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簡介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231號,全館佔地3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200平方米,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希望能幫到你。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231號,全館佔地3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200平方米,是國家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級旅遊景區。

  成都武侯祠是西晉末年為紀念諸葛亮而建;初與蜀國先主劉備的昭烈廟相鄰;明初,武侯祠並於昭烈廟,故大門橫額書"漢昭烈廟";後來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併入漢昭烈廟;1961年,博物館被國務院評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館;2008年,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它是中國唯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之美譽。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區佈局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現分為三國曆史遺蹟區***文物區***、西區***三國文化體驗區***、錦里民俗區***錦裡***三大板塊,面積15萬平方米。整個武侯祠坐北朝南,佔地面積五十六畝***37000平方米***,祠內翠柏森森,殿宇重重,佈局嚴謹,莊嚴肅穆。成都武侯祠主體建築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武侯祠五重,嚴格排列在從南到北的一條中軸線上,西側是劉備陵園及其建築。二門至劉備殿與東西殿、過廳至諸葛亮殿與東西兩廂房,形成兩組四合建築結構。軸線建築兩側配有園林景點和附屬建築。 跨進漢昭烈廟,從大門到二門之間可見六通石碑聳立一道路。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景區景點

  景區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現分為三國曆史遺蹟區***文物區***、西區***三國文化體驗區***、錦里民俗區***錦裡***三大板塊,面積15萬平方米。

  文物區

  成都武侯祠 劉關張

  成都武侯祠 劉關張文物區主要由惠陵、漢昭烈廟和武侯祠三部分組成,祠廟現存主體建築***除惠陵***均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依次為大門、二門、漢昭烈廟、過廳、武侯祠以及近年遷建的三義廟和新建的結義樓,共七重。祠內供奉劉備、諸葛亮等蜀漢英雄塑像50餘尊,唐及後***歷***代碑刻50餘通,匾額、楹聯70多塊,尤以唐"三絕碑"、清"攻心"聯最為著名。

  西區

  年12月,原南郊公園合併為武侯祠西區。南郊公園原系民國時期四川省主席、抗戰時期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劉湘墓園。始建於1938年至1942年,400米的中軸線縱貫南北,石牌坊大門、三洞門、四方亭、薦馨堂、墓室等,佈局嚴謹、雄渾莊重,是西南地區惟一北方陵園建築群。

  錦裡

  現緊鄰武侯祠的"錦裡"古街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斥資復建,為"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錦裡作為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三國曆史遺蹟區、錦里民俗區、西區***的一部分,佔地3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餘平方米,街道全長550米。建築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風格為基礎,內容以三國文化和四川傳統民俗文化為內涵。

  景點

  三絕碑

  "三絕碑"──"漢丞相諸葛亮武侯祠堂碑"。碑高367釐米,寬95釐米,立於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由唐朝著名的大政治家、當朝宰相裴度撰文、著名書法家柳公綽書寫,名匠魯建勒石上碑。"三絕碑"之稱始於明朝弘治十年***1497年***,當時的四川巡按華榮在碑上題跋:"人因文而顯,文因字而顯,然則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本與垂宇不朽也",讚美諸葛亮的功德與裴文柳書並稱"三絕";清道光九年***1829年***華陽舉人潘時彬在纂修 《昭烈忠侯陵廟志》 時又對"三絕"提出新的見解:將文章,書法,鐫刻都出自名家譽為"三絕"。

  劉備殿

  在武侯祠的所有建築中,劉備殿最高,建築也最為雄偉壯麗。劉備殿高大巨集敞,正中供奉著3米高的蜀漢皇帝劉備的貼金泥塑坐像,諸多子孫中只有城破死節的皇孫北地王劉堪左側配祀。據說建廟之初原有"阿斗"劉禪配祀,但在宋、明二代被毀,原因就在於劉禪昏庸無能,破國降晉後竟又"樂不思蜀",遠不如"寧可玉碎,不可瓦全"的北地王劉堪深得民心。劉備殿的東偏殿供奉著夜讀春秋的大將關羽,身後是手把青龍偃月刀的周倉和關羽的義子關平,西偏殿供奉著張飛,身後是張苞等人。顯然這是"桃園結義"定下的名分──同是五虎的趙子龍、馬孟起和黃漢升卻只有在過廳內盡人臣之禮了。劉備殿後即是過廳,兩廊各有清代民間藝人制作的真人大小的塑像14尊,塑像前都有一塊小石碑,鐫刻著功臣的生平傳略。

