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中醫拔罐的常見方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利用下班期間去拔罐。拔罐可以去除體內溼氣。治療多種疾病。常用的拔罐方法有四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拔罐常見的四種方法

  1、留罐法:是指把罐吸附在相應位置後滯留一定時間的方法。此法適用於治療風溼痺症、感冒咳嗽、胃痛、嘔吐、腹痛、洩瀉等病症。

  2、閃罐法:是指把罐吸附於相應位置後,用一隻手壓住面板,另一隻手握住罐體快速拔下的方法。如此反覆多次,直至面板潮紅、充血或淤血為度。此法適用於治療區域性面板麻木、疼痛等病症。

  3、走罐法:指拔罐時先在所拔部位的面板上塗一層凡士林油後,再拔罐。然後,醫者用手握住罐子,在塗有凡士林油的部位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動。當所拔部位的面板紅潤、充血、甚至淤血時,將罐起下。此法適用於治療肌肉豐厚,面板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痠痛、麻木、風溼痺痛等病症

  4、刺絡拔罐法:即將面板消毒後,用三稜針點刺出血或用面板針叩打後,再行拔罐,以加強刺血治療的作用。此法多用於治療丹毒、扭傷、乳癰等病症。

  拔罐小帖士

  1、拔火罐有溫熱的效果,可以祛風散寒,更適合寒冷天氣進行;

  2、氣罐通過拉動活塞形成負壓,沒有加熱的作用,效果要弱一些。

  3、拔火罐時應注意勿灼傷或燙傷面板,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面板起水泡時,小的勿須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

  4、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塗以龍膽紫藥水。

  5、在吃得過飽、過度勞累、飢渴、面板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分佈部位均不宜拔火罐。

  拔火罐注意事項

  1、罐的消毒,一般採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罐口,罐體,即可起到消毒作用。消毒後的罐可以用幹棉球擦乾,或者自然風乾後使用。

  2、點火的方法,一般選用閃火法,一手拿點火棒,一手拿罐,把點火棒的酒精棉球***酒精量不能過多,防止點燃後酒精滴下***點燃,迅速伸入罐內,大約1-3秒後拿出,另一手將火罐輕放在需要拔罐的部位。點火時不能在罐口燃燒,以免造成罐口過燙。

  3、拔罐時,一般應選擇豐滿、有彈性的部位。對於面板過敏、面板破損、肌肉瘦削、毛髮過多的部位應慎用,孕婦應慎用。

  4、選擇適當的體位,一般採用臥位,一經拔上,不宜移動體位,以免火罐脫落。

  5、根據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具。先在應拔部位比試,罐口與部位吻合,方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