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要如何在春季管理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為了能讓牡丹開出絕色的花朵,春季該如何管理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牡丹花春季管理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牡丹花春季管理方法

  澆好春水

  為了避免牡丹過早萌芽,遭到晚霜和春寒的危害,建議早澆春水,延緩萌芽,同時還能提高開花質量。

  合理修剪

  修剪牡丹時,要將新生的土芽全部清剪乾淨,更新枝和矯正冠形的枝條可以保留。為什麼這麼做呢,因為土芽會消耗大量的營養,嚴重影響花的質量和花芽的分化。

  花後施肥

  牡丹常規來說一年要施三次,分別為入秋後的基肥,早春開花之前,還有仲春的花後肥。牡丹經過開花,之前的肥料已經消耗完了,此時再追加一次磷肥為主的複合肥,會保證牡丹生長的更為茂盛。

  花期遮蔭

  很多人會說,牡丹不是喜光的嗎?為什麼還要遮陰?遮陰可以有效防止牡丹遭到曝晒,要知道很多人養的牡丹花期短的原因,就是這個呢,所以,記得做好花期遮陰工作,能夠更有效的保持花朵的新鮮哦!

  牡丹花的花期調控

  牡丹的應用主要用於藥用、園林應用及插花盆景等。牡丹的觀賞價值的發

  現是從古至今的。但是,單株牡丹自然花期10--15天左右, 隨溫度升高而縮短,3—8攝氏度,可維持月餘。因此,如何進行花期的調控,也是牡丹栽培的一個要點。

  1、催花植株的選擇。為增加節日或慶典活動,通常要對牡丹進行催花。首先就要對植株作選擇。首先,選擇催花品種。抑制栽培宜選擇用具有活動的休眠花芽、半重瓣的晚花或中晚花品種。如脂紅、紫重樓、紫繡球等。促成栽培的宜選用晚於開花、著花率高的早花品種。其次,催花種苗的質量。一般來說,催花植株應該選擇長勢強健、株型緊湊、枝條粗壯、芽體飽滿、根系發達、沒有蟲害而且花芽已經分化的壯苗。

  2、花期調控的措施。催花時,按品種不同,可提前50天左右將牡丹加溫,溫度控制常溫10—25攝氏度,日均15攝氏度左右。前期注意保持植株溼潤,現蕾後注意通風透光,成蕾後,按花期要求進行控溫。平時要行葉面施肥,保證充足水分供應。這樣,冬春兩季隨時都能見花。為了延長觀賞時間,大田栽植可採取臨時搭棚遮風避光;盆載的可移至陽光不能直射的地方;溫度保持在5—10攝氏度;還要有通風透光的環境。而且應根據盆土溼潤程度適時澆水,但要注意,花朵上不要淋水,這樣花期最長。

  牡丹花的病蟲害防治

  輪斑病

  【發病特徵】又名白星病,是常見的牡丹病害。

  【誘發病原】①芍藥尾孢。②黑坐尾孢。

  【發病症狀】葉片受害最重。初期葉片上出現淡黃色的小點,逐漸擴大為圓形或近圓形的病斑,褐色,並可見明顯的輪紋,上面散生許多細小的黴點,以病斑中央最為密集。葉緣和主脈附近的病斑多呈半圓形。病重時整片葉片枯焦。

  【發生條件】多雨潮溼的氣候,低窪易積水的地勢,通風透光不良及栽植密度過大的生長環境,皆宜引發該病,是牡丹生長後期主要的葉部病害。8~9月為盛發期。

  【防治方法】

  ①生長季節進行化學防治:用1%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發病後10~15天噴一次,連續噴1~2個月。

  ②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安排種植密度,並注意通風透光。

  ③預防疾病發生,減少侵染來源:早春噴灑3°Be石硫合劑,或50%多菌靈600倍液。秋季徹底清除病殘體。

  輪紋點斑病

  【發病特徵】又名葉灰斑病,對牡丹、芍藥均有危害,但不及前兩種常見,是一種真菌病害。

  【發病症狀】葉片上形成較大的圓形或近圓形病斑,直徑可達5毫米以上,可見明顯的同心輪紋,呈灰褐色,中部有許多黑色小黴點呈輪狀排列,危害嚴重時,病斑破裂、穿孔。

  【發生條件】同牡丹輪斑病。

  【防治方法】同牡丹輪斑病。

  牡丹炭疽病

  【誘發病原】一種炭疽病菌:屬半知菌亞門。

  【發病症狀】為害葉片、葉柄及頸部。花後在葉面出現褐色小斑點,並逐漸擴大,並受葉脈的抑制菌呈半黴圓形,黑褐色,到後期病斑中部轉化為白色,邊緣紅褐色,並開裂、穿孔,斑上散生許多黑點,在潮溼的條件下,可見紅褐色的粘孢子團,莖和葉柄上也會出現略凹陷的、菌形的長條斑,染病的莖常扭曲,若嫩莖發病則會很快死亡。芽鱗和花瓣受害常會造成幼芽枯萎和花朵畸形。

  【發生條件】高溫、多雨、多露,栽植密度過大易引發該病。

  【防治方法】

  ①生長季節進行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70%炭福美500倍液,或1%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65%代森鋅500倍液,10~15天噴一次,連續噴1~2個月。

  ②預防疾病發生,減少侵染來源:早春噴灑3°Be石硫合劑,或50%多菌靈600倍液。秋季徹底清除病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