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必要性範文

  學校和專業的要求及特點,突出自己申請的優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

  1. 對所要申請的學校和專業是否有了深入細緻的瞭解,能做到在寫自述時緊扣學校和專業的要求及特點,突出自己申請的優勢?

  2. 我的人生經歷中有什麼獨特的、非同尋常的地方?在我的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有哪些人或事件影響了我的人生觀和事業追求?這些影響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3. 我最初是如何對目前所選專業感興趣的?我在其後的歲月中又是如何加深了對這一學科領域的認識?我在這一領域已經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是什麼因素使我自信,能夠在這一領域有所建樹?

  4. 在上學期間我從事了那些助教、助研、社會實踐、暑期工作?通過這些活動在什麼方面得到了提高***比如科研能力、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等***?在步入社會後的工作中完成過什麼專案,取得了哪些成就,表現出何等才幹?

  5. 我的最終的事業目標是什麼?

  6. 在我多年來的考試成績上有沒有需要解釋的地方?比方說我大學成績一直很優異,但GRE成績卻不怎麼理想;我高年級的成績是否比低年級的成績有顯著的提高?

  7.在自我奮鬥的過程中是否需要克服超常的困難,如家庭生活貧困、身體殘疾等等? 8. 我是否具備傑出的品格,比如誠實,可靠、善良、刻苦等等,而我能否提供真

  憑實據來加以證明?我是否具備值得一提的很好的特別的工作習慣和態度,以及稟性上的優勢。

  9. 我具備什麼樣的特殊才能,如分析能力、領導才能和交流才能?我為什麼比別的申請者更具有在事業上成功的把握?

  要回答這些問題的確是不容易的,但你必須在正式寫作自述之前全面準備,對這些問題加以認真思考,因為你的自述需要回答所有這些問題或其中的大部分。

  二

  對內容有了把握後,就是要注意寫作技巧了。這裡說的寫作技巧不是英語水平的問題,而是寫作的思路、取材和段落的安排。寫自述的最大忌諱就是寫得毫無特色、枯燥乏味。要知道每一個錄取評審委員需要閱讀成百上千份自述,其中大多數的自述的內容都是雷同的,他們不可能有時間、精力和氣力在平淡中尋找不尋常,努力發掘你的優秀之處。要寫得醒目,抓住讀者的注意力,這個責任完全在於你自己。

  所以,自述的第一段或者是前二段至為重要。這頭一、二段必須能夠引起讀者對你的興趣,並且能夠得到關於你個人的最重要的資訊。如果你的頭一、二段的內容中有閃光之處,能夠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那就達到了最佳效果。絕大多數的申請者的的確確有著類似的學歷和工作背景,而且現在又追求一個共同的目標:攻讀研究生。在這樣的情況下,讀者應該不難想見,不論我們是漢語,還是用英語,描述自己的經歷和追求的語彙和句式終究會趨向雷同。編者所強調的"獨特性",決不是僅指在語言上要獨樹一幟。獲得獨特性的更重要的有兩個方法:一是尋找獨特的思想方法或者說是審視自己的獨特角度,二是在陳述過程中採用故事手法。

  採取第一種方法時我們從多種角度著眼確定文章的基調,我們在此對三種較常見的型別寫作時所應遵循的策略進行簡要論述:

  1. 克服生活中的逆境型:Peterson's Guide中曾經登載的一封外國人申請時寫的自述,作者的家庭背景是貧苦的、不識英文的第一代亞裔移民。作者沒有迴避自己多花了幾年時間才完成大學的教育並且成績較差這一慘痛的事實,而是就此問題展開對自己的介紹。他的家庭貧困,作為長子肩負幫助父母撫養年幼的妹妹的重任。這樣,完成大學教育對他來說需要艱苦卓絕的努力。因此,通過他的敘述,一位奮鬥不息、刻苦耐勞並具有高度責任感的年輕人的形象躍然紙上。

  這位作者申請的學校是法學院,難度較大,但作者有力地陳述了他的理由:他的父母像許多亞裔移民一樣,不通英文,更不懂在美國用法律的手段來保護自己的權益。他現在申請讀法學院,目的就是為了將來能夠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在美國少數族裔的權益。

  這樣的信讀起來感人至深,作者當然也被錄取了。成功之處就在於作者能用獨特

  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經歷和追求的目標。他所陳述的經歷、思想和感受與其人生奮鬥的目標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在寫這種在逆境中奮起的自述時,應通過用事實來描述過去的經歷及其對自己的求學、事業和人生目標的正面影響,但切忌耽於自我憐憫,或因一種譴責評判的方式使文章顯得充滿怨氣。

  2. 自我成長型:這種 申請人在生活、學業和工作上雖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挫折,但相對來說,他們的生活進行得比較一帆風順。寫這種自述一定要用正面、肯定的語氣,清楚、精煉,同時又要充分、多方面地展示自己獨特的才智、事業和求學的追求方向。

