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朗讀者》的朗讀內容包羅永珍,有著名翻譯家許淵衝的弟子們用中英法文為他朗讀的文學經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為妻子獻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書》詩詞。小編在此整理了觀看《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觀看《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篇1

  中央一套又播出一臺新的節目《朗讀者》,由董卿主持,這一次的主題是"遇見".五位嘉賓的故事都很吸引人,合適的時間遇見合適的人,使故事延續。

  遇見對的人 , 就是真愛。

  一對夫妻"周小林,殷潔"的生活方式和心態令人神往。

  丈夫因妻子的一句話,用了十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個一千兩百畝的鮮花山谷,這就是他們的伊甸園。

  其中夫妻倆的一句話道出了令人羨慕的神仙眷侶的生活。

  妻子殷潔說:"我們一直都在談戀愛,他就是一個很浪漫的男人,而我是一個特別幸福的小女人。"

  丈夫周小林說:"她是我的妻子,也是我的情人,還是我永遠的夢中情人。"

  董卿也被他們感動,送給他們一句沈從文的詩:"我們相愛一生,還是太短。"

  珍惜眼前人吧!

  遇見對的職業,就是一種永不泯滅的熱情。

  一位96歲高齡的亞洲第一翻譯人許淵衝,一生執著翻譯,用延續白天的模式來工作董卿笑侃:就是熬夜,對於走過的日子不記多少,只記得有多美好。而且患有直腸癌數年,在醫生宣佈最後的日子裡,非但沒有停止翻譯工作,還拿到了人生的最高獎項,並延續生命7年。翻譯工作從不停止,還要在百歲之前完成莎士比亞的翻譯。多麼令人欽佩!

  我們這些正常的,健康的,但懶惰的,無所追求的人啊!醒醒吧!好好利用有效的時間來學習,工作和生活,讓有限的時間變得的有質有量而精彩吧!

  期待下一期的《朗讀者》。

  觀看《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篇2

  《朗讀者》第一期,本以為會是以一種作秀的姿態來推崇閱讀,即便美好的初衷,也不免喧囂。一會兒,就被深深吸引,果然如網上預熱的一般大熱。

  濮存昕,演技自不必說,話劇出身的舞臺風,以前也曾多次在電視中看到他的朗誦,沉穩的男中音,儒雅的風格,很喜歡。這次他道出鮮為人知的童年,更看到他對藝術追求的艱苦與執著。

  聽著無國界醫生蔣勵念鮑勃.迪倫的《答案在風中飄蕩》,不禁眼睛溼潤了。生命的使者,非常欽佩,真正的妙手仁心,大愛無疆。六的寒假作業中有一篇作文,就是《答案在風中飄蕩》,他對這個題目一片茫然。我問:“你知道鮑勃迪倫嗎?”“知道啊,那個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音樂家。”“那你先查查他為什麼會得這個獎,先讀讀那首詩一樣的歌詞。”而後,六和我討論寫什麼好呢,他提的主題都被我否定了,但是我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衝突總是在共同的美好願望下莫名其妙就發生了。而後,在我表示不來管他的生氣中,他悄悄完成了作文,居然沒讓我看一眼。今天我在電腦桌面發現他的原稿,還是寫了我否定過的,也沒好好排版,文章主題其實不錯,因為太難,我怕他把握不了,沒想到還比我想象中寫得好一點。也許是我錯了。

  柳傳至談到他失之東隅收入桑榆的傳奇,這位叱吒風雲的父親,朗讀起給兒子婚禮上的致辭,溫潤感人。

  世界小姐張梓琳優雅、美麗,又添母性的光輝,聽著她念劉瑜的《願你慢慢長大》,心裡軟軟的。很簡單,其實也很難,且在心裡溫存一番吧。

  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充滿智慧、樂觀、博愛。他現在每天仍工作到凌晨,他說要用夜晚偷得的時間來延長他的白天,這是一種怎樣的熱愛?!大愛!

  鮮花谷夫婦如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眷侶,一片花海的迷離中,溫情脈脈的夫婦吟唱中,真有那麼一瞬間,閃過,我渴望!“我一天一天發現你的平凡,同時卻一天一天愈更深情地愛你。”“醒來覺得甚是愛你。”其實,沒有深情對白的生活中,對那個人說:“把洗腳水倒來。”就是相濡以沫。

  遇見,第一期的主題,觸動心絃。李雲迪的鋼琴聲相伴,董卿溫婉知性,煽情火候也合適。遇見《朗讀者》,在直播氾濫的網紅年代,喚起對文學的記憶,敲下這些,記之。期待下次的遇見。

  觀看《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篇3

  如約而至,我又走進了今晚的《朗讀者》,傾聽感悟不同的人不同的經歷所擁有的相同的陪伴。今晚《朗讀者》的主題是陪伴,看完了心裡卻久久難以平靜。

  陪伴,可以有很多種,可以是很多類。今晚的陪伴,豐富、飽滿、深情、純粹、溫馨,每一段都閃閃發光打動人心。父親鄭洪昇陪伴鄭淵潔一路寫作,母親陶豔波陪伴兒子楊乃斌求學十六年,蔣雯麗作為防艾大使陪伴艾滋病患者十四年,林兆銘五年時間獨自陪伴受傷野生動物,妻子唐國妹陪伴丈夫喬榛共抗惡魔。每一段經歷,每一個故事,每一種陪伴,都彰顯著人性的光輝,都帶給我深深的感動,而我想說的是這位母親的陪伴。

  楊乃斌八個月大的是失去了聽力,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災難。母親陶豔波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幸福的生命,拒絕孩子上聾啞學校,從小學開始就帶著小凳子成為兒子的同桌,陪著兒子上小學、初中、高中、直至大學畢業,十六年的同桌,十六年的母子陪伴,十六年的辛酸磨練,終於讓兒子成為有用人才,讓兒子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母愛,細膩、深沉、無私、堅韌。

  這一段陪伴,看得我無法抑制地淚流不止,內心的感動和震撼無以言表。楊乃斌的朗讀《不為什麼》詮釋了母親十六年陪讀的唯一理由,這個孩子是不幸的,他在那麼小的時候就失去了聽了,無聲的世界裡他該是多麼的寂寞。可是,這個孩子又是幸運的,他有那麼一位偉大堅強智慧的媽媽,作為他的耳朵讓他聽到了聲音,讓他學會了正常的表達,過上了像正常孩子一樣的生活。成長,充滿了坎坎坷坷艱辛磨難;成長,又有多少驚喜和欣慰。十六年來的種種滋味,也只有這對母子心裡知道。

  女人一旦成為母親,就是同時擁有了菩薩心腸金剛之身,陶豔波無疑是最有說服力的,她會讓多少人肅然起敬慚愧不已呢?

  當媽媽的要不斷學習,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反思,陪著孩子成長需要耐心和細心,也需要智慧和修養。我想,今後的我還得提高自身修養,因為這是一生德修行。

  以前,我總想當媽不容易,但要努力當好。現在,我認識到了,僅僅是盡我所能還不夠,而是要竭盡全力。

  有人說,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是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會很燦爛地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的花綻放了,自己的那一顆還沒有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看著長大,陪著他她沐欲陽光風雨。如果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也不要著急,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

  總有一段文字影響生命的成長,總有一個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跡。但願我們的陪伴,是孩子一生最溫暖的記憶。

  傾聽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這也是成長中的自修。

  今晚的陪伴,讓我為女兒寫下這段話: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陪伴,是最溫暖的力量;陪伴,是最純粹的關愛。

  陪著你,願你慢慢長大!

  願你――我的孩子,慢慢長大!媽媽願意陪著你,陪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