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讀書筆記作文
優秀的小學生往往都有很大的閱讀量。小編在這裡整理了五篇,快來看看吧。
一
夢迴唐朝,夢迴詩歌
---讀《尋覓中華》有感
我想夢迴唐朝,那個繁榮昌盛的地方;我想夢迴詩歌,那個浩蕩千爽的時代。
----題記
倘若問我:“假如你穿越,你會去哪?”我一定毫不猶豫的回答你:“我只鍾愛唐朝。”我相信會有很多人和我的答案一樣的,因為她太招人喜歡了,她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朝代。
唐宋是分不開的,提到唐朝就會想到宋,但是人們總會用盛唐弱宋來區別她們。
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首先大在心態。
提到盛唐,就不得不提出那個曾讓世界驕傲的城市—長安。長安很大,比當時世界上其他兩個繁榮的城市加起來大了一倍;長安很繁榮,東市、西市萬商雲集,百業興盛,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商業貿易中心;長安很開放,有三萬多名留學生,有不少人在中國做官。
唐朝的文化可以用胡漢交融,中西貫通來形容了。在那個封建的古代,這確實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長安絕不會盛氣凌人地把異域民眾的到來看成是一種歸順和懾服。恰恰相反,她是各方文明的虔誠崇拜者。因為她知道單調意味著枯燥,豐富代表著多彩。因此唐朝敞開自己的懷抱,去追逐擁抱每一個與她親近的“人”。唐朝也是自信的,她不畏懼任何文明,也不擔心任何外來文明把大唐文明侵蝕。
平心而論,唐朝並不強大,她似乎比中國歷史上的另一個朝代元朝弱很多。鐵木真率領著蒙古鐵騎所向披靡,橫掃歐亞。但我相信,人們更對唐朝津津樂道,她像個孩子似的,對未來充滿憧憬,一切都是那麼蓬勃。
現在我們來想一個問題,假如唐朝沒有詩歌會怎樣?
結果可想而知,天註定,詩歌與唐朝密不可分。唐詩對中國人而言,是一種全方位的美學喚醒,喚醒內心、喚醒山河、喚醒文化傳代、喚醒生存本性。
論唐詩,首先當然是李白。在我看來,李白永遠是一個青年,他不羈、他放縱。他是一個野性行者,他四海為家、遊山玩水、孤獨流浪。其實李白的家境並不很差,相反,他完全可以依靠家裡,不愁吃,不愁穿。可是那樣,他又不是李白了。他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屬於陌生。
每每想到李白,我的腦海裡總會勾勒出一個畫面:微醺的李白,躺臥在懸崖邊,白衣飄飄,帽子上的流蘇順著風飛揚,手裡拿著一壺酒,不時的喝上幾口……
說完李白,我們就要提與李白齊名的杜甫,兩人因詩相識,因詩而相互佩服。
當我漫步在書香滿溢的詩歌詞賦中,我往往能窺見杜甫飄飄然於書中走來,向我展開他的人生長卷。“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是雄奇壯美的人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悽苦悲愁的人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是接濟天下的人生……你的人生如此瑰麗多彩!你的人生如此沉鬱蒼勁。
唐朝,因為有了詩歌而豐富,因為有了李白、杜甫而不能令人忘卻。
中國不是一個強國,如果我們想要擠進強國行列,那麼我們必須認識歷史、瞭解歷史,中國正站在一道門檻前,門檻外是無邊的光明與和諧;門檻內是一片黑暗與冷寂。讓我們堅定信心,努力跨過那道坎兒,為實現中國的真正崛起而奮鬥!
二
淺話《浮生物語》
這是一杯叫做浮生的茶,味道非常的苦,但哭過以後,是深長的甘甜。不嘗苦,何來甘?我說,人生如茶。
這是一本關於妖怪的書,在一家名為“不停” 的甜品店,明天都有妖怪來找“不停”老闆娘。呈上一杯浮生茶,聽得一個蕩氣迴腸的愛恨情仇——俊美的貓妖愛上一條魚,一個擁有不死之身的鼠妖厭惡長生,黃金獅子仰天長嘯拯救愛人……
“人生中不嘗苦,何有甘?”這是書中我很喜歡的話,因為人生本如茶。茶只有兩張姿態,沉,浮。飲茶人兩種姿勢,拿起,放下。沉時坦然,浮時淡然。人生不過一杯茶,滿也好,少也罷,爭個什麼;濃也好,淡也罷,自有味道;暖也好,冷也罷,那又如何?人生如茶,頭苦,二甜,三回味,人生不過如此。
書中《魚愛》一篇最令我記憶猶新。圖圖,一條很傻很天真的魚,傳說吃了她可讓修為低淺的小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滄瞳凱,貓王之後,年過十七,午夜後化為貓妖,嗜血成性,尤其對魚類***圖圖***毫不留情。但他和她相愛了,每逢午夜,他便不顧一切追殺圖圖,幸而有玄***一隻夜貓,受貓王救命之恩,願意保護滄瞳凱***最後捨棄內丹,使滄瞳凱不會再化為貓妖。
玄讓我知道了任何生命都值得被我們以真心去面對,正如書中所寫“再弱的生命,只要他們不曾傷害,不曾卑劣,都值得被尊重。”
再回憶一遍《魚愛》,起初被心愛之“人”追殺,但在玄的保護下仍能相伴在一起,直至正常的幸福的生活。這不正如茶一樣,頭苦,二甜,三回味嗎?
