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梔子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梔子花的花語是--“喜悅”,就如生機盎然的夏天充滿了未知的希望和喜悅。很多人的家裡會養殖一盆梔子花。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梔子花的養殖方法

  梔子花盆栽養護很簡單,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養護吧!

  第一步選擇適宜的盆土

  梔子花喜歡酸性土壤,適宜的pH值為5至6,種植前準備好適宜的土壤。若土壤的酸鹼度不適宜,之後的養護很麻煩的。

  栽培用土通常選擇腐葉土、泥炭土加一半的園土,不要用煤渣,或者直接購買君子蘭專用土,方便實用。

  第二步合理施肥

  梔子花喜肥,種植時在土壤中加入腐熟的餅肥作基肥。

  生長季節用餅肥、硫酸亞鐵漚製成肥水,每週澆灌一次。也可用全營養的有機液肥。

  現蕾期追肥1~2次,澆灌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可使花朵肥大,花香濃郁。

  夏季溫度35℃以上,秋季15℃以上,停止施肥。

  第三步科學澆水

  梔子花喜歡 溼潤潮溼的環境。4~9月生長期,保持盆土溼潤,澆水見幹見溼,晚上可噴霧將葉片淋溼,以保持溼度。若植株生長過旺,晚上不要澆水,早上太陽出來後澆水。

  北方鹼水地區,澆水時,將自來水放置一天後澆灌。3~5天,澆一點檸檬酸水溶液,可保葉片碧綠。

  第四步多晒太陽

  梔子花的生長需要充足的陽光,若長期放在半陰處,花枝瘦弱細長。養護中,除7/8與正午需遮陰外以及冬季冬眠外,其他時間在陽光下養護即可。

  第五步冬季休眠好

  梔子花雖耐寒,但盆栽梔子花經歷嚴冬後根系會受損,春季恢復較慢。但放在有暖氣的室內,溫度較高,光照不足,植株生長減緩,第二年開花較晚。最好的方法,將盆栽放在5℃環境下,使其冬眠,或用保溫材料將花盆包裹,放在室外向陽背風處越冬。

  第六步適當修剪

  梔子花主幹長到20釐米時,打去頂尖,留下3~4個分支,促進分支。每年開花後,輕修剪,將弱枝、病枝剪掉。但梔子花春季不可短截枝頂,否則當年難以開花。***小編推薦:梔子花怎樣修剪?***

  第七步適時換盆土

  梔子花的生命力旺盛,小苗由幾釐米長到幾十釐米,所以要根據植株的大小換盆。當植株的枝幹長與花盆口徑的2~3倍時,需要換盆。換盆時要及時修剪老根,換一半的土,澆透水,放在半陰處一週,長出新芽後移到陽光下。

  梔子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1***人冬後,先讓梔子花冷1個月通過休眠,然後移入室內,並用增溫和補光等方法保持室溫在18℃以上,可促使梔子花在冬、春季開花,可廣泛用作各種花束的材料。

  ***2***栽後及時澆定根水,並保持較大的空氣和土壤溼度,但不能積水,以免爛根。孕蕾開花前需加強肥水管理,貫徹薄施、勤施的原則。

  ***3***植株行距以生產梔子花的用途而定。一般作切花及公眾場所觀賞用的定植坑,深、寬都為50cm左右,於休眠期定植為好。如需在生長期定植,最好攜帶土團,成活才有保證。

  ***4***露地栽培梔子花適應性強,栽培管理較粗放,易獲得成功。宜選向陽但不易被陽光直射、暴晒地段的土質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及微酸性土壤栽培。整地、開廂、施基肥等技術要求與其他花卉相同。

  ***5***梔子花的整形修剪多在早春進行,每次抽新梢後要進行摘心,一枝分生三枝,形成樹冠快、花枝多。同時剪去過密的內膛徒長枝。當每季花即將凋謝時,要及時摘除殘花,有利於下一季花芽分化,開花更多更好。

  梔子花養殖的病蟲害防治

  1、梔子花炭疽病

  【症狀】該病主要為害梔子花的葉片。從葉尖、葉緣處開始發生,形成不規則形或近圓形褐色病斑。有時整個葉片變褐色,嚴重時造成枝枯或全株枯死。病害多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生。在潮溼的條件下,葉片兩面病斑上均產生小黑點,以葉背面小黑點為多***葉面為分生孢子盤,葉背為子囊殼***。

  【發生規律】以菌絲體潛伏在病葉上越冬。翌年春季溫、溼度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進行侵染。該病菌的特點是生長季節也可形成大量有性態,即子囊殼。高溫、高溼條件有利於發病。梔子花的苗木在調運途中,通風不良、溼熱的環境,發病率較高。

  【防治方法】

  ①農業防治。及時清除病落葉,並集中銷燬,減少澆水時,儘量在上午進行,1次澆透。

  ②化學防治。發病前噴施1%波爾多液預防,保護植株。發病期間可噴施50%施保功1000倍液或10%世高1000倍液、430g/L好力克25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等。

  2.梔子花缺鐵性黃化

  【症狀】該病為全株性非侵染性病害。症狀主要表現在嫩葉和嫩梢上。開始時嫩梢、葉片呈淡黃色或白色,葉片薄而小,葉脈仍是綠色。嚴重時葉脈也呈黃色或白色.最終葉片枯死。腋芽萌生,形成許多細小的叢生側枝。病枝節間縮短,簇生成叢。病害發生嚴重時,小樹可全株呈黃白色,葉脈亦為黃白色,嫩梢頂部焦頭,以至枯死。病株冬天易遭凍害。

  【發生規律】有些地區由於土壤中含有較多的碳酸鹽,土壤呈鹼性反應,使可溶性鐵含量低,或由於雨水多,土壤中可溶性鐵過多的淋失,或土壤黏度重、地下水位過高的土壤中,植株根部正常生理活動受到影響,降低了根吸收鐵素的能力,植物缺少可利用的鐵,影響了葉綠素的形成而發生黃化。

  【防治方法】

  ①科學選擇梔子種植土壤。在選擇梔子種植土壤時,儘量避免將梔子種植於鹼性土壤中,也不宜種植於地勢低窪、易積水處,以及舊宅基廢棄的含石灰較多的建築垃圾中,否則將影響根系發育,易發生黃化現象。

  ②合理施肥。在鹼性土壤中,結合施肥,適當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銨、氯化銨、過磷酸鈣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提高土壤中鐵的有效性。在施用有機肥料時,加入適量硫酸亞鐵混合施用。施人土壤中,有機肥在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可增加鐵的活性,使植株易吸收。

  ③對病株可澆施0.1%~0.2%硫酸亞鐵水溶液,或施用其他鐵的螯合物水溶液。根據樹的大小不同,每株施25~lOOg。在苗床中每10m2用500g,待葉色轉綠後即不必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