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預防校園暴力為主題的演講稿有哪些

  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頻發,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校園安全問題。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預防校園暴力主題的演講稿,方便大家學習。

  “杜絕校園欺凌從我做起”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四月芳菲天,朗朗讀書吟。菁菁校園,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是文明傳承的殿堂,校園,本該是一方淨土,學習的世外桃源,追求夢想的搖籃!然而,不和諧的音符一次又一次地打破這樣的平靜,校園欺凌,校園暴力,字字扎心,令人心有餘悸!

  2016年3月28日,山東省蘭陵縣的8名中學女生對一位初一女生進行群毆,她們效仿網路中的打人視訊,將打人過程拍攝下來並上傳網路。2015年4月18日北京某中學一女生被多名女同學狂扇耳光。2015年6月10日,南京一名初中生被高年級學生索要錢物,拒絕後遭到毆打,還用手機拍下毆打和侮辱他的過程併發送給其他學生。這些同學的舉動令人觸目驚心。他們的心靈已被扭曲,良知已被埋沒,完全跨過了道德的底線。

  “校園欺凌”——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強凌弱,欺凌事件,不但傷害我們的身體,還會使一顆純淨的心靈走向扭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校園暴力——輕者語言威脅,恐嚇,辱罵,故意排擠,重者肢體衝突的拳打腳踢,不小心就威脅到生命安全。而這些冷酷,無情,殘忍的暴力欺凌,有的只是因為圖一時之快,控制不了情緒,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動干戈,有的是施暴者歪曲價值觀的踐行,橫行霸道,為所欲為,對他人尊嚴和生命肆意踐踏!更可怕的是這些欺凌暴力事件還被當作成功的標配一次又一次在網上被炫耀,被更多的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爭相模仿,暴力的毒瘤越滾越大,令人堪憂!一件又一件校園暴力讓人唏噓,令人髮指,抵制校園欺凌,預防校園暴力,刻不容緩!

  同學們,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1、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愛惜自己,不結交社會閒雜人員;尊重他人,對學校老師有禮貌、對我們的門衛有禮貌、對同學有禮貌,不要粗口傷人,不要動手動腳,不要過度玩笑導致翻臉打架;學會跟同學和諧相處,包容他人,不要斤斤計較、不要得理不饒人、不要揭人短處、不要嘲笑他人、不要挑撥離間、不要搬弄是非,不做他人暴力幫凶,要拒絕與校外不良青年交往,抵制不良的引誘,做一名有文化、有修養、有禮貌、有智慧的學生。

  2、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上學放學儘可能結伴而行。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放學路上不要貪玩,要按時回家。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和老師、家長、警察取得聯絡,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生事情後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奸。

  我們學校,有關心和關愛我們的老師,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有樂於奉獻愛心的同學,為有困難的同學送來溫暖。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更堅決地對“校園欺凌”說不!希望同學之間互愛互助,團結一致;每個人都享受公平公正,實現人人平等,讓我們在校園裡快樂地成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反校園欺凌主題演講稿

  校園欺凌主要是指在校學生之間、學生與社會其他人員之間、師生之間發生在校園內及校園周邊的具有敵意的欺凌、體罰、傷害等性質的欺凌行為。由於校園欺凌行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多數是青少年在校學生,並且欺凌行為發生在校園內或校園周邊,因此大家習慣稱其為校園欺凌。

  對在校園裡悄然“滋長”的校園欺凌,我們該如何抵制呢?

  一、抵制校園欺凌,辨別是前提

  一些同學在遭遇校園欺凌、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卻全然不知,以為校園欺凌僅僅是不禮貌行為;另一些同學在目睹校園欺凌時也無動於衷,以為只是同學間的“嬉鬧”。要抵制校園欺凌,首先要具備對校園欺凌的識別能力。

  校園欺凌包括行為欺凌、語言欺凌和心理欺凌。行為欺凌在校園欺凌現象中最為普遍。行為欺凌主要指包括打架鬥毆、敲詐勒索、搶劫財物等一系列對人身及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

  二、向校園欺凌說“不”

  頻頻發生的校園欺凌打破了校園裡原本屬於我們的寧靜與和諧,為了不讓校園這方淨土成為另一個“江湖”,為了不讓我們的“花季”變成“花祭”,我們要堅決向校園欺凌說“不”!

  ①不崇拜欺凌文化,要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②不參與校園欺凌。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堅決不充當校園欺凌行為中的幫凶。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發展。要保持樂觀的心態,主動與他人溝通,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

  ④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施暴者法律意識淡薄,對法律無知,這是校園欺凌產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我們要學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也要以法律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保護自己,關注他人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校園欺凌的發生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同學間因口舌之爭或其他原因的肢體衝突。二是為了滿足自身的私慾而引起的爭執、事端。預防爭執和事端應做好以下兩點:

  ①與同學友好相處。有的同學遇到矛盾時,不願意吃虧,認為忍讓就是沒了面子失了尊嚴,最終只能使得矛盾不斷升級,不斷激化。我們應該寬巨集豁達,不應為一丁點兒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計較,甚至拳腳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為施暴者的目標。我們平時不要隨身攜帶太多的錢和手機等貴重物品,不要公開顯露自己的財物。學校僻靜的角落、廁所或樓道拐角都是校園欺凌的多發地帶,我們在這些地方活動時尤其要注意,最好結伴而行。

  ③養成善於觀察的好習慣。多留意身邊發生的事,很多欺凌事件的資訊可以從校園同學間的交流中得到。為了保障我們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對我們打擊報復,我們可以通過***的形式匿名報告。預防欺凌重於應對欺凌,而這一切需要我們共同參與。

  ***2***應對欺凌,臨危不亂

  如果我們無法避免危險的發生,那麼,在危險發生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驚慌!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是制勝的關鍵。我們應克服心裡的恐懼,積極地去解決問題或者本能地保護自己。

  ①遭受語言欺凌時的自救

  應對語言欺凌,我們通常可以採取以下方式:

  一是淡然處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無畏迴應。四是肯定自己。五是調整心理。六是法律維權。

  ②遭受行為欺凌時的自救

  如果被攻擊者毆打,我們該怎麼辦?

  一是找機會逃跑。二是大聲呼救。三是藉助一些小動作給自己尋找逃跑的機會。四是求饒。求饒不是懦弱的表現,是減少傷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擊者截斷,那麼應雙手抱頭,盡力保護頭部,尤其是太陽穴和後腦。

  在人身和財產雙重危險時,應以人身安全為重,舍財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傷害。

  ***3***及時報告,以法維權

  由於校園欺凌事件的隨機性,許多同學對其產生了恐懼和焦慮。一些同學不敢把事情告訴家長和老師,更不敢報警,甚至警方破案後也不敢出面作證,成為“沉默的羔羊”。忍氣吞聲往往會導致新的欺凌事件的發生。

  自己或發現他人遭遇緊急情況時,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採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要應對欺凌,我們必須增強五個意識:

  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識。違法行為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第二,要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

  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識。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切記不能蠻幹。

  第四,要有見義勇為、見義智為、見義巧為的意識。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對他人實施救助。

  第五,要有強烈的報告意識和證據意識。及時上報並注意蒐集證據,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出示。

  我們一定要記住:當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脅時不輕言放棄,當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幫助時,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儘自己所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