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週記8篇

  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於學生有所裨益。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教學週記,歡迎閱讀!

  小學教學週記1:

  xx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週二講了《春雨》一課,覺得效果還不錯,其中有個教學片斷是讓學生仿照例句說句子,由於句子很富於兒童色彩,學生很感興趣,說得也很很好,之後我又讓學生展開想象說說如果你是桃花,你會怎樣感謝春雨?通過這一段的教學,我認為值得自己欣賞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注重了在閱讀實踐中,激發學生的情感,豐富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學會了表達。首先讓學生從仿句入手,想象春雨、柳樹、麥苗、青蛙的對話以及快樂的心情和表現。使學生更加親近自然,表達了對春天的無比熱愛。

  2、引導學生親近自然,以假象角色***桃花、柳樹、青蛙***的方式,與春雨對話,使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情感再次得到昇華。

  3、同時,注意向課外延伸,讓學生聯絡生活,再想象春雨還會喚醒什麼生命,學生的創新思維又得到發展。

  小學教學週記2:

  xx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對於農村小學教學來說,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為了寫好作文,師生都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過《語文課n/index.htmltarget=_blank>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加之自己十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為,小學作文教學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注重平時積累,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

  “重視文字”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後,就讓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二、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

  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侷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長街送》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這篇課文後,舉行了一次“我思念的××”為主題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不管是生離的,還是死別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踴躍發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啊,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去廣東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還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現媽媽提著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就在後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裡空蕩蕩的,怎麼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三、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於作文、樂於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現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於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後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於學生有所裨益。

  小學教學週記3:

  xx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反思性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本文以敘事的形式記錄了我在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撰寫數學週記,從而培養學生形成反思性學習方式的一些實踐與思考。

  ***一***

  一次,幾位數學老師在一起閒聊,提到現在的學生難教,關鍵在於他們的學習意識差,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缺乏知識整理意識。老師教什麼,他就學什麼,一部分同學學到後面就忘了前面的內容,依賴於老師整理所學的知識。

  2.缺乏作業檢查意識。很多學生對做數學作業是任務觀點,做完了便萬事大捷,到五、六年級還有很多家長為自己的孩子檢查作業。

  3.缺乏解題策略優化意識。儘管現在提倡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但學生對自己已經解決的數學問題的思維過程做進一步反思、整理和優化的意識的確很差。他們很少去考慮自己是怎麼解答這道題的,更不會去考慮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甚至經常在做混合運算時,遇到能簡便運算的題,會有學生問:“要不要簡便運算?”

  4.缺乏錯誤追因分析意識。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你告訴學生這道題做錯了,他會毫不猶豫地檫掉原有的做法,哪怕那道題只是最後一部錯了,他卻不會去考慮自己錯在哪裡?以至於這次改對了下次遇到類似的題又錯了。

  5.缺乏良好的情感體驗以及個性品質。學生一般都欠缺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感到數學枯燥乏味,畏懼數學,沒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我曾經在班級裡作了我喜歡的學科的統計,結果喜歡數學的學生僅佔12%。

  怎樣來改變這些狀況,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呢。我想起了學校里正在搞“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如果讓學生來寫自己學習數學的過程,回顧、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出擊,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打定注意,我決定嘗試讓學生寫數學週記。

  ***二***

  數學週記怎麼寫?寫什麼?當我向學生布置這項作業時,學生一臉茫然,覺得不可思議。也難怪,寫文章是語文老師的事,哪有數學老師佈置的?慢慢來吧!於是我對學生說,不難,給你們個模式,套著寫就可以了。

  1.這星期學了哪些數學知識?

  2.我學得比較好的有哪些內容?

  3.我還有哪些地方不怎麼理解?

  4.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哪些方面表現比較好?

  5.下星期我有什麼打算?

  數學週記交上來了,學生都按照格式寫了,如:

  這星期學了簡易方程***二***裡的列方程解應用題,例1和例2。我學得比較好的是對這兩類應用題我能自己分析題裡的相等關係。但有的時候我兩類應用題會混淆。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好的地方有:做作業整潔,正確率高。下星期我要爭取多發言,有不理解的地方及時問老師。

  雖然學生的數學週記寫得很簡單,但學生畢竟對自己一週數學學習情況做了回顧與反思。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數學週記就這樣成了學生每週必做的一項作業。

  堅持了幾個星期,學生寫數學週記逐漸成了習慣。我覺得時機成熟了,需要對學生撰寫的數學週記的內容再次進行引導,增加自我剖析的深度。這時,一篇數學週記的結束語引起了我的注意:

  陸老師,每週的數學週記差不多都是這麼寫的,簡直千篇一律。說實在話,我覺得可以把週記分成三大類:一是系統地整理所學的知識;二是難題錯題自我解析;三是反思一週的學習表現;還可以作為老師和學生交流的方式。