書中還有《狐守》,《夜蝶》,《無相》,《千機》,《靈犀》,《烏衣》,《巧別》,《翎上》這一系列故事,無不充滿情感,敲擊著讀者的心靈。
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每個人都應該感謝生命賜予自己的一切,從人生中體會到真諦——不嘗苦,何來甘。其次我還記住了對待任何生命都應以一顆真心去對待。生命之所以珍貴,正是因為它的不可複製。
曾經,“不停”是一家甜品店。但,有些客人來店裡卻不是為了那些可愛的甜品,他們只是來喝一杯茶,一杯叫“浮生”的茶。在茶裡,品味人生。
——後記
三
有情,就沒有距離 ——讀《泰戈爾詩集》有感
泰戈爾,確實是個不可捉摸的詩人,時而在林間靜聽,時而又在山谷歌唱,時而在天空嬉戲群鳥,時而又潛藏海底,無蹤無影。不變的是他始終不會吝嗇手中那杆筆,把所有觸動心靈的見聞,都譜成優美的詩。我最愛的是那首《飛鳥與魚》。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魚與飛鳥的距離,一個在天上,一個卻深潛海底。”魚和飛鳥是兩個不同世界的生靈,幾乎沒有距離可言,但泰戈爾卻把他們寫在一句詩中,他們被賦予了複雜的感情,只有彼此有情,才有資格評論距離。這魚與飛鳥之間的情感,會是什麼呢?我們只能無盡的猜測罷了。
多數人會認為這是首愛情詩,有美麗的誓言,有浪漫的韻律。我卻認為,它是人生百態的概括和昇華。
其中蘊涵著濃濃的親情,就像“樹與樹的距離”,明明是同根生長的兄弟,卻無法相互扶持,相互依偎,只有遠遠的望著,眼中不知是祝福還是忌妒。有些甚至拳腳相向,全然不顧兄弟之間那份感情,或許在他們眼中早已沒有了血緣,沒有了兄長,沒有了手足情。試問到底是什麼把這些人情都充淡了?是膚淺的東西,還是膚淺的心?
當然,詩中也有友情,就像“星星的軌跡”。不過這友情彷彿被擱淺了,原本是兩顆相互知心的星星,卻沒有“交匯的軌跡”,星星之間的輝映,在“短瞬間無處尋覓”。是啊,茫茫人海中,尋覓一個知己確實是無從尋起,就只能服從緣分了。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又有誰能一眼識別真緣分呢?往往這是使人們迷茫和無助的原因。
愛情是詩中永恆的話題,它是最大膽最深刻的一種情感。 它的神聖讓人不敢冒犯,它的距離也難以觸碰。“想你痛徹心脾,卻只能深埋心底”的那份悲哀與痛楚,“愛到痴迷,卻不能說我愛你”的那份無助與淒涼,這些我雖無法感受到,但從那歇斯底里的呼喊聲中,我看到了真摯不渝的愛情,那距離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一首《飛鳥與魚》,一曲悲歡離合,要問最遠的距離是什麼,我說,只要有情,就沒有距離。
四
或許是上天的安排,又或許是命運的捉弄,選擇了你,成為最不幸的人,你是別人嘲笑的把柄,是科舉考試的僕人,是千千萬萬深受迫害的文人之一,你就是——孔乙己,
為什麼你總甩不掉那破舊的長衫、甩不掉滿口的“之乎者也”呢?是你愛慕虛榮?好逸惡勞?還是環境所迫?通過作者魯迅的眼光,你的身影,總在我心中縈繞,揮之不去……
我無法理解你,你總是想把自己“包裝”起來,讓別人承認你是一位“讀書人”但你是否知道,你其實是在欺騙自己,既然是“讀書人”那為什麼學不到“自食其力”的道理呢? 為什麼要捨棄謀生的機會而去“偷”呢?又為什麼要為自己的“偷”而找藉口呢?你確實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但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卻得不到提高,就連“我”小時候都向你投去鄙夷的目光,試問,你還有什麼理由墮落下去呢?我忘不了你乞求“掌櫃”時的眼神,更忘不了你悽慘的結局,世態的炎涼,你的路,也更是難走。
我同情你,當我知道你是怎樣一個人的時候,我沒理由同情你,卻又無法不同情你,“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你為了追求功名而讀了大半輩子的書,卻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是上天對你的不滿,還是你命運早就註定?若時光可以倒流,我會對你說:“其實是科舉考試害了你。”可是,你,一個愚蠢的舊社會的潦倒讀書人,能相信我嗎?能擺脫功名利祿的誘惑而去相信我嗎?我同情你,可你什麼時候能清醒過來,擺脫科舉對你的殘害?
