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心律失常需要治療嗎

  什麼是竇性心律?簡單的說,正常人的心臟總是不停地有節律地搏動,操縱著心臟有節律地搏動的部位是心臟的竇房結,由竇房結產生的心律稱之為竇性心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什麼是竇性心律

  竇房結是人體心臟搏動的最高“司令部”,正常的竇房結具有強大的自律性。凡是由竇房結髮出激動所形成的心律總稱為竇性心律。竇房結的頻率每分鐘60~100次,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為50~60次/分,6歲以前的兒童可超出100次/分,初生嬰兒則可達100~150次/分。

  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體檢檢查心電圖時,常常會得到“竇性心律不齊”的診斷。多數人都知道心跳應該是規律整齊的,所以一聽說“心律不齊”,不少人便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現象,但醫生往往說:“不用治。”

  其實,“竇性心律不齊”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竇性心律不齊”以兒童、青少年最常見,成年人也不少見。一般情況下,心跳節律是規律整齊的,如果心臟跳動不整齊,我們稱其為心律失常。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竇性心律不齊”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是由於來自竇房結的訊號並不完全規整所致。“心律失常”大多數屬於“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它的特點是隨呼吸的變化而變換,吸氣時心率可增加數跳,呼氣時又可減慢數跳,其快慢週期恰好等於一個呼吸週期,屏氣時心律轉為規則。

  竇性心律失常有哪些型別

  竇性心律的心電圖必須符合下列兩個條件:***1***P波在Ⅰ、Ⅱ、aVF、V5導聯直立,aVR倒置。***2***P-R間期大於0.12秒。凡是由於竇房結自律性改變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稱為竇性心律失常。影響竇房結自律性改變的有神經因素和體液因素及竇房結自身的因素,但主要的因素是神經因素和體液因素兩種,只有少數情況下竇房結自律性的改變是由於竇房結本身的器質性損害引起。在神經因素中,主要是迷走神經的影響,其次是受交感神經的影響。因此,在情緒激動、體力活動、餐後及發熱時均可引起心動過速。同樣,一些體液因素也能影響竇房結的自律性而引起竇性心律失常。>>如何對抗竇性心律不齊的孕期症狀

  ***1***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

  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是竇性心律不齊中最常見的一種。多發生於兒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較少見。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發生機理是由於在呼吸過程中,體內迷走神經與交感神經的張力發生變化,使竇房結自律性也因之發生週期性、規律性改變。吸氣時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氣時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心率變慢。心率快慢變化的週期恰等於一個呼吸週期,停止呼吸時心律轉為規整。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為竇房結髮出的“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其形態恆定。 ...

  竇性心律不齊的症狀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鐘50次,一般無症狀。

  2、如心率低於每分鐘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竇性心律不齊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可呈間歇發作性。多以心率緩慢所致腦、心、腎等臟器供血不足尤其是腦血供不足症狀為主。輕者乏力、頭昏、眼花、失眠、記憶力差、反應遲鈍或易激動等,易被誤診為神經症,老年人還易被誤診為腦血管意外或衰老綜合徵。嚴重者可引起短暫黑蒙、近乎暈厥、暈厥或阿斯綜合徵發作。部分患者合併短陣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發作,又稱慢-快綜合徵。

  快速心律失常發作時,心率可突然加速達100次以上,持續時間長短不一,心動過速突然中止後可有心臟暫停伴或不伴暈厥發作。嚴重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除引起心悸外,還可加重原有心臟病症狀,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絞痛。心排出量過低嚴重影響腎臟等臟器灌注還可致尿少、消化不良,慢-快綜合徵還可能導致血管栓塞症狀。

  

  一般竇性心律失常不出現臨床症狀,臨床意義不大,不需治療。竇性心律失常多與竇性心動過緩同時存在。只有明顯竇性心動過緩的竇性心律失常,需用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氨茶鹼等增加心率的方法治療。對由心臟病或藥物等引起的非呼吸性竇性心律失常者,應針對病因進行處理。

  治療應針對病因,無症狀者可定期隨訪,密切觀察病情。心率緩慢顯著或伴自覺症狀者可試用阿托品、舒喘靈口服。雙結病變、慢-快綜合徵以及有明顯腦血供不足症狀如:近乎昏厥或昏厥的患者宜安置按需型人工心臟起搏器,房室順序按需起搏器較VVI更符合生理要求。合併快速心律失常的,安裝起搏器後再加用藥物控制快速心律失常發作。有用程控自動掃描復律器治療慢-快綜合徵,心動過緩時按VVI起搏,心動過速發作時則由VVI轉為VVT,發放掃描刺激或短陣快速刺激中止心動過速發作。病竇綜合徵患者禁用可能減慢心率的藥物。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發作時,不宜進行電覆律。

  如果竇性心律失常***特別在高血壓、冠心病或老年人***以竇性心動過緩為主時,要警惕病竇綜合徵的可能性,要詳盡觀察,以防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