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選推薦欣賞
雜文是一種吶喊的文體,詩警醒世人的文章。關於好的雜文選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希望大家喜歡。
篇1:談孔子仁學中的“德”
孔子創立的儒家文化被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支柱與血脈,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節慾觀已沉澱為中國人的一種深層文化心理,並決定了中國的命運走向是一種內斂的發展方式。然而,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儒家文化與孔子的思想卻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因為儒家文化經過歷朝歷代的變更,與孔子原初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出入,在所有儒家經典中最能反映孔子仁學思想的莫過於《論語》,其中出現“仁”的章節多達五十九處,而每次孔子對“仁”的解釋又不盡相同。孔子強調士人要積極出仕,擔負起治國平天下的責任,強調統治者為政以德,主張德治。他認為統治者必須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同時以仁政,富民、利民等政治倫理思想為統治思想。作為一種思想倫理體系,孔子的仁學對我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在當今依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德”字的使用溯源: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為政》***。但孔子“德”的含義是什麼呢?在孔子的觀念中,“聞道”難,“知德”不易。《衛靈公》記載:子曰:“由,知德者鮮矣。”孔子既然說“知德者鮮矣”,可知,孔子是把“德”的範疇當作一個高、難、深的學問看待的。“德”字在《尚書》中頻繁出現,至春秋時代使用仍相當普遍。但孔子認為,真正“知德者”很少,這就說明,孔子之所謂“德”與當時該字的普遍使用義有所不同。搞清孔子“德”的使用義,當從“德”字的造字意義和使用含義的變遷談起。
“德”字從其象形義看,是“按直道行事”的意思。後來,又有把“德”寫成“餿”者,如《說文》中說:“餿,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從直心。”亦即“直心而行”的意思。再後,才演化為現代文字的“德”字。對“德”字義的註解,有從其音釋者,如《禮記·樂記》中說:“德者,得也”。但如何解釋這個“得也”呢?《釋名·釋言語》中說:“德者,得也,得事宜也。”這似乎與“義者,宜也”中的“義”的含義差不多。段玉裁注《說文》“外得於人,內得於己”的“德”釋義時說:“內得於己,謂身心所自得也;外得於人,謂惠澤使人得之也。”意思是說:“德”是發自內心的或由衷地向別人傳送幸福的行為。
現代人對“德”的普遍理解多是“外得於人”的那層意思,而對於“內得於己”這層意思則常常忽略。段注以“身心所自得”來解釋“內得於己”,有模稜處。末學認為,真正合乎哲學倫理學意義的一則註釋,當是《禮記·樂記》中所說的“德者,性之端也”。“端”是端倪的意思。“性之端也”,應當是性發用的行為表現的意思,即是指那些本質的、反映著現實人性的行為表現。“性”與“德”的關係,在哲學上是本質與能夠反映它的現象的關係;在心理學上是心理基礎與能夠反映它的行為表現的關係。我國傳統哲學愛談體用關係,依此來看,那就是“性”為“體”而“德”是“用”了。
《論語》有“德行”一詞,顧名思義,即是指符合“德”的範疇的行為。由於古代文言的簡約,又往往把“德行”簡稱為“德”,如“民德”、“君子之德”、“小人之德”等。
篇2:年輕即出發
如果你想做的能讓你快樂,那就去做吧,年輕別的可以沒有,唯獨不能沒有夢想。不管花開花落,不理世俗質疑,不問塵世羈絆,年輕就是一切!想到了就出發,瞻前顧後、舉棋不定,只會讓歲月悄然流逝,最後悔恨伴終生、遺憾隨黃土。
世俗的眼光總是那麼狹隘,偏居一隅,只看到山高水遠,看不到山清水秀。我願將心中的想法紮根大地,汲取養料,茁壯成長。待到收穫季節,碩果累累或顆粒無收,我亦孤芳自賞。
美國心理學家卡耐基說,“你有信仰就年輕,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輕,畏懼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輕,絕望就年老;歲月使你面板起皺,但是失去了熱忱,就損傷了靈魂。”對此我深表贊同,年輕是朝氣蓬勃的、熱情洋溢的,不畏艱難,不怕挫折,一步步朝自己的目標挺進。我國企業家李嘉誠也說,“年輕是我們唯一擁有權利去編織夢想的時光。”是的,年輕充滿挑戰與拼搏,人需要理想,但並不盲目,不人云亦云,首先,你要有明確的目標,詳細的計劃,然後持之以恆。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順的事,例如親人的不解,愛人的離開,友人的背叛,這些也許會讓你意志消沉,人可以消極,但不能頹廢!當你成功時,他們都會以仰望的姿態看你。親人不解但不會不理,離開的愛人便不算愛人,背叛的友人便不叫友情。人需要孤獨,孤獨中沉思,孤獨中爆發。哲學家尼采是孤獨的,也是可敬的,在孤獨中他創作了不朽的篇章,他為理想付出了常人不可承受的代價。法國作家雨果也說,“人有了物質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與生活的不同嗎?動物生存,而人則生活。”我認為,理想無大小,只要堅持往你所朝的方向前進,就算得不到不了精彩,一定能得到經歷。
奮鬥路上也許會有掌聲,也許會有鄙夷,遇到掌聲不自滿,遇到鄙夷不自卑,處世樹為模,本固任從枝中動,我心有夢,隨處可安。青春歲月當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編織,敢作敢為的行動交織。年輕就是資本,年輕就是力量,想做就做,不問結果,沿途的風景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樹苗需要慢慢汲取養分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小河需要一路翻山越嶺才能與大海相聚,所以,學會等待,在等待中伺機而動,機會不會留給空想家。李白的豪放灑脫,莊周夢蝶的超然心境,是你成長中不可不學的技能。休問明日花落知多少,今日有酒須盡歡!曾夢迴三國,天下誰人不識君,而今有了翅膀,就要飛翔,只為目睹更高更美的風景!