但是,我同樣敬佩你、尊重你,當別人拿你取笑、消遣你的時候,你沒有逃避,而任由他們去說、去笑,儘管那使你難堪,難道面對這些不需要勇氣嗎?難道這份勇氣不值得我去敬佩嗎?你向孩子們分發茴香豆的那份善良,想教“我”識字的那份誠懇,以及被打折腿後活下來的那份堅持、那份勇氣都值得我去敬佩、尊重,然而,你的路,卻走到了盡頭。
“年關”已過,又一年端午的時候,粉板上的“十九個大錢”依然還在,這意味著你走了,在世的時候,受盡了生活的困苦,世人的奚落、嘲笑,以及社會對你深深的折磨。願你走得安息,來世的時候,也希望你能永遠脫下那破舊的“長衫”,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文章到此,我的內心深受感觸,彷彿遺憾什麼、惋惜什麼、又彷彿虧欠孔乙己什麼。在作者魯迅的“神筆”之下,我認識到了一位悽慘的人,更認識到一個世態炎涼、人性醜陋的社會。
五
前幾日我讀了一本叫《軍旗飄飄》的書,其中《鐵道游擊隊》這個故事十分好看。日本侵略者對我們中國人非常殘酷,打、殺、燒,幹盡了壞事。游擊隊員們奮起抵抗,點燃了反侵略,保家鄉的抗日烽火,打出了中華民族的氣勢。
故事主要講了1938年春,山東棗莊淪落日寇之手後,一些鐵路工人紛紛起義。1939年的一天,洪振海,王志勝等三人襲擊了日本洋行,還扒火車搞到了十幾支槍和兩箱彈藥。不久,工人們紛紛響應,組成了一支大隊。1940年6月,鐵道游擊隊一共百餘人,活動在臨棗支線及津浦鐵路上。鐵路工人出身的游擊隊員們,憑著熟悉鐵路優勢的特長,與敵人展開鬥爭。
1941年11月,日軍破壞了被服廠,使前線戰士冬天穿不上棉衣。游擊隊得知一列由青島開出的票車後面掛有兩節布匹車廂。大家高興萬分,當夜十點,列車來到沙溝站拐彎處時,預先埋伏的兩位隊員悄悄上了火車,拔掉風管和插銷,把列車分了家。截獲布匹1200匹,皮箱200件,日軍軍服800餘套,還有毛毯、醫藥等,支援了魯南和濱河部隊。就這樣,這支鐵道游擊隊越戰越勇,隊伍也不斷擴大。他們和八路軍一起艱苦卓絕的英勇鬥爭,最終迎來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曙光。
讀到這裡,我被戰士們那種英勇奮戰,堅強不屈,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他們不像有些人,見到敵人打進來,便當起漢奸,當起偽軍,靠出賣同胞來換取自己的利益。在當今社會中,我們雖然不用打仗,但游擊隊員們那種以智取勝,不和敵人硬拼的方法,我們仍然可以學習和運用。比如說,我們在背誦的時候,不能死記硬背,這樣既沒有效率,又浪費時間。如果要背的英語單詞很長,你可以先把單詞按讀音分成幾個音節,然後再背就簡單了。如果語文書中的課文很長,則先分段背誦,再用聯想的方式把各個段落串接起來,這樣,長的課文也不難背出了。面對學習中的困難,我們要像打鬼子一樣智取,而不能像漢奸一樣繳械投降。想到這兒,我決定以後要更加努力學習,絕不面對困難當“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