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的語文手抄報內容資料

  語文是一門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基礎性學科。做好語文手抄報,學好語文知識。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學習參考。

  很簡單的語文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很簡單的語文手抄報圖片***1***

  很簡單的語文手抄報圖片***2***

  很簡單的語文手抄報圖片***3***

  很簡單的語文手抄報圖片***4***

  很簡單的語文手抄報圖片***5***

  很簡單的語文手抄報的資料:成語故事

  【成語】: 利令智昏

  【拼音】: lì lìng zhì hūn

  【解釋】: 令:使;智:理智;昏:昏亂,神智不清。因貪圖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麼都忘了。

  【成語故事】:

  戰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經常發動戰爭。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佔領了韓國的一塊土地野王。在野王鄰近有另一塊土地上黨,他們的地方官員看到野王輕易地就被秦軍攻下,怕上黨也守不住,就寫信給趙國,表示願意歸順,希望得到趙國的庇護。

  趙國的君臣們對於要不要接受上黨的歸順,意見不一,大家展開激烈的爭論。平原君趙勝說:“上黨這麼大塊的地方,我們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為甚麼不要呢?”平陽君反對說:“就是因為不花力氣得到好處,輕易要了,恐怕會招來大禍。”趙王因為不想失去這塊到嘴的肥肉,便支援平原君的主張,並且派他去接收上黨,把它劃為趙國的領地。秦國知道後,認為趙國存心和自己作對,就命令白起率大軍去攻打趙國。結果趙國的四十萬大軍全部被秦軍殲滅,國都邯鄲也被圍困,後來平原君帶毛遂去楚國,說服楚王聯趙抗秦,最後楚國出兵,才解除了趙國的邯鄲之圍。

  趙王和平原君因為貪圖眼前可以獲得上黨土地的利益,而差點導致趙國滅亡。後人便形容他們的行為是“利令智昏”。

  很簡單的語文手抄報的內容:寓言故事

  甘戊出使齊國,前去遊說齊王,走了幾天來到一條大河邊,甘戊無法向前,他只好求助於船伕。

  船伕划著船靠近岸邊,見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問:“你要過河去幹什麼?”

  甘戊說:“我要到齊國去,替我的國君遊說齊王。”

  船伕滿不在乎地指著河水說:“這條河只不過是個小小的縫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過去,您怎麼能替國君充當說客呢?”

  甘戊反駁船伕說:“您說的並不對呀。您不瞭解世上的萬事萬物,它們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規律,各有各的長處,也各有各的短處。比方說,兢兢業業的人忠厚老實,他可以輔佐君王,但卻不能替君王帶兵打仗;千里馬日行千里,為天下騎士所看重,可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內捕捉老鼠,那它還不如一隻小貓頂用。寶劍干將,是天下少有的寶物,它鋒利無比削鐵如泥,可是給木匠拿去砍木頭的話,它還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頭。就像你我,要說掄槳划船,在江上行駛,我的確遠遠比不上你;可是若論出使大小國家,遊說各國君主,你能跟我比嗎?”

  船伕聽了甘戊一席話,頓時無言以對,也似乎長了不少知識。他心悅誠服地請甘戊上船,送甘戊過河。

  若只是拿自己的長處去指責別人的短處,那就太片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