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除夕夜作文

  春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很久以前就有了。在這個節日裡人們掛春聯、放鞭炮、吃熱氣騰騰的餃子。下面是,歡迎參閱。

  1

  年三十,我們小孩子最感興趣的莫數放鞭炮了,還沒過年,我就買好了大大小小的各種鞭炮,放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沒事就拿出來看看,摸摸。

  這十多年了,我年年都放鞭炮,可新鮮勁卻還沒有過去,真想不到這小小的鞭炮有這麼大的魔力。死等活等,可12點卻遲遲不肯來到,我迫不及待地在家裡來回渡步,連春節聯歡晚會都沒顧上多看幾眼。11點了,我終於奈不住了,拉著大人就往樓下拖。可是這時候,還有哪個大人的興趣在於放鞭炮呢?他們的精神全集中到春節聯歡晚會上了。

  平時外公最寵我了,可現在對我也愛理不理,這也不怪他,外公可是春節聯歡晚會十多年的熱心觀眾啊!

  連外公都不理我,那別人可都別想了,我正閒著無聊,聯歡晚會上出現了趙本山那熟悉的面容,這下,我的目光一下子被電視機熒屏所吸引住了,以前我最喜歡看趙本山的小品《賣柺杖》了,沒想到這春節聯歡晚會的策劃人還蠻細心,蠻大眾化的,於是,我愉快地看完了春節聯歡晚會,熬過了1個小時的漫長時光。等到節目放完,輪到最後的到計時,我高興地和大家一起呼喊:10、9、8……,……3、2、1、0”!

  一喊到“0”,我拿起早準備好的鞭炮奪門而出,任大人在後面議論:“這孩子,真是……”。

  到了樓下,我發現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熱愛放鞭炮的,寬廣的停車場裡,滿是面帶笑容的人群,他們議論著,歡呼著,跳躍著,興奮著……。

  我們也壓制不住內心的興奮,跟隨了大流。我先和表妹一起放煙花棒,一人兩根,頓時,四朵絢麗的火花在我們眼前飛舞,我們揮舞著煙花棒,任由它們自由地跳著舞,旋轉,飛翔,彷彿四條火龍從天而降,給大家賀喜來了。不知不覺中,一大捆煙花棒放完了,最後竟連外公外婆也童心未泯地玩起了煙花棒,一邊玩還一邊說:“真有意思,現在的科技真發達啊!

  ”輪到放大煙花時,外公外婆卻離得遠遠的,好象很害怕的樣子。我和妹妹就大義凜然地走了過去,那起煙花炮就點火,陣陣炮聲中,還隱約夾雜著外公外婆的警告聲:“小心點,朝天放,別燒著衣服!”

  這煙花炮才有意思呢,放的時候會一震,然後在天空中開出一朵朵冬日的禮花,火星還會四濺,向流星一樣墜落,也像楊柳似的垂順,又如仙女的飄飄長髮,在夜空中顯得格外明媚耀眼。這外公也真是奇怪,剛剛放那麼有趣的煙花炮時躲得遠遠的,可現在放1000響時,連膽子最大的我也捂著耳朵站在一邊,外公卻大模大樣地走了過去,一點都不顯得慌張就點燃了導火線。“噼裡啪啦……”鞭炮刺耳得響了起來,我平生最喜歡煙花,啥都喜歡,可惟獨討厭這500響、1000響、1500響的,認為它煩人,殺傷力強,可為什麼外公卻這麼喜歡它,還敢獨自去放呢?

  我思索著。答案終究還是被我想出來了,是因為外公希望我們小輩的開心,能多放一點自己喜歡的煙花,那不喜歡又不敢放的,那隻能由軍人出生的外公來“執行”嘍。

  頓時,我明白了老人的良苦用心,奶奶在臨終前也不是不顧自己來告誡我要好好學習,聽大人的話,多穿衣服小心著涼的嗎?這是老人的本性,他們總是希望子孫能快快樂樂,自己就心滿意足了,也不奢求子孫來孝順他們,這點實在令人感動,雖然我現在還不懂其中更深層次的含義,但我相信等我老了以後就會明白的。通過放煙花,我懂得了一個自己總結出來的公式:事件理解=真情。

  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好一首王安石的“元日”。過春節,過除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習俗。

  除夕之夜,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興致勃勃地說著笑著,其樂融融,真是個幸福難忘的時刻。