  小學教學週記4:

  xx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按照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第一至第四單元教學工作順利完成,並利用一週的時間對前四個單元進行了系統複習,複習重點主要放在低年級段學習目標的達成上,特別是基礎知識。4月24日上午進行了期中測試,成績比較理想,50位學生49位參加測試,1位學生請病假,參加測試的學生及格率和優秀率均為100%。

  現就學生完成試卷質量情況進行分析如下:

  一、評價測試題含蓋的知識點。

  此評價測試共10個大題,包括的知識點有“多音字”“漢字書寫” “詞語積累” “課文填空”“句子” “閱讀”“寫話”等7個方面。第一題是,給下面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第二題是,看拼音,寫詞語;第三題是,比一比,組成詞語;第四題是,讀句子,選擇適當的字,填在*** ***裡;第五題是,把詞語補充完整;第六題是,連一連;第七題是,填空,把古詩、春聯、諺語補充完整;第八題是,用下面的詞分別寫一句通順、完整的話;第九題是,,閱讀詩歌,完成任務;第十題是,作文。分數權重分別是4分、16分、12分、4分、12分、6分、15分、6分、10分、15分。

  二、學生答題主要情況分析。

  第一題,這一題主要是檢查學生對前四個單元所學多音字的掌握。由於識字和閱讀教學中比較重視漢字讀音,特別是多音字。在複習中又強化了這一知識點,故學生整體掌握比較紮實。只有三個學生出現狀況,都是多音字“黑白相間***jiān jiàn***”的“間”字選為“jiān”。其原因主要是聽課不認真而不紮實所致,因為學習課文和複習時多次訓練該字的讀音。

  第二題,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 “會認讀、會書寫”漢字的掌握情況。就做題來說,學生漢字書寫正確率高,基本沒有丟分現象。說明識字、寫字教學中能準確把握低年級階段的“字詞”目標,重視漢字的認讀及書寫,學生掌握牢固。這次檢測16個漢字,在書寫漢字上大部分學生注意規範性、美觀性。四位學生丟分:三個學生是把“yǐn yuē***隱約***”寫成“音樂”,其原因是試卷中把拼音“yǐn yuē”錯誤印成了“yīn yuē”,故學生錯誤。但是,考試中,老師已經糾正了試卷中的這一錯誤,可見這幾位學生沒有認真聽講。另外一個學生把“輝煌”的 “輝”寫成了“火字旁”,這是字形掌握不牢固所致。

  第三題,主要考查學生區分字形和擴詞的實際能力。因為在識字教學中不僅能加強字形訓練,而且重視擴詞方面的訓練,學生整體上大都能掌握,所以此題只有個別學生出現問題:一是能正確擴詞,但學過的字寫錯,如“濤”擴詞為“波濤”時,把“波”字寫成“潑”,這是字形區分不清所致;二是“密”字擴詞為“祕密”時,把兩個字寫顛倒,這是字音字形混淆所致。

  第四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同音字的區分能力,以及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實際運用的能力。由於識字教學中注重了同音字的區分和實際運用,則學生丟分現象極少。只有一個學生把“意義”中的“意”和“文藝”的“藝”混淆而填寫顛倒。

  第五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前四個單元中學過的成語掌握情況。已學過的四個單元中出現的成語比較多。因課文學習中重視這方面的積累,故學生掌握比較牢固,丟分現象較少。丟分的情況有這樣幾種:一個學生把“***夜***幕降臨”的“夜”寫成“光”,這可能是受前一個詞“銀***光***閃閃”的影響,而另一個學生寫成“日幕降臨”,這是對詞語意思不理解所致,也許是屬於筆下誤;一個學生把“煥然***一***新”的“一”寫成“意”,這是同音字區分不清所致;一個學生把“絢麗***多***彩”的“多”寫成“麗”,這可能是筆下誤。

  第六題,既是考查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又是考查學生在詞語搭配方面的應用能力。由於學生對課文掌握比較牢固,能達到每課熟練背誦,則正確率很高,沒有丟分現象

  第七題,既是考查學生學過的古詩和春聯諺語背誦情況,又是考查學生對要求會寫漢字的掌握情況。由於學生對課文掌握比較牢固,能達到每課熟練背誦,則正確率比較高;由於在“語文園地”的學習中重視了對“春聯諺語”積累。問題主要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讓填寫的字寫錯,如“一歲一枯***榮***”的“榮”寫成“內容”的“容”;二是讓填寫的字不會寫而沒有填寫,如“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銀”;三是填寫不完整,如“幫助***別人***的人”,有8位學生寫成“幫助***別***的人”。

