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理解我的作文

  有些時候我們總覺得父母不理解我們,讓我們去做一些我們不想做的事,但是不管怎麼樣,其實父母都只是為我們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原以為別人補那麼多的課,還得寫一堆作業不算什麼。但自從上初二開競賽班以來,我是又悲又喜,不適應繁忙的週末。

  週六上午要上四節數學競賽課,腦袋反映不快的我,一到後面就有些週轉不靈,沒適應過這麼久的競賽課。正確率太低了。

  週六下午要上物理競賽課,感覺雖然計算距離、速度之類的題很難,但也感覺整堂課的課程很通暢。其實上一節生物競賽課,我雖然差2分就落單進不去這個班,但至少我比上三種競賽課的人輕鬆80分鐘。

  晚上不想寫作業,只好推到週日下午啦……

  週日上午要上馬斯特的超前班,思維又要進行轉折了,轉到難題之中。

  下午我只得乖乖得寫作業了,儘管很討厭外面小孩的嬉戲聲很大。寫呀…寫呀,這頭怎麼越來越昏沉了……好睏啊,有點冷。我為了不拖時間,把一堆書本搬到陽臺去寫。身體受不住了。我發現我感冒了。不會吧!在狂補作業這個節骨眼上發燒,我受不住了。作業怎麼辦啊?嗚嗚……

  吃完藥,我又無奈的轉動那半生鏽的腦袋寫作業。好難受……

  篇2

  難道大人就有絕對的權利決定一件事的對錯嗎?我們就一定要對父母言聽計從嗎?如果那是一個錯誤的呢?

  除了語文外,我的數學和英語都很差,期末的時候媽媽就拼命讓我複習英語和數學,我複習英語就說我只學語文,把重心放在了語文上。可是,那個時候我的數學和英語已經進步了,可是我的語文卻在退步。期末成績一公佈,所有的科目都進步了,語文卻退了十多分,連最差的英語都比語文高分,我簡直是欲哭無淚啊。回到家,媽媽一看到成績,就開始嘮叨:“你說你啊,平時語文這麼好的怎麼一到期末就這麼差啊,是不是平時都是抄的啊。”聽了這句話,我真的很氣憤,這又怪我,我什麼時候抄了啊。哎,除了苦笑,還是苦笑。

  真的是很無奈,平時我都被管得超嚴,看一下電視,玩一下電腦都會被嘮叨個半天。我學習的時候,他們不在家,看不到,等他們回來了,我就休息,可是他們一看到我玩,就說我不做作業:“你這麼有時間看電視,這麼就沒時間學習呢?”

  “我剛剛才做了作業,出來休息一下。”

  “每次一說你,你就說做了,做了,誰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做了。”

  “你們不在家,當然看不到。”

  “我又沒看到,哪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做了,我現在就看到你在看電視啊。”

  “我早說過你讀不到書的,一天到晚就會玩,除了玩你還會幹麼。”一句話,把我所有的努力全部否定了,他們有想過我聽到這些話的感受嗎?我忍住快要流出來的眼淚,告訴自己,要堅強,不可以哭。可是,看在父母的眼裡,我那根本就是不在乎的態度。

  對於父母的不理解,我真的是隻能苦笑,無語。

  篇3

  父母不懂我們的心,這一句子對廣大的父母朋友來說並不實用,幾乎把他當做一種無聊的詞而已,但對我們而言這個句子可以說是最可以代表我們的心聲對我們而言是最熟悉不過的。

  父母們為了能讓我們上好大學,找好工作,掙大錢,過好生活把我們關在一間小屋裡幹自己不喜歡的事,而我們只能望著蔚藍的天空幻想,憧憬,也只能面對著無休無止的作業而發愁: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擺脫這樣的生活。怎樣才能從籠中之鳥變化到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小鳥了?

  父母不懂我們的心,為了提高我們的能力讓我們去參加這補習班那補習班的,弄得我們頭昏轉向而我們了,卻沒有什麼權力去選擇自己喜歡的補習班,跟著父母走動走西,而我們唯一能做的是什麼?只是讓父母開心而已,但他們不知道我們時常在沒人理會的角落暗暗的流淚。

  有時我們真的想去幹自己喜歡的事,不理這些煩惱,痛痛快快的玩一場遊戲,上QQ去和自己的網友傾訴衷腸,去好好的在電腦上玩遊戲……但這些去一次又一次的被你燃燒成灰燼,讓美好的願望化成嫋嫋青煙。

  父母請靜靜的聆聽我們的心聲吧!不要然我們再一次的暗暗的流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