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文

  冬至是傳統四大節之一,關於它的作文不會少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冬至之暖

  今天是冬至,我依然盼望著雪的來臨。似乎比平常更冷了,梅也綻開了燦爛的笑臉,在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幽香。似乎與平常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一轉眼 ,就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了,耳邊傳來一聲聲呼喚“吃羊肉啦!快來吃吧!”,我不禁笑了笑,微笑著走了過去。盛了熱氣騰騰的羊肉和飯菜,便坐下細細品味著學校特有的“冬至羊肉”。吃著,吃著,我被凍僵的手熱和了許多,心周圍的冰雪也漸漸的融化了,一股暖流流進了心中,在心的海洋中盪漾出一絲絲漣漪。不知道怎麼來形容冬至,似乎所有華麗的辭藻都與冬至格格不入,只是覺得在寒冷的冬天這樣的冬至會帶來許多溫暖。

  :冬至

  作者:香蕉

  一年最冷的季節。

  今年冬至,我一人在家。姥姥身體不適,媽媽留在她身邊照顧。爸爸在外地上班,特意叮囑我晚上記得給祖宗燒紙。

  很久沒做過祭掃祖先的事情了,只記得兒時太太拿著一支紅色小花鼓,在我面前搖晃著逗我。晃晃悠悠,如今,我已17歲了。

  吃過晚飯我便出了門,天早早的黑了,刺骨的風颳在臉上麻麻的,吹散了道路兩旁粘在枝上掙扎不肯離去的樹葉。頭頂的月亮模糊不清,不似平日裡那般鋥亮,泛著黃,為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又添了一絲深沉。

  聽爸爸說,買祭祀品要去人少僻靜的小店。我獨自走在小道上,兩隻放在口袋裡的手緊緊地攥著兜布,滲出了細細的汗。冬至的夜顯得格外的黑,店鋪基本上都早早的關了門。走了很久,一道暖黃色的光映入眼簾,一家破舊的菜市場中門前整齊有序的擺列著各種祭祀品。

  我長吁一口氣,終於到了。

  賣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很貼心的為我準備了紅色的袋子,並介紹羅列著的金銀財寶。這裡是金光閃閃,最受歡迎的金元寶,那裡是財源廣進,意義深遠的長銀條。她細心告訴我祭祀的步驟——先把名字寫在紅袋子上,再在周圍散一點紙錢,最後就著燃著的火星把紅袋子從底部燒起。這樣紙錢燒了,別人家不會搶。

  我在心底記下步驟,謝過她便離開了。一路上,陸陸續續有人開始燒紙,嘴裡唸唸有詞。三五成群,也有一個人。人們佇立著,安靜的看著火苗,嘴裡唸唸有詞,時不時用小棍將即將暗淡下去的火苗撥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隨著嫋嫋青煙既有淡淡的傷感,也是對已故先人一種深深的緬懷。

  我按照心裡記下的步驟將祭祀做完,又把灰燼整理在一起。並在心裡祈願——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夠聽到我的聲音,我也會為了整個家族的興旺而更加奮發努力。

  到家了,身體漸漸暖了起來。我將買好的餃子放進鍋裡,嫩白堅硬的它們撲通撲通的一個個跳進鍋裡,發出清脆的聲音。不一會兒,噴香的餃子就出鍋了。湯水白白的,餃子餡兒的油零星地浮在湯麵上,一大口喝下去,心裡滿滿的。

  冬至,是一年最冷的時候。死者已矣,活著,要懂得珍惜。

  :過冬至

  很小的時候每逢冬至這一天奶奶都會告訴我冬至要吃餃子,不吃餃子耳朵就會凍掉。為了我的耳朵我都會大口大口吃餃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從書中得知冬至不吃餃子耳朵也不會凍掉。

  其實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可是一個大節氣,倍受人們的重視。冬至要吃美食是人們過節的傳統習慣,中國大地冬至的食俗南北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吃餃子、南方盛行吃湯圓。不論吃什麼都是人們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餃子是我們家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我們全家聚在一塊,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心裡都美滋滋的。每到這時奶奶總會對我說:“多吃點,吃的肚子滾溜溜的,吃飽了晚上才會做個好夢哦!”雖然冬至夜三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但是我家裡卻溫暖如春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可惜今年爸爸卻獨自一人在外地出差,冬至夜不能回來。我更想念他了。

  :冬至到了

  今年的冬至終於到了,我們大家忙了起來:奶奶、爸爸、我負責搓湯圓,爺爺、媽媽、大伯、二伯一起去超市買料。

  奶奶拿來挫湯圓的糯米粉,放在中間一齊搓,我迅速抓起一團,認真地左搓右搓,搓完馬上放在盤子裡。結果奶奶、爸爸都笑了,我也笑了:原來,我把湯圓搓得那邊凸起來,這邊凹下去。高的像山脈、高原;平的像麥田;矮的像海洋;整個看起來像個地球。怪不得大家不約而同地笑了。

  再看爸爸,不緊不慢地搓著,看似很慢,其實很快,而且很圓。我自愧不如:爸爸搓得比我快,比我圓。爸爸好象知道了什麼,對我說:“想超過我,再搓一百年吧!”我恨不得挖個地洞鑽進去,可地上連螞蟻洞都沒有。

  看看奶奶吧,那才是真正的老手:一手搓三個!我一個未搓好,她已經搓了十五個了!我正在想,她又搓了三個,加起來十八個了!雖然沒像爸爸那麼圓,但也正常的,比我好很多。慘了,我怎麼比誰都不會搓……

  料買回來了,大伯母、二伯母從樓上下來了,和大伯、二伯一齊煮。可惜兩個在廈門讀中學的姐姐沒回來。

  開始吃了,我們比賽誰吃得快、多。我一馬當先,迅速夾起來,往嘴裡塞,完全不顧形象,狼吞虎嚥;奶奶落後了,吃得最慢,畢竟老了嘛;大伯從容不迫,一口接一口,卻跟我同速,和狼吞虎嚥的我簡直是鮮明的對比;大、二伯母若無其事地吃,很慢。我正暗自得意,所以慢吃細咬,沒想到她們加速,狼吞虎嚥。我“嚇”得趕快吃,把將贏的大伯扔在了後面;二伯不緊不慢,吃得卻很快,硬是把第一的我推了下去;最好笑的是爸爸:一口未吃。奶奶打趣說:“他今年要長矮了。”我們大笑一陣,爸爸說:“耶、耶,我倒數第一!”我們捧腹大笑,肚子痛死了。

  今年的冬至真有趣,明年的冬至快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