  第八題,主要考查運用詞語寫句子的能力。教學中,比較重視句子的訓練,特別是加強“說通順的話” “說完整的話”的訓練。為此,學生大都能較好地完成。問題主要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句子依然達不到通順,如用“川流不息”寫句子為“川流不息車在馬路上行駛”;二是出現錯別字,如“汽車”的“汽”寫成“氣”,把“周圍”的“圍”寫成“偉”;三是寫的不是句子而是片語,如用“川流不息”寫句子時寫成“川流不息的汽車”;四是句末忘記加標點符號。

  第九題,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考查學生的初步審題能力。此題中的短文為《誰最美》。課後有兩個問題:第一小題是,填空:文中描寫了***小山羊***、***梅花鹿***、***小狐狸***、***大熊貓***、***大象***這幾種動物。學生大都能正確完成,只有一位學生只找出四種動物,說明沒有認真閱讀短文。第二小題是問答:為什麼說大熊貓最美?同學們在回答問題時都做到了規範回答,即用上“因為……所以……”回答,例如:因為大熊貓很勇敢,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去就小羊,自己卻受了傷,所以說大熊貓最美。再如:因為小山羊家裡失了火,大熊貓勇敢地闖進了屋,救出了小山羊,它捨己救人,值得我們學習,所以說大熊貓最美。但也有不規範的地方,即在回答問題前沒有寫“答”。當然也有個別學生回答得不夠準確。另外,還有幾個學生把“大熊貓”的“熊”寫成“能”。

  第十題,主要考查學生初步的寫話能力,也就是初步的書面表達能力。這一題的寫話提示是:我們的學校很美。請你以“美麗的校園”為題,寫一篇短文,介紹你們校園美麗的景色。語句要通順,敘述要清楚。此題符合該學段的目標要求,大多數學生能按照要求完成,且能抓住校園的主要景色寫,做到語句較通順連貫,能較正確地運用標點符號,還有的能較好的劃分幾個自然段來描寫。這些學生主要有:賈贈玉、姜心悅、沙乾易、蘇延開、李思萱、席千惠、張一馳、高雨馨、高羽桐、魏子竣、王嘉一、董聞博、韓嘉欣、東野夢哲、陳盈杉、王冠澄、蘇暢等。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有的描寫主要內容不符合要求或過於簡單,有的句子還不夠通順連貫,有的意思表達不夠清楚,有的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有的書寫欠認真,還有一位學生自己擬定了題目,等等。

  小學教學週記5:

  xx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

  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數學問題來源於生活,而應用於生活。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像按比例分配水電費、計算儲蓄利息、日常購物問題均發生在身邊,我們買東西、做衣服、外出旅遊,都離不開數學。既然如此,那麼,數學教師能否佈置讓學生寫日記或週記之類的“數學生活”手記呢?

  讓學生把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事例、感受或自己的獨特想法記錄下來,讓他們體驗到生活須臾離不開數學,從而增強他們對數學的應用意識,使其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和濃厚的興趣,並且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

  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是教材,但又不能拘泥於教材,否則,那樣的教學必然是呆板而膚淺的。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識,與資訊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絡生活實際,吸收並引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數學資訊資料來處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組教材內容。這些數學題材哪裡來呢?通過讓學生蒐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並記錄下來,教師則對這些素材加以梳理、提煉,就可以成為通俗易懂而又鮮活的例題,學生通過親自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的一系列活動,享受創造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自主而主動的數學思想家”。

  通常我感到語文老師通過讓學生寫日記、作文,和學生的情感溝通是比較多的,那麼數學老師如何實現和學生的溝通呢?我覺得除了找學生談心,找家長了解情況之外,通過文字溝通也許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哪個同學有難題?哪個同學跟不上?哪個同學最近有心事?抑或老師哪裡講得不清楚?……都可以從日記中反饋得到並及時處理解決。

  我們一直在強調教學要因人而異,這是對的,但是我覺得要在短短的幾十分鐘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因人而異是很難的,講快了,學習底子差的同學跟不上,講慢了,思維快的同學“吃不飽”。怎麼辦?通過讓學生寫數學生活日記,鼓勵學有餘力的同學每次搜尋一道趣味題、思考題做做,給老師批改,我想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

  數學生活日記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比如還可以鼓勵學生讀一些數學家的故事,然後寫下讀後感等等都可以。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是否可行?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這還有待於在以後的教學中進行嘗試!

