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怎麼養

  紫花地丁味苦、辛、寒。歸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清熱利溼的作用,主治疔瘡,癰腫,瘰癧,黃疸,痢疾,腹瀉,目赤,喉痺,毒蛇咬傷。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紫花地丁的養殖方法。

  紫花地丁的養殖方法

  播種前準備

  常規使用的播種箱,規格長50cm,寬30cm,高8~10cm,也可採用育秧盤。木箱在使用前一定要用水泡透,否則容易造成土與箱分離,影響出苗。床土準備一般用2份園土,2份腐葉土,1份細沙,用孔徑為lcm以下的篩子過篩備用。播種前要進行土壤消毒,一般可用0.1%~0.3%的高錳酸鉀溶液噴灑床土,以達到培育壯苗、防治苗期病蟲害的目的。土壤消毒後用硝基腐殖酸調節土壤pH值到6.0~7.0左右待用。

  播種方法

  將採集到的紫花地丁的種子放在通風乾燥處儲存。12月上旬播種在2~8℃的低溫溫室內,翌年2月出苗,3月下地定植。亦可在5月份採下種子,直接地播,很快就可以發芽出苗。由於種粒比較細小,播種時最好採用“盆底浸水法”即將床土裝入秧盤或淺盆,置於更大的盛有水的容器中,使水從秧盤或盆底部向上滲透,溼潤整個床土,然後再進行播種。

  播種時可採用撒播法,用小粒種子播種器或用手將種子均勻地撒在浸潤透的床土上,撒種後用細篩篩過的細土覆蓋,覆蓋厚度以蓋注種子為宜。種子出苗過程中,如有土壤乾燥現象,可繼續用盆浸法補充水份。播種後室內溫度控制在15~25℃為好。

  幼苗期管理

  小苗出齊苗後要加強管理,特別要控制溫度以防小苗徒長,此時光照要充足,溫度控制在白天15℃,夜間8℃~10℃,保持土壤稍乾燥。當小苗長出第一片真葉時開始分苗,移苗時根系要舒展,底水要澆透。白天溫度為20℃左右,夜間溫度為15℃左右,可適量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液促進幼苗生長,當苗長至5片葉以上時即可定植。

  定植

  定植密度如果選用葉片在15~20之間的大中苗移栽,40株/m2。如果選用葉片在5~10之間的中小苗移栽,密度可為50株/m2。另外發現帶土壤移植較裸根移植緩苗快,成活率高。

  生長期管理

  紫花地丁抵抗能力強,生長期無需特殊管理,可在其生長旺季,每隔7~10天追施一次有機肥。會使其景觀效果更加。

  紫花地丁的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

  穴盤育苗

  紫花地丁種子細小,一般採用穴盤播種育苗方式。床土一般用2份園土,2份腐葉土,1份細沙。播種前要進行土壤消毒,一般可用0.3%~0.5%的高錳酸鉀溶液噴灑床土,以達到培育壯苗、防治苗期病蟲害的目的。覆蓋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宜。播種時間:春播3月上、中旬。秋播8月上旬。播種後控制溫度15℃~25℃之間,一週左右出苗。

  露地播種

  於8月份,先將土地平整澆透,待水滲下後,將種子與細沙土拌勻,撒至地面,稍加細土將種子蓋嚴,一週即可出苗。

  分株繁殖

  將綠化用地翻耕,施足底肥,整平,如4月將其從苗地起出,分株栽植於綠化地內,株行距10cm,澆透水,6月份便可佈滿。分株時間在生長季節都可進行,但在夏季分株時注意遮蔭。

  紫花地丁如在春季進行分株會影響開花,而雨季移植易成活又不影響第二年開花,紫花地丁的無性繁殖在雨季進行為好。用分株方法進行繁殖時見效較快,在同種條件下分株移植,小紫花地丁較大株的緩苗快,成活率高,綠色期長,在園林綠化上如不特別要求當時的綠化效果儘量採用中小植株進行綠化。

  自然繁殖

  紫花地丁自繁能力強,按分株栽植法,在規劃區內每隔5m栽植一片,種子成熟後不用採擷,任其隨風灑落,自然繁殖,10月左右便可達到滿意的效果。

  紫花地丁的形態特徵

  根莖

  紫花地丁是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高4-14釐米,果期高可達20餘釐米。根狀莖短,垂直,淡褐 色,長4-13毫米,粗2-7毫米,節密生,有數條淡褐色或近白色的細根。

  葉

  紫花地丁的葉多數,基生,蓮座狀;葉片下部者通常較小,呈三角狀卵形或狹卵形,上部者較長,呈長圓形、狹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5-4釐米,寬0.5-1釐米,先端圓鈍,基部截形或楔形,稀微心形,邊緣具較平的圓齒,兩面無毛或被細短毛,有時僅下面沿葉脈被短毛,果期葉片增大,長可達10餘釐米,寬可達4釐米;葉柄在花期通常長於葉片1-2倍,上部具極狹的翅,果期長可達10餘釐米,上部具較寬之翅,無毛或被細短毛;托葉膜質,蒼白色或淡綠色,長1.5-2.5釐米,2/3-4/5與葉柄合生,離生部分線狀披針形,邊緣疏生具腺體的流蘇狀細齒或近全緣。

  花

  紫花地丁的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較淡並帶有紫色條紋;花梗通常多數細弱,與葉片等長或高出於葉片,無毛或有短毛,中部附近有2枚線形小苞片;萼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7毫米,先端漸尖,基部附屬物短,長1-1.5毫米,末端圓或截形,邊緣具膜質白邊,無毛或有短毛;花瓣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側方花瓣長,1-1.2釐米,裡面無毛或有鬚毛,下方花瓣連距長1.3-2釐米,裡面有紫色脈紋;距細管狀,長4-8毫米,末端圓;花葯長約2毫米,藥隔頂部的附屬物長約1.5毫米,下方2枚雄蕊背部的距細管狀,長4-6毫米,末端稍細;子房卵形,無毛,花柱棍棒狀,比子房稍長,基部稍膝曲,柱頭三角形,兩側及後方稍增厚成微隆起的緣邊,頂部略平,前方具短喙。

  果

  紫花地丁的蒴果長圓形,長5-12毫米,無毛;種子卵球形,長1.8毫米,淡黃色。

  紫花地丁的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