  3. 家庭影響型:這種情況下可以是好的家庭背景對申請者產生了正面的影響,也可以是艱難或不好的家庭環境作用於申請者,使之反思而發奮圖強。寫正面的影響時注意不要過分渲染家庭的幫助,督促嚮導作用,因為這樣的作者往往不知不覺中會給評審人留下一種自我缺乏主見和動力的印象。同樣,寫不好家庭的背景時,也不要太多著墨於那些問題,重要的是突出自己不隨遇而安、屈從命運安排的精神和志向。

  下面再談談"故事手法"。所謂"故事"並不是要為自己的經歷編故事,而是要有一點***不要太多***生動的情節。除了思想角度外,生動的情節是表現個性和獨特性的又一法寶。許許多多的人可以有類似的經歷和背景,但他們生命中的具體經歷一定具有獨特的場景。恰當地描繪一下這樣的場景,就會使全文散發出生動而新鮮的氣息。比方說有人在談到家庭的不幸時具體地講述了因交不起房租被趕到街上過夜的慘痛經歷。還有的文中雖然沒有任何戲劇性的情節,但作者在好幾處細節都突出了自己善於獨立思考的個性。作者用朋友們的疑問來襯托出自己決定重返學校、出國深造所飲食的智慧和膽識。作者在談到自己的業餘愛好時,也沒有像大多數申請者那樣列舉出一長串清單,以表現自己多才多藝、面面俱到,而是誠實地說自己沒有什麼愛好,只是喜歡獨自旅行,在大自然中汲取營養和力量,但這愛好卻與全文塑造出的深沉和獨立思考的性格十分吻合。

  至此我們談到了全面和深刻地審視自己、尋找獨特的角度以及注重運用細節等問題。下面還有一些材料的取捨問題提出來供讀者參考。

  首先,千萬不要遺漏掉那些有用的和中肯的成就、經驗等等事實。 申請研讀的學位越高,那麼以往科研、學術成果和工作經驗等等就越是重要。許多申請者錯誤地認為自己發表的文章已經列在履歷裡面了,在自述中就不應該再提。其實,個個履歷是一份完全不同的檔案。它是對個人經歷的一種簡潔而全面的介紹,使讀者對申請者能夠很快有一個大致的瞭解。自述則是需要***或是希望***讀者仔細閱讀的,它要介紹申請者的成就、抱負和個人品德。所以申請者不用擔心內容上的重複。還有許多申請者硬是要把自述的篇幅壓縮在一頁紙內因而只能很簡要地提到自己的成就。其實,如果內容充實,為什麼不能寫到二至三頁呢?比如說到發表的論文,往往只提到一個題目。其實,寫一篇科研論文往往是要付出巨大心血的。這不光是寫篇文章,而是反覆的科學論證和無數次實驗的結晶。申請者起碼應該用二至三個句子,說明這篇論文所代表的實驗、實驗用的方法、目的和獲得的成績。還應該說明通過發表這篇***或幾篇***論文,申請者在這一領域做出了什麼貢獻,獲得了哪些思想方法、認識和科研手段上的提高。

  還有的申請者犯的是一個相反的錯誤,他們把高中甚至更早的成就也不厭其煩地列在自述上。比如當上了三好學生、少先隊長之類的。因為中國學生申請的學位最低的也是碩士研究生,大學時期的成績或是隨後工作上的成就更為貼切,也應該足以用作素材了。當然,少兒時期的成就,若是對隨後的學術道路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可以提。有的申請者對某一學科,比如說數學,情有獨鍾,很早就顯露出天才,在中學時期在數學競賽中獲獎,由此激發了對此學科的強烈興趣,從此矢志不渝,這樣提就非常妥當。

  最好不提的還有政治觀點、宗教信仰和其他一切容易引起爭議的不同尋常的話題。有個別申請者在檔案中提到了"上帝"這樣的字眼,犯了西方社會宗教和學術分離的大忌。

  我們建議你撰寫自述時沒有必要對自己的事業和生活道路上的挫折諱莫如深。只是在描述或提到經歷的苦難,挫折或失敗時,切記不要流露出乞求憐憫恩賜,或氣憤懷恨的情緒。許多傑出的人物都曾經歷過困屯。人們一般會欣賞那些不被困難壓倒,不因失敗沮喪,在逆境中尋找光明的人,關鍵在於你是否用積極正面的態度對待挫折並表現出這種積極的態度。

  三

  最後需要提醒讀者注意的是,寫自述絕對不能一蹴而就,寫好後需反覆修改,

  清除多餘的部分,增加與針對申請學校和專業相對應的內容,密切注意句與句之間,段落之間,及整篇文章意思的邏輯聯絡。可多方聽聽他人的意見。務必做到文章中不存在任何文法,語法或拼寫上的錯誤。這種疏忽看似無關緊要,實際上它們有時恰恰能出乎意料地破壞你力圖在評審人心目中樹立的形象。很難想象,繁忙的教授在連著數次看到簡單的語法或拼寫錯誤後,還會相信你是文中所說的一個認真的精益求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