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課花瓣飄香課文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課《花瓣飄香》課文讚美了小女孩愛惜花草,體貼媽媽的美好心靈,表明了她是個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小編在此整理了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課《花瓣飄香》課文,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課《花瓣飄香》課文
我家門前有一叢月季,上面開滿了紅豔豔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個小女孩俯在花前,從花叢中小心地摘下了一片帶露水的花瓣,雙手捧著,然後飛快地穿過田野,跑遠了。
幾天後的一個清晨,我又見到了那個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著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著我。
“為什麼只摘花瓣呢?”我輕輕地問。
她低著頭不好意思地說:“我捨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摘花瓣做什麼呀?”
小女孩說:“媽媽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給她。花瓣摸上去像絨布一樣,聞起來有淡淡的清香,媽媽會高興的。”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當解放軍。他常常來信叫我聽媽媽的話,不要惹媽媽生氣。”小女孩眼眶裡閃動著淚花。
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從集市上買了兩盆帶著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給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親的陽臺上。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課《花瓣飄香》課文結構
《花瓣飄香》這是一篇敘事的記敘文,全文共十一個自然段,依循事情發展經過,以“花開摘花瓣談花送花”為線索,層層敘寫,引人入勝。也是按時間的不同分為四個部份。
第一部份***第一自然段***:寫我家門前開滿了紅豔豔的月季花。
第二部份***第二自然段***:寫“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的花叢中摘了一片花瓣,飛快地跑遠了。
第三部份***第三至第十自然段***:這是文章的重點段,寫“我”通過與小女孩對話,得知她摘花瓣是為了送給生病的媽媽。
第四部份***最後一個自然段***:寫我買來兩盆月季花,一盆送給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己母親的陽臺上。
教材中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花叢中,小心翼翼地捧著一片花瓣。教學中能讓學生根據插圖來理解學習課文內容,可以增強教學效果。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課《花瓣飄香》課文教學
1、朗讀感悟法:
本文語言生動感人,寫作樸實無華,用詞貼切,字裡行間蘊含的感情豐富。為了讓學生深入體會作者和小女孩的情感,我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通過自由讀、默讀、齊讀等形式進行反覆誦讀仔細品味,加深理解小女孩摘花瓣是為了送給生病的媽媽,從讀中感悟到小女孩愛花,愛媽媽的美好心靈。
2、談話,議論法。
教學過程我相機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談話交流來完成,比如在教學中提出:“小女孩子為什麼摘花?為什麼只摘花瓣?小女孩是怎樣的一個孩子?”等。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後談話、議論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