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杜鵑花的養殖方法_四季杜鵑花怎麼養

  四季杜鵑花,樹高3餘米,樹冠直徑5米餘,七枝叢生,樹幹多苔蘚,樹齡400年以上。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養殖四季杜鵑花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四季杜鵑花的養殖方法:栽培

  盆栽杜鵑宜選品種有四海波、寒牡丹、王冠、五寶珠、桃學***又叫荷蘭***。選擇用扦插或高壓法繁殖的健壯幼苗,用泥盆為宜。盆土選用針葉樹下腐殖土,與少量園土和沙子混均,再加入骨粉,或用闊葉樹下腐葉土4份、腐熟廄肥4份、沙子2份混均,加入適量硫黃粉,使土壤呈酸性,並施人基肥,盆的大小要與植株大小相宜,盆過大易造成土過溼而爛根,盆底墊鋪瓦片,以利排水。上盆時幼苗四周要壓實.後用浸盆澆灌法澆透水。生長期間經常保持盆土溼潤。使用自來水最好在缸中存放1~2天,置通風蔽蔭處。10~12天后置陽臺通風半陰處。

  四季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光照和水分

  冬季置暖和有微弱光、空氣流通室內。生長期間澆水非常重要,根據盆土乾溼而定,適當澆水,澆則澆透,不能澆半截子水。澆水過多,會落葉,甚至死亡。春季花芽萌發,澆水量稍多些,保證充足的水分。花蕾顯色時,每天至少澆1次水,切忌脫水;夏季早晚各澆1次水,水量不宜過多。每天中午前後,在葉面和地面噴水,增加空氣溼度,減少葉面水分蒸發,注意遮蔭;入秋後,澆水量減少,每天早晨澆水1次,保持溼潤即可,不要過幹或過溼,以防落葉。

  冬季***12月~2月***室內越冬,不宜多澆水,每隔3~4天,視盆土乾燥情況在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陽光下進行,適量澆水,保持盆土溼潤;生長期間掌握薄肥勤施,以稀釋的腐熟餅肥水為好,忌施濃肥。早春開花前及花後要多施肥,每隔7~10天追施1次稀薄速效氮、磷結合以磷為主的稀薄液肥,使其多長枝葉,為孕蕾創造條件。6~7月追施富含磷質液肥***骨粉、磷酸二氫鉀等***,促進花芽分化。進入盛夏後要停止施肥。

  四季杜鵑花的養殖方法:施肥

  秋季宜勤施***每週1次***磷、鉀肥,施肥後次日需澆1次清水。冬季、梅雨季節停止施肥。對1—2年生的幼苗,要少施肥或不施肥,否則易造成“肥害”;適時整形修剪,秋後一般植株頂部都長有花蕾1~4朵,花前須進行疏蕾,一個枝頭蕾的只留1朵,其餘都疏去。

  四季杜鵑花的養殖方法:整形修剪

  杜鵑花生長較緩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長,只在花後進行整形,剪去徒長枝、病弱枝、畸形枝、損傷枝。

  四季杜鵑花的養殖注意事項

  1、蟲害 以紅蜘蛛較常見,乃乾熱引起,它們吸吮葉液,使全株慢慢黃萎。日常要定期檢查葉背;如發現有些象“滋仔”的紅褐點,即為紅蜘蛛,並有蛛絲。我們應先把比利時杜鵑隔離,以較猛力的水通過膠喉沖刷有蟲害的葉背。稍幹後,可用夾竹桃鮮葉片十多塊掏碎,加菸頭***只取菸絲***五個***約一支香菸的分量***和剁爛的生紅辣椒一隻,用500ml水浸二十四小時,每隔三天噴灑莖葉,並放通風處吹乾,連噴三次。日常要保持溼潤和空氣流通。

  2、葉片發黃 這是生理性病害,乃缺乏鐵質、微量元素和植土過於鹼性所致。凡杜鵑花均喜微酸性土壤,要疏鬆排水好,勿板結。嚴重者應換土,以包裝“盆土”、泥炭土和黑泥***腐殖土***三等份相混。輕微者可在泥中埋幾支生鏽鐵釘。

  3、花蕾早枯 比利時杜鵑葉端和邊緣亦同時會皺卷和變黃褐色。此因在有花蕾時施濃肥、或熱焗不通風、或過於乾燥、植土膠結所致。現蕾時應停肥,放清涼空氣流通處,只需充足散射光,忌烈日;盆土要適當保溼勿幹,每年花落後換土一次。受害的蕾和葉要摘除。

  4、葉片邊緣有褐斑 此乃比利時杜鵑的主要病害,名褐斑病,乃多溼缺光和熱焗引起。應摘除病葉,每週噴一次“大生”六百倍液,連噴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