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無私的歷史典故

  大公無私這個成語一般是形容一些清官的。那關於大公無私的典故相信也吸引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春秋時,晉平公有一次問祁黃羊說:“南陽縣缺個縣長,你看,應該派誰去當比較合適呢?”

  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叫解狐去,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

  平公驚奇地又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麼還要推薦他呢!”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什麼人能夠勝任,誰最合適;你並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於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後。替那裡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

  過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羊說:“現在朝廷裡缺少一個法官。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祁黃羊說:“祁午能夠勝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來了,問道:“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麼推薦你的兒子,不怕別人講閒話嗎?”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所以我推薦了他;你並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當上了法官,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

  孔子聽到這兩件事,十分稱讚祁黃羊。孔子說:“祁黃羊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準,不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見,便不推薦他;也不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怕人議論,便不推薦。像祁黃羊這樣的人,才夠得上說“大公無私”啦!”

  大公無私的解析

  大公無私dà gōng wú sī

  [釋義] 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平正確;不偏袒任何一方。

  [語出] 《漢書·賈誼傳》:“為人臣者;主而忘身;國而忘家;公而忘私。”清·龔自珍《龔定庵集·論私》:“且今之大公無私者;有楊;墨之賢耶?”

  [近義] 捨己為公 鐵面無私

  [反義] 假公濟私 自私自利 利慾薰心 見利忘義

  [用法] 多歌頌人的優良品質和秉公處理事情。一般作賓語、定語、狀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一***~和“鐵面無私”;都含有“沒有私心”的意思;不同在於:①“鐵面無私”一般用在處理問題等方面;~可用來表示“一心為公;沒有私心”的意思;②同樣用於處理問題的場合;~側重在“公正”;指一點也不偏私;“鐵面無私”側重在“鐵面”;指不畏權勢;不講情面。

  ***二***~和“捨己為公”;都有“為大家利益;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的意思。但~側重在“不為個人謀利益’;“捨己為公”側重在“為公眾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

  大公無私的造句

  1、大公無私這個精神只有一小部份人身上有。

  2、他一個普通人,卻有著許多人不曾擁有的東西,助人為樂、大公無私、捨己為人……

  3、在他眼中,人生的價值是大公無私,是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為國家著想。

  4、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為他大公無私,是因為他有一顆為祖國為人民的赤膽忠心。

  5、慢慢地,我感受到了母親的甜蜜和大公無私。

  6、幾天前,我又期盼著當一位大公無私的法官。

  7、由此,我想到我們當代的小學生應該學習雷鋒叔叔這種為人民服務,時刻想著人民的大公無私的精神,好好學習,爭取以後為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8、包拯是一個清正廉明、公私分明、大公無私的人。

  9、當今世界能大公無私的人太少,利己不損人的也不多。

  10、他這種大公無私、不畏強權的行為,如今有幾人能做到呢?

  11、楊善州大公無私,堅守信念。

  12、有奉獻精神,無論做什麼事應以公為先,做一個大公無私、樂於奉獻的人。

  13、在我眼中,她是一個大公無私的教師。

  14、軍人的奉獻精神和大公無私深深的打動我們每個人。

  15、妹妹樂於助人,總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因此她嚐到了快樂的滋味;姐姐大公無私,總向別人給予些什麼,因此她嚐到了幸福的滋味

  16、以前我做數學作業時老出錯,可大公無私的跑車橡皮不費吹灰之力就把錯題怪獸消滅了,他還好像提醒我以後做作業一定要細心不能慌張。

  17、哼!還好朋友呢?這點忙也不幫,也太大公無私了吧!

  18、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無私奉獻、大公無私的精神!

  19、也許我們沒有雷鋒的大公無私,沒有消防員的使命職責,但我們可以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別人。

  20、孔子十分稱讚祁黃羊說他是個公正嚴明的人,稱得上是大公無私。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典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