青蔥年華,當讓夢想執行,讓青春無悔。不為明天迷茫,不為昨天惋惜,今天有太多的未完成。人生確實是不圓滿的,但可以讓遺憾減到最低值。待韶華已負,我們可以驕傲地說,此生有憾,此生無悔!
篇3:淺談性格與人際關係
世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性格特點。都有自己的個性與愛好,不同的性格之間相互吸引,相互鼓勵。就像同樣光滑的雞蛋被一隻大母雞孵化,生出來的小雞崽一個一個樣。其實我們也是一樣的,我們都是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同一個老師在給全班同學上課,可同學們接受的程度卻是不一樣的。同一場考試成績卻是有高有低。這些都是我們不同的性格特點所決定的。
以前看過一本書,從書中瞭解到性格大致被分為四種類型,只有知道自己是那種性格型別的,才能更好的和大家去交流。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才能更好的和朋友們相處。
性格大致被分為以下四點:1.活潑型2.完美型3.力量型4.和平型下面就以上四點簡單做一下介紹。
活潑型的人,熱情洋溢,充滿活力,愛說愛笑,他們懂得把壓力變成動力,把工作變成樂趣。樂於與人交往,健談,愛湊熱鬧,就算有了煩心事也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他們能從任何事情中發掘出快樂,喜歡和大家一同去分享快樂,盡情享受在無窮的快樂中。活潑型的人既外向,又樂觀。喜歡被別人讚美,喜歡開懷大笑。
活潑型的人什麼事情都很好奇,他們不想錯過任何開心的事情,大家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一定是個中心點,總能給大家帶來快樂。活潑型的人生活比較隨意,家裡不一定很整潔,因為他們喜歡隨意,用過的東西隨手放到哪裡,過後他就會忘記了,你一定不要怪他,因為這就是活潑型的性格特點。
活潑型的人很容易交朋友,當別人在猶豫和退縮時,活潑型的人已經跟身邊的人談起來了。我有好幾個好姐妹,她們各自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一次我們一起去逛街,我已經選好了要買的物品,她卻不見了,等到她回來時,向我炫耀,剛才交了個朋友。她說:剛才幫助了一個生活遇到挫折的人,並讓他走出了誤區,並且和他成為了朋友。我很吃驚地問她:“在商場裡你就敢跟陌生的人交朋友,不怕他是騙子嗎?”她卻不以為然,因為交朋友是她的快樂。
完美型的人做事一絲不苟,凡事都會深思熟慮,善於分析,制定目標,注意細節,追求完美,富有一定的創造力,喜歡規規矩矩有條不紊的生活方式。完美型的人喜歡乾淨整潔的環境,乾淨是他們共同的特點,衣櫃裡也一定是井井有條的,生活用品會放到各自的地方,而不是隨意的堆放。井然有序是他們的特點。
我們姐妹裡就有一個是完美型的人,做事認真,出錯的時候很少,幹什麼都要樣,手繪的表格如同電腦列印一樣規整。
完美型的人是完美主義者,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容易抑鬱和容易受到傷害,交友謹慎,寧願只有幾個知己,而不願像活潑型那樣,有太多熟人。
力量型的人永遠充滿動力,他們會充滿理想,他勇於攀登高不可攀的頂峰。是天生的領導者,工作能力和組織能力強,有堅強的意志和決策的能力。自信,主宰意識強,在危機時刻能把握大局。
一次我和閨蜜們隨旅行團旅行,返程時,客車壞在半路上了,此時天已經黑了,旅客們開始焦慮了起來,當時導遊沒有隨團回來,只見我的閨蜜,挺身而出,和司機一起查詢車子的故障,然後跟旅客們解釋,請大家不要著急,車子只是出了個小毛病馬上就會弄好,並且積極聯絡修理廠,旅客在她的安慰下,不再氣憤,都安靜地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在她的努力下,情況很快就解決了。車子很快開動了,旅客們一致稱讚,這個旅行社真好,給我們安排這樣一位優秀的導遊。我和閨蜜相對一笑,力量型的人是很好的組織者。
力量型的人,不大需要朋友,他們有個性,更自我,是天生的擁有者。
和平型的人有低調的性格,他們很隨和,很容易跟身邊的人相處,對待任何事情都很耐心和細心,他們是很好的傾聽者。自立自足,充滿自信。
和平型的人對生活沒有很大的期望和要求,很容易滿足現狀。容易接觸,和平型會有很多朋友,因為他們的天賦造就了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性格平靜,隨和,有耐心,遇事總能保持冷靜的頭腦。
和平型的人及這些性格的優點,他們是輕鬆型的,自由自在,沒有壓力,隨遇而安,即不像活潑型那樣健忘,也不像完美型那樣要真,更不像力量型那樣喜歡領導。他們順其自然,是快樂和和平的。家裡有和平的孩子,父母就放心吧,他們很少惹禍,總能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
以上闡釋只是各見,不一定正確,因為沒有人是百分之百屬於某一種性格。只是我們傾向於某種性格,瞭解身邊朋友的性格特點,才能更好的相處。
猜你喜歡:
1.經典雜文精選推薦
2.經典雜文
3.雜文隨筆集
4.經典雜文精選
5.現代優秀雜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