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高考生的勵志日誌
高考那段時光就像是一次記憶的漂白,將所有的事情擱淺。有什麼能激勵高考生的日誌短文?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因為我們可以,所以一切皆有可能,切取決於你,相信你自己,你可以創造一個輝煌的生命。
有這樣一個人,天生沒有雙腿,不但無法走路,連假肢都無法安裝,但他卻不依靠輪椅,而用一雙手行走;從他出生開始,醫生就不斷地預言他的死亡,但他在35歲的現在,仍在周遊世界演講;他天生嚴重殘障,卻像健康人一樣生活,開車、舉重、打網球,並且取得了讓人難以置信的運動成績;他的殘疾本會使他成為別人同情的物件,但他卻以充滿激情和睿智的演講激勵了許許多多的人,幫助他們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他曾經經歷了無數的折磨與困厄甚至死亡的威脅,在許多人看來,他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已經是一個奇蹟,但他卻用自己成功而快樂的人生創造了一個真正的生命奇蹟!
這就是國際著名激勵大師、無腿超人約翰·庫緹斯的人生,他用他的生命歷程告訴我們:生活中沒有不可能的事!用庫緹斯的人生格言來說:因為我們可以,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為什麼許多人渴望擁有優質的生活,卻一直處於自己不滿意的狀態中?為什麼有些人才華品德都很出眾,卻終生沒有取得突出的成就?為什麼有些人曾多次遇到好的時機,卻總是與成功失之交臂?
在生活中人們隨時隨地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而且很可能正是我們自己此刻所面臨的問題,並且正成為我們追求成功的障礙。只有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才有可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其實,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相信了三個不該相信的字:不可能。當一個人對自己說出這三個字的時候,無論他有多麼強烈的渴望或對現狀有多大的不滿,他都會放棄所有的努力;不論成功離他的距離有多麼近,他也會視而不見,任其消失。
不可能三個字就像一個魔咒,會牢牢束縛住我們的頭腦和身體,讓人意志消沉,安於平庸,不思進取。當你對自己說出不可能時,就是在將你內心最渴望的事物拒之門外,就是在告訴你自己,你沒有力量獲得那些你夢想的東西。
不可能不僅阻止人們的成功,還讓人們放棄理想,否定自我,甚至成為妨礙他人和社會進步的障礙。它把人類最偉大的夢想都說成是空想、白日夢,認為為之努力是徒費心力。這樣的看法不僅來自於普通人,甚至會出自一些有名望的權威人士之口。讓我們看看那些曾載於史冊的不可能。
1880年1月6日《紐約日報》社論說:愛迪生的電燈決不是汽燈的競爭對手,電燈需要如此鉅額的投資,要為整個紐約供電顯然是不可能的。它還引用了一位“著名電氣學家的權威性意見:過不了多久,愛迪生的名字將同它的電燈一起銷聲匿跡。
1923年,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羅伯特·威利肯說:無法想象人們能夠開放原子能,那完全是一種不科學的空想,是欺騙孩子的謊言。
篇二:你那麼年輕,怕什麼一無所有
讀者在後臺留言,她正準備考研,但家人不太看好。相較而言,他們更願意她參加國考。倘若失利,還有省考。實在不行的話,可以考慮事業單位。
眼見考試迫在眉睫,她的信念開始動搖,學習時總是靜不下心,惴惴不安擔心未來活得很糟糕。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她說很喜歡學校,夢想在大學教書。當講述夢想時,她的聲音那麼純澈,語言是那麼質樸,讓我感受到她真實躍動的內心。
年輕意味著充滿活力,並且有時間和精力去折騰。不要害怕失敗,跌倒後大不了拍拍灰塵重新開始。
長輩的選擇或許是好,但不一定適合自己。倘若給自己太多的退路,容易滋生僥倖心理。認為這件做不好,還可以做下件。往往到最後,一件事都做不成。
我告訴她,要專注,不要急,更不要怕。
凡事都有風險,聽長輩的話或許能規避風險,但倘若長此以往,那可能會強行讓你跨越某個人生階段,錯過了人生中寶貴的鍛鍊。畢竟有些路,你得自己走;有些道理,你需自己悟,才能記得??
既然那麼年輕,你又何必畏手畏腳,放開膽子試一試又何妨。
篇三:是誰扼殺了你的夢想
美國一群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天才實驗,他們到一所小學去找天才,事先請學生通知家長到學校來,要測驗小孩是不是天才。
實驗當天,心理學家把考卷發下去,半個鐘頭後收卷,然後一起到旁邊的老師休息室改考卷。結果這些教授並沒有坐下來認真地改考卷,而只是坐在那兒抽菸喝茶聊天,好像忘了有考卷的存在。
半個鐘頭之後,他們從一大疊考卷當中隨便抽出五份試卷,然後就煞有其事地走到十分緊張焦慮的家長及學生面前,宣佈誰是天才。當宣佈到第五位後,那些沒有被宣佈為天才的家長臉色凝重地看著自己的小孩,好像孩子犯了大錯一樣。
20年後,這群心理學家追蹤了所有當初做過天才測試的學生,結果令人驚訝,那五個無緣無故被冠上“天才”的學生,20年後的表現明顯強過那些被宣佈不是天才的學生。而當初那只是一個完全沒有事實根據的讚美。
是一句話改寫了這五個人的命運,也改寫了其他人的命運!
為這個實驗做註解的,還有一個從小練習跳芭蕾舞的女孩。她想考取正規院校進行訓練,很想搞清楚自己是否有這個天賦。於是,當一個芭蕾舞團來到女孩所居住的城市時,她跑去求見該團團長。
“你跳一段舞給我看看。”團長說。
五分鐘後,團長打斷了女孩搖了搖頭說:“不,你沒這個條件。”
女孩傷心地回到家,把舞鞋扔到箱底後再也沒穿上。
後來,她結婚生子,當了超市的服務員。
幾年後,她去看芭蕾舞演出,在劇院門口又碰到了那個團長。想起了當時的對話,聊起現在的生活。
她說:“有一點我始終不明白,您怎麼那麼快就知道我沒有當舞蹈家的天分呢?”
“哦,你跳舞時我幾乎沒怎麼看,我只是對你說了對其他所有人都會說的話。”
“這真是不可饒恕!”她叫道:“您的這句話毀掉了我的人生,我原本可能成為最出色的舞蹈演員的!”
“我不這麼認為。”團長反駁說,“如果你真的渴望成為一名舞蹈家,你是不會在意我對你說的話的。”
每個人的降生,都是從億萬競爭對手中激烈拼殺、脫穎而出的結果。從這一意義上來說,人人都是佼佼者,人人面前都有寬廣的道路和無限的可能。可為什麼有的人路越走越寬,夢越做越大,而有的人卻漸漸地走投無路、萬念俱灰?其中固然有現實的種種限制,有數不清的打擊、挫折與考驗等原因,但當你把這一切都歸罪於外部環境,而怨天尤人、感嘆上天不公時,你可曾想過:自己為夢想做過怎樣的堅守?又為此付出多少心力?
周國平說:“能被失敗阻止的追求是一種軟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種淺薄的追求,它證明了目標的有限。”
是的,沒有人能扼殺掉你的夢想,也沒有什麼力量能阻礙你前行的步伐,除非你自行放棄、甘願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