  小學教學週記6:

  xx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2005年11月21日至12月16日,我校06屆師範生159名學生在長江路小學、成賢街小學、火瓦巷小學、光華門小學、大光路小學、紫竹苑小學、寧工小學、石鼓路小學、莫愁新寓小學等9所小學和鼓樓幼兒園、市幼師附幼、育英幼兒園、小白鷺幼兒園等4所幼兒園展開了為期四周的第一次畢業實習。

  10月份起,實訓科開始著手準備這次實習。安排實習工作的宗旨,是希望學生通過實習將課堂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實習一座橋樑,是理論聯絡實際的橋樑,是學生走入工作的橋樑,是學校聯絡社會的橋樑,是我校教師聯絡社會需求教學的橋樑,修建好這座橋樑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和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從聯絡實習學校到召開實習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座談會;從安排實習生的人數、專業到解決實習備課地點、實習生吃飯問題;從安排實習學校的指導教師到安排我校的實習指導教師,都逐一落實,還應對了許多不斷變化的情況。 字串9

  實習開始後,我們將工作重點轉移到解決實習中的實際問題上。例如與實習單位加強聯絡,督促我校教師到實習單位看望學生,安排公開課,協調我校與實習單位的關係等。可喜的是,今年的實習工作有了一支新的力量,它就是01年級組。實習這類面廣量大的事給了年級組充分發揮作用的空間,今後年級組在管理實習生方面的作用還將大大加強。

  以往的實習,我們是一個專業的同學分在一個學校,出現了一個小學動輒10個或近20年相同專業的實習生,4個星期下來,有些同學只上了8節課,甚至更少。這次實習我們將三個專業的同學放在一所學校,較好地解決了實習時間相對較短的缺點。從效果來看,絕大多數實習小學的同學能夠在實習中比、學、趕、幫、超,有的同學準備教案2遍、3遍甚至4遍5遍,直到通過指導教師的批准,得到了實習學校和老師的好評。

  實習按照預定的安排,所有四個專業英語、音樂、美術、幼教的同學都在實習結束前開設了數量不等的公開課,我們也安排了02、03級相關專業的同學去聽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次實習我們還有一個新舉措,安排部分同學在優秀幼兒園和薄弱幼兒園輪流實習,爭取讓她們在不長的時間儘可能接觸到更大的面,學到更多的東西。我們還按10%的比率評比出十幾份優秀教案,希望能激勵更多的同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

  同時,我們也遇到了一些新問題。有的實習學校在實習前2天臨時通知我們要求改變實習生的安排,有的實習生在實習前1天臨時要求改變實習專業,有的實習生在實習期間遲到,甚至曠課。面對這些問題我們一是請班主任配合找學生談話,二是請學生家長來校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認為這些問題必須解決,否則不僅耽誤學生的前途,也會給學校的聲譽造成損失,希望相關班主任、任課教師與我們實訓科共同努力將實習工作做得更好。

  本次實習已經結束了,同學們即將投入到緊張的複習迎考和下學期的實習與擇業當中,希望同學們好好總結此次實習中暴露出優勢和劣勢,以良好的心態投身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大潮中去。我們將在校園網中及時公佈用人資訊,爭取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幫助06屆師範畢業生順利就業。

  小學教學週記7:

  xx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帶領學生走向大自然,在體驗中獲得知識

  星期三我發現校園操場的幾棵柳樹發了芽,於是萌發了帶學生去觀察柳樹的念頭。

  下午第三節課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學生,孩子們的雀躍歡呼使我明白了這個決定沒錯。我在教室給孩子們講了觀察順序之後就讓他們自己到操場去觀察。孩子們觀察得很仔細,還不時的用筆做記錄,在這之前我留了一篇日記。

  批改完日記,真得讓我感到很欣慰,因為大部分學生都能寫出三五句連貫的描寫柳樹的話,有一部分學生寫得很出色,其中有一位女孩寫了這樣一句話:“柳芽靜靜地從柳枝上鑽出來…”。好一個“靜靜地”,不僅寫出了柳樹的變化而且還寫出了柳枝不知不覺地就發了芽,我覺得這個詞用得太妙了!還有一個學生把柳芽比喻成了小塊小塊的綠奶油也讓我很感到意外,覺得孩子們的想象力真是不可估量。

  總之,從這次寫日記,讓我體會到要想讓學生有寫作的靈感,還得讓他們走出教室在實踐中去體驗、去探索,這樣他們的想象力才能更好的發揮,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小學教學週記8:

  xx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本週的教學任務主要是識字教學,為了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學習語文的規律和漢字本身的規律,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識字形式,主要有看圖識字、歸類識字、熟字換偏旁識字等。

  一、看圖識字

  歸類識字***一***的第一篇課文就是看圖識字,在教學本課時,我先讓學生從文中提供的圖片入手,讓這些感性的東西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這種識字形式生動有趣,符合兒童特點,有利於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二、歸類識字

  第二課是形近字,教學這一部分時我先把生字拆成學過的字,分著讓學生認偏旁,然後再把相應的偏旁和熟字組合在一起,讓學生猜字的讀音,學生對這種方法很感興趣,而且在識字過程中,瞭解了漢字的一些構字規律,逐步掌握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三、熟字換偏旁

  這種方法就是讓學生對生字進行分析,讓他們說出生字是由哪個字變換而來的,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發揮了主動性,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