如此盲目的行動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改變,勢必爆發可怕的生態危機,而一旦它的爆發超出了人類控制的極限,其後果不堪想象。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果一直這樣下去,請大家想想,我們究竟要給後代留下什麼?

  在這物慾橫流的年代裡,許多人為著眼前的利益忙碌著,甚至因此不惜犧牲子孫後代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的家園被汙濁的河流包圍了,樹木成片倒下,鳥獸也被捕殺……這些事情其實就發生在我們周圍,是的,就在我們身邊!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經濟財富,物質生活也因此得到了驚人的改善,可我不禁要問:這就是人類千百年來夸父般追逐的那個夢想嗎?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環保更是關係國際民生子孫後代的大事啊!如果山窮水盡了,還會柳暗花明嗎?

  朋友們,聽到這裡,大家應該猛醒了:“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再不要讓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壞,水土遭流失。地球,美好的家園,誰不想那蔚藍色的海水化為雨水,重新滋潤那片乾涸的湖泊和乾裂的土地,誰不想那清新的空氣迎面吹拂,疊翠的山巒、明淨的河水、蔚藍的天空永遠向人類展示勃勃生機。

  我們欣喜地看到,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納入我們的政府行為,我國已經頒佈了十多部環境保護法,200多項環境標準.縣委、縣政府始終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環境衛生整治作為重中之重來抓,這無一不體現了甘洛縣人民保護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雄心大略。作為一名基層公務員,我們更應該踴躍加入“環保”的行列,動員廣大的有志之士積極行動起來,為讓那一片藍天永遠保持蔚藍,讓大自然的森林永遠鬱鬱蔥蔥,讓碧波盪漾的河水永遠明淨……努力吧!

  努力吧!為了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家園!

  環保主題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21世紀可謂挑戰與機遇並同在,希望與困難共存。它在給我們帶來許多美好憧憬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難題,其中首要的就是環境問題。

  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極為密切,與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很久以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就引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極大關注。1972年6月5日,人類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開幕,會上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以後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今年的環境日已過去兩天了,但人們對環境的思考和保護永遠不會停止,在我們的生命歷程裡,應該天天都是環境日。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恩格斯說過:"我們連同我們的血、肉、頭腦一起都屬於自然界,存在於自然界。"自然界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它為人類提供了各種物質和能量,是人類存在和延續的基礎。

  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必然為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讓我們感受清幽;"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我們觸控壯麗;"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讓我們聆聽喧鬧;"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讓我們親近悠閒;"棠梨葉落胭脂色,薺麥花開白雪香",讓我們體味斑瀾。碧海藍天,看海鷗飛翔;冰封雪飄,聽松濤轟鳴;鶯飛草長,聞鳥語、嗅花香。清晨,觀賞大海分娩太陽;夜晚,清數廣宇閃爍星辰;雨天,讓雨點親吻面頰;雪天,讓雪花棲掛眉梢;喂螞蟻美餐,澆花草甘露;問候晨曦"你好",道別月色"晚安"。

  美麗的自然帶來美麗的心境,美麗的心境帶來了美麗的生活。千百年來,人類在不斷地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造福著自己。

  世界文學大師雨果說:"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來,人類由於對環境不夠珍惜,隨心所欲,濫伐林木,濫建廠房,生存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各種環境問題接踵而至:森林退化,沙塵暴揚,水土流失,洪水肆虐,火災頻發,噪音刺耳,臭氣熏天,酸雨赤潮,臭氧空洞……空中煙囪林立,濃煙滾滾,河中死魚漂盪,汙水滔滔;地上垃圾遍佈,廢渣成堆……人為地破壞環境,無異於自掘墳墓,早在1996年聯合國環境署就曾發出警告:南極臭氧空洞正逐步增大,地面紫外線輻射增強,面板癌發病率上升;1。2億人口生活在混濁的空氣裡;12億人口生活缺水;12%的哺乳動物和11%的鳥類瀕臨滅絕;每年地表土壤流失200億噸;森林以每年45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

  驚人的數字,令人毛骨悚然,這其實已向我們發出了嚴正的警告:如果只顧盲目地吮吸自然的乳汁,而不立即行動起來,投入保護環境、拯救家園的戰鬥,最終毀滅的將是我們人類。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任務,讓我們珍愛生命,善待自己,保護好我們的環境家園吧!讓我們生命的每一天,天天都是環境日!

  環保主題演講稿篇三

  和大家一樣是對王朝的情感,和大家不一樣的是我演講的思路。同事們都說了王朝對我們的教導與關心,王朝的輝煌與前景。既然王朝給予了我們這麼多,那我們為王朝能做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是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就這麼簡單嗎?對,就這麼簡單!

  我門從事的是服務行業,我們的工作就是服務。而今天,我要說的不是服務。而是我們大家一直忽視的一個問題:節約降耗。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回顧一下在我們的身邊:在你我洗盤刷碗、洗臉刷牙、洗髮洗澡、沖洗廁所的時候,你我可曾想過節約每一滴水?

  在你我使用電燈、電器、電話電腦、空調、飲水機的時候,我們做到節約一度電了嗎?

  在你我使用礦泉水、紙杯的時候,我們可曾想過若干次後它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嗎?

  在你我將吃不完的飯菜視做垃圾倒掉的時候,我們想到節約了嗎?

  許多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企業是難以持續發展的。

  節能降耗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

  同事們:不要認為自己節約的一個紙杯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認為自己把變廢為寶的東西從垃圾中撿出來是大失臉面的;不要認為做一個工程而反覆精打細算是效率底下的表現;更不要認為這樣的節約是多此一舉;因為我們要明白,你與我是浪花裡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會是彭湃洶湧的浪濤才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無數個有限組合起來,便是無限。便會有無堅不摧的力量!

  同事們:就讓我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為王朝節約每一粒米、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因為節約一分就等於企業贏利一分,更因為王朝在你、在他、在我、在我們大家的心中。

  現在,我驚喜地發現長明燈熄滅了、電腦幾天不關消失了、沒有人佔用辦公室電話撥打情感熱心了、以前扔的東西又變廢為寶了。現在我也終於明白,工程人員為什麼站在報廢物品的旁邊,寫寫畫畫了。採購人員為了降低成本輾轉在各大批發市場之間。同事們這一切,都是那麼值得!

  是啊!王朝在你我心中!我是王朝浪花裡的一滴水,我是一滴水,就要滋潤這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