  諸葛亮殿

  諸葛亮殿的東西廂是書屋、客室, 鐘樓、鼓樓峙立大殿二角。諸葛亮殿內供祀著諸葛亮的貼金泥塑坐像,左側是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右側是諸葛亮的孫子諸葛尚。塑像前有銅鼓三面,鑄於公元六世紀之前,傳說是南征夷蠻時所用。大殿後壁嵌有許多石刻,東壁是當代書法家沈尹默書寫的諸葛亮 《隆中對》 ,表達的是"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壯志雄心;西壁則是宋代名將、"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岳飛所書的諸葛亮 《出師表》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名句傳誦千古,忠誠執著的浩然正氣氣貫長虹。殿內外匾對甚多,都是對諸葛亮的謳歌和追思。

  劉備墓

  諸葛亮殿西側是劉備墓,史稱"惠陵"。由諸葛亮親選寶地,葬劉備於此。《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八月,葬惠陵"。據 《諡法》,"愛民好與,曰'惠'",故名劉備墓稱"惠陵"。陵墓中還合葬有劉備的甘、吳二位夫人。劉備墓前有清乾隆年間所立"漢昭烈皇帝之陵"石碑,陵墓建築 木牌由照壁、柵欄門、神道、寢殿等組成。陵前有規模較小的神道為清代所建。惠陵與武侯祠主要建築一樣亦為 坐北朝南,緊鄰在漢昭烈廟與武侯祠西側。與武侯祠之間有紅牆夾道相連。成都武侯祠的字畫、對聯甚多,其中的現代書法家沈尹默書寫的《隆中對》最引人注目。武侯祠還有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出師表》刻石。

  南郊公園

  2003年12月,原成都市南郊公園合併為武侯祠園林區。南郊公園原系民國時期四川省主席、抗戰時期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劉湘墓園。始建於1938年至1942年,400米的中軸線縱貫南北,石牌坊大門、三洞門、四方亭、薦馨堂、墓室等,是西南地區惟一一座北方陵園建築群。

  錦裡古街

  傳說錦裡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今天的錦裡作為武侯祠博物館的一部分,佔地3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餘平方米,街道全長550米。錦裡依託成都武侯祠,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貌作外表,川西民風、民俗作內容,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在這條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充分展現了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

  三義廟

  三義廟現,初名三義祠,

  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鄭蛟麟始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焚香引起大火被毀,乾隆四十九年***1787***重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又曾全面修葺。現在所見建築和匾聯主要是道光年間的遺存。其建築為混合結構,面積569㎡,四造五殿,規模巨集大。後漸坍圮,僅存少量建築尚完好,1981年被公佈為成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因城建需要三義廟由提督街遷建到武侯祠內。

  三絕碑

  本名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

  在武侯祠大門至二門之間的東側碑亭中。碑高367釐米,寬95釐米,厚25釐米、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刻建。由唐代宰相裴度撰文,書法家柳公綽***柳公權之兄***書寫,石工魯建鐫刻。裴文、柳書、魯刻,三者俱佳,所以後世譽為三絕碑。一說三絕指諸葛亮的功績、裴度的文章、柳公綽的書法。碑陽、碑陰、碑側遍刻唐、宋、明、清時代的題詩、題名、跋語。

 

 看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人還看了:

1.成都武侯祠景點導遊詞3篇

2.四川武侯祠導遊詞範文3篇

3.成都市區旅遊攻略必去景點

4.襄陽武侯祠導遊詞3篇

5.四川武侯祠導遊詞3篇

6.成都三絕碑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