  說到除夕,大家都非常熟悉。在除夕家家都要放鞭炮趕走“年”,貼春聯迎來“春”,長輩們給子孫包紅包,給子孫們送去新一年中最美好的祝福。最重要的是,在除夕之夜,家家都要做年夜飯,包餃子,共渡這快樂的時光。

  下面說說我們家的除夕之夜吧。晚上9點多,奶奶說該包餃子了。我急忙說,“你們可不能落了我這個包餃子高手。”媽媽瞅了我一眼說:“咱家怎麼又出來一個吹牛皮大王呀,不,你爸是吹牛皮大王,那你就是二王”;“那可不行,我是吹牛大王,那我女兒應該是吹牛高手”,爸爸自豪地說著。“真不愧是父女倆呀!”媽媽無奈地補充著。“不對,不對,這還有一個睡覺大王呢。”我急忙說道。這時大家將目光轉移到了爺爺身上,原來爺爺不知在什麼時候睡著了。大家一同哈哈大笑,對我的說法非常贊同。這時奶奶慢慢地說:“我孫女包餃子還真有兩下子,等會兒給你們露兩手,讓你們瞧見瞧見。”只聽爸爸說:“這個吹牛皮大王啊,應該讓給你奶奶,她才是名副其實呢!”這時候大家笑得更是前俯後仰了。奇怪的是,這麼大的聲音都沒能吵醒爺爺,大家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這段小插曲先告以段落。接下來,開始正式進入“餃子加工製作過程”。先用刀割下一小塊麵糰,在麵粉裡滾一圈,省得擀麵皮時,麵餅會粘到擀麵棍上,然後用手掌心在小麵糰上用力按一下,小麵糰就變成了一個較厚的小圓餅。再用滾皮工具——一根圓柱形的小木棒***擀麵棍***用力在小麵糰上滾來滾去,直到滾薄為止。別看這活簡單,擀餃子皮是很有講究的。要求擀出的餃子皮中間厚,周圍薄,這樣包出的餃子既不露餡,又有“精神”。就這樣我們擀了一張又一張,不一會的功夫,餃子皮全部備好。

  接下來我們要開始包了。包餃子倒是挺簡單,難就難在包出的餃子要美觀。只見媽媽先把餃子皮平放在手上,再把餃子餡放在中間,然後把餃子皮周圍有規律地捏著小皺褶花樣,像一個個小元寶整齊擺放在簾子上。媽媽的技術很高,就像餃子館裡包餃子的叔叔阿姨們,嫻熟地不得了。而我包的餃子呢,正好跟媽媽相反,餃子的模樣比媽媽包的差多了,餃子邊的花紋一點都不好看,而且擺放在那兒,一點都不端正,東倒西歪,像一群小懶豬,無精打采。但有一點是可以保證的,基本上不會露餡。媽媽和奶奶把包好的餃子端去煮。一會,香噴噴的餃子端上桌來。“快出去放炮呀”爸爸說道。我急忙拽著爺爺全家人又飛快地跑出去觀看煙花禮炮。這時爸爸燃放得禮花已經“騰龍出世”了,綻放在夜空中的禮花真得像一條盤旋的巨龍,威武極了,漂亮極了。大家都沉浸在“花的海洋”,笑聲的世界。我歡呼著,跳躍著,高呼著:“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要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吶喊聲飄到了小溪旁,這吶喊聲飄到了全國人民的心中。燃放完禮花,我們不約而同地回到屋裡圍坐在擺滿豐盛佳餚的餐桌旁。喝著紅酒,揣著壓歲錢,看著春晚,那氣氛,那滋味甭提有多美了。平時我不太喜歡吃餃子,但除夕之夜的餃子可是我的酷愛。因為除夕之夜的餃子可以帶來吉祥,帶來快樂,而且我親手包的,那意義就更大了。別說是十個,就是二十個三十個我也一口氣能吃掉。

  今年的除夕之夜過的非常有趣,我期待著明年的除夕更加美好……

  3

  “爆竹聲聲辭舊歲“。我看著對門的對聯一直髮呆,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的除夕之夜,我終於親眼目睹了。今天晚上,穿新衣、吃年飯、看春節聯歡晚會已經不是我最高興的事了,放炮變成了這個除夕之夜的主題。0點的鐘聲越來越近,我等待著、等待著……

  “咚,咚,咚……“12下鐘聲,也就是0點的鐘聲終於敲響了。我和媽媽一溜煙跑到樓下,準備放炮。這時樓下放炮的人已經很多了。人群中,有的放勝利花,有的放二踢腳……花炮,響炮真可謂多種多樣。響炮猶如雷公怒吼,把大地震得顫動起來;花炮猶如美麗的焰火焰,掩映著我們一張張笑臉。

