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學做飯的難忘經歷

  大家還記得自己的是怎麼學會做飯的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談起做菜我倒有一番經驗。從10歲那年起,我就起了一個念頭,打算和爸爸媽媽學習做菜,希望將來可以像他們那樣能做一手好菜。

  以前,每次吃飯的時候,由於不會做菜,只能夠坐在飯桌前,等爸爸媽媽把飯菜做好了,再幫忙把菜端到桌子上來,坐享其成。自從起了學做菜的念頭,每次在爸爸媽媽做菜時,我就站在一旁看著,學習做不同的菜的步驟與方法。可是,學了半年也沒有學會,什麼都做不出來。但是,我沒有灰心,堅持學了下去。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國慶節,我終於學會了一道菜,還成功地做了出來。

  國慶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說:“今天由我來做一道菜——‘香蔥炒蛋’,請你們品嚐,看看我做得好不好。”於是,說做就做,我立刻動起手來。做這道菜,需要以下材料:香蔥、雞蛋、鹽、雞精等等。首先,要做適當的準備,先把香蔥切碎,把雞蛋絞拌好。然後,把香蔥末放進雞蛋中,絞拌均勻,加上鹽、雞精等配料,第三步,在鍋中放入油,加熱到70~80℃,把香蔥雞蛋糊倒入鍋中,用大火炒3-5分鐘,就熟了。最後,把炒好的雞蛋盛入碗中了,一道美味可口的香蔥炒蛋就做成了。我一邊做菜,一邊望著時間,生怕讓他們等急了。我忙了大約一刻鐘的時間,終於做好了,心想:哈哈!我終於做出一道好吃的菜了,爸爸媽媽吃了,一定會誇我做得好。收拾好灶臺,我把菜端上桌子,爸爸媽媽聞到了那迷人的香味,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口,細細品嚐之後連聲稱讚,說我已經長大了,學會做菜了。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篇2

  每次我看見媽媽把可口的飯菜端上飯桌的時候,我的口水就流了下來。我也想體驗一下做飯的感覺。於是,我自告奮勇的對媽媽說:“媽媽,今天的飯我來做吧!”媽媽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對我說:“你行嗎?”“我如果要是不會,您可以教我嗎。”媽媽終於答應我了。

  媽媽告訴我說:“你先自己做著,不會的時候自己想想媽媽平常是怎樣做飯的。”然後媽媽就出去了。首先,我想了想今天要吃什麼,有了,今天吃西紅柿炒雞蛋。我從櫃子了拿了幾個西紅柿,洗乾淨,就切了起來。我開始還能耐心的切著,可是到後來,我看我切的西紅柿有厚有薄,媽媽切的時候,西紅柿都一樣厚薄。於是我就從新切起來,這回,我切的西紅柿比上回好多了。然後,我開啟爐子,生上火,拿了幾個雞蛋,往鍋裡澆了點兒油,我把雞蛋往碗邊一磕,嫩黃的蛋心從殼了流出來,我趕緊拿了一個碗接著,蛋黃流入了碗了,我拿了雙筷子,又把西紅柿也倒進鍋了。我拿了個勺子在鍋了攪了攪,把鍋蓋蓋上了。過了一會兒,熱氣從鍋裡冒出來了,我趕緊把鍋蓋拿開,誘人的香味也冒出來了,我趕緊拿了勺子攪了攪。關了火。把西紅柿炒雞蛋倒入盤子裡,我又擺了個好看的造型。把盤子端到飯桌上,我就去叫媽媽了。我邊跑邊想,這是我第一次做飯,如果要是做不好怎麼辦。不想這些了,我覺的我這次做的飯還是很好的了。

  媽媽回來了,我讓媽媽檢查一下合格不合格,媽媽嚐了嚐,說味道還可以,下次還讓你做飯。我聽了媽媽誇獎我的話,心裡跟吃了蜜一樣甜。我下次一定要努力,爭取把飯做的更好吃,更可口。通過這件是,使我明白了要仔細觀察身邊的每一件事,要是我平時不觀察媽媽是怎樣做的飯,那我今天也不會做出這樣的飯菜。所以,不要小看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有可能它是你的一個鍛鍊的機會。

   篇3

  人生中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騎自行車;第一次做作業;第一次做家務;第一次蹣跚學步;第一次跑步;第一次獲獎;第一次受批評......令我最難以忘懷的就是我第一次做飯。

  那是一個燥熱夏天中午,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家裡只有一個飢腸轆轆的我。咳,我的肚子呀,早就餓的不行了。

  沒辦法,我只能自己做了。可是,家裡什麼都沒有啊。哎,家裡有雞蛋,不如就做炒雞蛋吧。對,就這麼幹。以我的飯量,怎麼也要四個雞蛋吧。

  說幹就幹,我便進了廚房。看媽媽平常的樣子,應該先打雞蛋,我拿了四個雞蛋,往碗裡打,可我沒想到我竟然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不是把雞蛋打到碗裡面,就是把雞蛋殼打到碗裡。終於把四個雞蛋打完了,可是我卻浪費了十二個雞蛋。咳,做飯真頭疼呀!

  接下來,就是攪雞蛋了,這個容易,我經常幫媽媽攪。攪好雞蛋,就開始炒雞蛋了。可是,應該怎麼炒呢?難題來了。嗯?怎麼辦呢?算了,隨便炒炒試試吧,反正我也想不出別的什麼辦法。

  開火,放花生油。啊,油都濺出來了;啊,燙死我了;該怎麼辦呢?用鍋蓋當著吧。放雞蛋吧。呀,油濺到我手上了。燙死我了。我把鍋蓋扔到了地上。鍋蓋啪啦的發出一陣清脆的聲音。啊!雞蛋糊了,找盤子。不好,盤子沒刷呀!趕快刷一個吧。啊!好滑呀。盤子打碎了。快再洗一個。關火!!!

  嗯!已經全糊了!怎麼吃呀?而且還浪費了很多雞蛋、花生油、還有一個打碎了的盤子。家裡的廚房已經變成了剛打完仗的戰場一樣,亂七八糟的。唉!做飯真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