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的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梔子花又名梔子、黃梔子,龍膽目茜草科。至於它是如何繁殖的呢?以及有什麼注意要點呢?別走開,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梔子花的繁殖方法

  扦插法

  梔子的枝條很容易生根,南方暖地常於3-10月,北方則常5-6月間扦插,剪取健壯成熟枝條,插於沙床上,只要經常保持溼潤,極易生根成活。水插遠勝於土插,成活率接近100%,4-7月進行,剪下插穗僅保留頂端的2個葉片和頂芽插在盛有清水的容器中,經常換水,以免切口腐爛,3周後即開始生根。

  壓條法

  一般在4月清明前後或梅雨季節進行,4月份從3年生母株上選取1年生健壯枝條,長25~30釐米進行壓條,將其拉到地面,刻傷枝條上的入土部位,如能在刻傷部位蘸上200ppm粉劑案乙酸,再蓋上土壓實,則更容易生根。如有三叉枝,則可在叉口處,一次可得三苗。一般經20~30天即可生根,在6月生根後可與母株分離,至 次春可帶土分栽或單株上盆。

  移植苗木或盆栽以春季為好,在 梅雨季節進行,需帶土球。生長期保持土壤溼潤,花期和盛夏要多澆水。每月施肥1次,開花前增施磷鉀肥1次。翌年早春修剪整形,並及時剪去枯枝和徒長枝。

  播種法

  一般選擇飽滿、色深紅的成熟果實,連殼晒或晾乾作種,播種前,用剪刀將種子果皮剪開,挖出種子,在熱水中搓散,去掉浮種或雜質,然後將下沉的充實種子撈出,攤於竹蓆上,置通風處晾去過多的水分。一般選用選 向陽山坡或土坊,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播種,可利用田邊地角種植,或與豆科植物間套種。種植前把地翻耕1~1.5尺,除去雜木樹兜,按寬4~5尺畦面起畦***土質好距離可大些,否則小些***,畦高6寸,可施土雜肥,綠肥或人畜糞水作基肥,例如每畝施入人糞尿20~30擔,待土幹後淺耙泥塊,整平畦面。在畦面按6~7寸行距開播種溝,溝深1寸左右待播種。

  梔子花可春播或秋播,一般多在春季進行,春播在雨水前後下種,秋播在秋分前後、播時將種子拌上火灰均勻的播在播種溝內,然後用細土或火土覆蓋平播種溝,蓋草淋水,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以利出苗,每畝用種子4~6斤。出苗後要注意及時去掉蓋草,在幼苗期應經常除草,注意不要傷幼苗的根,除草後均需要追淡 人糞尿水,育苗一年後即可移栽。如運輸較遠,宜用黃泥漿漿根,蓋草保溼,每穴種一株,蓋土、壓實、淋水即可。定植後每年春夏季各中耕除草追肥一次,施入人畜糞、廄肥、堆肥、餅肥等均可。夏季開花前,施磷鉀含量較多的肥料為好,施肥一般在除草鬆土後進行。

  梔子花的養殖注意事項

  病蟲防治

  梔子花經常容易發生葉子 黃化病和 葉斑病,葉斑病用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600倍噴灑。蟲害有 刺蛾、 介殼蟲和 粉蝨危害,用2.5%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噴殺刺蛾,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介殼蟲和粉蝨。

  黃化病

  發生較為普遍,由多種原因引起,水分不當、光照不當、施肥不當、溫度過低等等[1],故須採取不同措施進行防治,一般施腐熟的人糞尿或餅肥。缺鐵時 幼嫩葉片的葉脈間 失綠髮黃,嚴重的會使整株葉片都發黃,甚至出現焦葉和枝條枯萎,最後造成植株死亡。對這種情況,可噴灑0.2%~0.5%的硫酸亞鐵水溶液進行防治。缺鎂引起的黃化病則由老葉開始逐漸向新葉發展,葉脈仍呈綠色,嚴重時葉片脫落而死。對這種情況,可噴灑0.7%—0.8%硼 鎂肥防治。澆水過多、受凍等,也會引起黃葉現象,所以在養護過程中要特別加以注意。缺氮的表現為單純葉黃,新葉小而脆。缺鉀的表現為老葉由綠色變成褐色。缺磷的表現為老葉呈紫紅或暗紅色。

  煤煙病

  發生在枝條與葉片,發現後可用清水擦洗,或噴0.3波美度石硫合劑,1000~1200倍多菌靈。

  腐爛病

  常在下部主幹上發生,出現莖稈膨大、開裂,發現後立即刮除或塗5~10度石硫合劑,數次方能奏效。

  蟲害

  危害梔子花的害蟲有 蚜蟲、跳甲蟲和天蛾幼蟲,前兩種可用樂果、敵百蟲,後一種可用666粉防治或人工捕捉。

  梔子花病蟲害防治。另外,梔子花在冬季室內通風不良及溫溼度過高時,容易發生 介殼蟲危害,並伴有煤煙病發生。介殼蟲可用竹籤或小刷刮除,也可用20號 石油乳劑加100~150倍水進行噴霧防治。煤煙病可用清水擦洗,或用多菌靈10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