  我點燃一支香,把鞭炮鋪展,把手伸到捻前,準備點炮。突然,“咚!”“碰!”兩聲,嚇得我身子直髮抖,連手中的香都掉了。啊,原來是對門在放二踢腳。我鼓足了勇氣,拿起香,慢慢地向捻接近,終於點著了,我一個箭步跑到樓道里。“噼裡啪啦,噼裡啪啦……”響聲非常清脆,真好聽。我又把一支二踢腳平立在地上,把捻點著,馬上跑到樓道里。“咚!”“碰!”兩聲炮響震耳欲聾,嚇得我直往樓道里竄。過了一會兒,我才走出來。最後,我把一支“綠龍”吐珠插在地裡,點燃捻線,突然一個綠色的球飛起,好像一顆流星衝向天空。一個個綠色的珍珠呼嘯著劃破了漆黑的夜空。

  此時真是爆竹聲聲辭舊歲。聲聲爆竹迎來了新的世紀。火樹銀花,把新世紀裝扮的更加美麗。願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4

  除夕,好熱鬧啊!人們忙得不亦樂乎,貼了對聯又掛年畫;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就像在鍋裡炒芝麻似的接連不斷;啪啪啪的焰火聲就像北京天安門舉行盛大的慶祝會似的,穿過了大街小巷,穿過了高樓大廈,把漆黑的夜晚照著得如同白晝。家鄉的除夕之夜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夜幕降臨了!等候多時的我和姐姐高興地拿出了“萬花筒”。我興沖沖地拿了焰火和打火機,準備實施我除夕之夜的第一個計劃——放焰火。我們放的第一炮是“一嘯沖天”,隨著一聲巨響,天空頓時如同白晝,好壯觀哦!緊接著是“天女散花”,所謂天女散花,顧名思義,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場面。你看,果真不出所料,仙女們在天空中把一籃子花毫不憐惜地撒向人間。那些花在空中飄飄悠悠,美麗極了!剎時,空中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和姐姐高興得手舞足蹈。隨後,我們又放了 “降落傘”、“七仙女”、“百花奔放”……

  我除夕之夜的第二個計劃,毫無疑問,當然是看春節聯歡晚會了。我們一家子環坐在電視機前,興致勃勃地等候著春節聯歡晚會的到來。高興之餘,突然爸爸的臉陰沉下來。我想:爸爸這是怎麼啦?容不得我多想,爸爸此時拉開了話匣:“現在的日子真是天堂的日子啊!”爸爸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話,我百思不得其解,急忙追問“爸爸,什麼天堂的日子啊?”爸爸此時旋小了電視機的音量,對我們說:“孩子,你們是不瞭解的呀!過去我們這些老百姓可苦啦!”

  “你們看到今天年夜飯桌子上的菜了嘛,多麼豐盛。這要是在過去,想都不敢去想啊!”爸爸點著了一支菸,吸了一口,語重心長地說:“我常聽你爺爺說,他那個年代,過年能有肉吃,就滿足了,就有許多人羨慕。我記得你爺爺的這麼一件事:那年春節前,你爺爺挑了一擔舊書到後周去賣。他用賣書的錢買了一刀肉,回來總捨不得吃。想吃肉了,就朝掛著的豬肉看看。幾個月過去了,那掛肉仍好好地話著。一天,你爺爺用木梯爬上去一看,只剩下一張皮了——肉全被老鼠吃了!就這樣,人捨不得吃,卻成了老鼠的美餐,多麼的可惜啊!”說著,爸爸站了起來,用手比劃著,對我們說:“你們這些小孩現在簡直是掉進了蜜罐裡,什麼沒有得吃呀,過年出去拜年,餐桌上是‘三層樓’啊!特別是近幾年,改革開放,農民走上了致富路,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變化更大。連天鵝肉都能吃到。你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是啊,現在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確是提高了不少。這一切,全靠黨的富民政策好,全靠黨的領導好啊!

  今年的除夕之夜,我們貼對聯、掛年畫、放焰火、看電視,儘管是忙了一點,但稱得上是豐富多彩,使我在忙碌之中學會了許多。而最使我難忘的還是“聽回憶”,爸爸的一席話使我對過去了解了許多……或中秋之夜,月圓如鏡,月華如洗。當家家戶戶擺出月餅,柚子,石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邊賞月,邊暢談,其樂陶陶,其景融融,何其快哉。這是多麼美好的圖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