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價值觀黑板報
在社會層面上,人與人之間還是存在差異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
古今中外,對平等的追求是每個社會,每個人的共同理想。從唐代著名史學家吳兢的“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到法國大革命平等的思想,再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平等始終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但在現實中,人人是註定生而不等的,也是絕對不會平等的。隨著誕生便存在的影響因素,如基因,家境,地域,以致於時代,都是千差萬別的,影響著我們的一生。同時,也正是這種不平等,塑造了我們多樣,而富有生命力的社會。就像一個魚缸,有的魚在上層遊,有的魚附在底層,這個魚缸才會多姿多彩。所以,在客觀上,差異是註定的,也是必需的。那麼,我們追求的平等又是什麼呢?
正像《世界人權宣言》所說:“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也就是說,不論你生在魚缸的哪塊石塊下,追求幸福的權利,贏得尊重的權利,以及回報這個魚缸的義務等,都應是平等的。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社會制度與人格的平等。
在社會層面上,平等,是對每個人生存的權利與狀態的保障,是一種制度上的平等。比如九年義務教育,他讓所有孩子都能夠平等的享受受教育的權力。若沒有他,也許在偏遠貧窮的地方,教育仍將是貴族的特權,貧者永世貧窮。而我們的父輩,又有多少不是從外地,從一個村鎮裡通過常人不及的努力通過高考而來北京的呢?這也充分證明了,良好的制度是保證平等的客觀要素。客觀的差異是完全可以為自身的努力所填補的。
而人格的平等,應該是不被外界和客觀因素所影響的。它是不分地域,不論朝代更迭的人性的終極追求。“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世代傳頌的友誼佳話。伯牙官任上大夫,在江邊撫琴偶遇砍柴而歸的樵夫子期,“巍巍高山,洋洋流水”。音樂,驅使兩個素未謀面身份相差巨大的人,剛一相遇便向那渺渺樂音一般,在雲上相知。直忘卻了這世俗的貴賤。只有平等的人格,才鑄就了這段純粹的友誼,才讓靈魂最真誠的交流。
人格的平等,建立在尊重之上。即要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高貴的靈魂。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體現了傳統社會中人們為了保全人格的平等寧願捱餓,也不接受嗟來之食,哪怕危及自己的生命。也正是伯牙對人格的尊重,才留下“千古知音”的傳說,留下了心靈交往中最動人的一曲。在交往之中,我們首先要懷著尊重的情感;有了尊重,才有平等的交流,才可以發現每個人的閃光點;體會每個人帶給自己的感動,相知相惜,完善自己。
平等的社會往往可以塑造平等的人格,而只有平等的人格才會形成一個平等的社會。而這一切平等的追求,都是建立在修身之上的。我們不應再抱怨差距,要做的是相信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跨上更高的平等的臺階。讓我們,從今天起,懷著尊重的態度看世界,秉著平等的心與人交往。我們的內心將處處萬物生長,百花齊放,像司馬光所說的:“平而後清,清而後明”的和諧大同,清明太平的盛世,也就真正的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