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代書法家刻苦學習的故事

  每一個好故事,都會帶你種下完美人生的種子:每一個好故事,都是我們領悟人生的一盞明燈;每一個好故事,都是我們人生的一塊基石,它給我們智慧的啟迪,讓我們抓住希望,對今天更加珍惜,對明天充滿自信!名人的刻苦學習的故事總是能激勵我們努力學習。

  書法家刻苦學習的故事

  書法家刻苦學習故事之一《窮和尚成了大書法家》

  唐代的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奮刻苦的典範。因為貧苦,買不起紙張,他每天取芭蕉葉來寫字,後來把他種的一萬多株芭蕉樹葉都摘光了,於是又作了個木盤子,刷上漆,在上面練習寫字,時間長了,筆尖竟把木盤也磨穿了。他寫禿的筆,可能比智永還多,後來將禿筆埋成一座墳,名叫“筆冢”。懷素刻苦學書幾十年,終於自成一家,他的草書是我國書法藝術中的珍品。

  常言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同學們,今天我們的學習條件,比智永、鄭虔、懷素要好得多,難道不應該趁這大好時光,奮發自勵嗎?

  書法家刻苦學習故事之二《智永和尚的“退筆冢”》

  隋唐時代的著名書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孫。據說他曾住在永欣寺樓上,刻苦學書三十年。他身邊備有一個大竹簍,將寫禿的筆扔進竹簍裡,整整裝滿了五簍,後來將禿筆取來埋在一起,稱為“退筆冢”。經他親手臨寫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別散在江南各寺廟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綉花針”,智永終於成為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每天來求他寫字的人絡繹不絕,把他家的門限都踏穿了,於是用鐵皮包上,被人稱為“鐵門限”古人說:“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寫照嗎?

  書法家刻苦學習故事之三《紅葉作書,鄭虔三絕》

  鄭虔是唐玄宗時代的著名學者,書法家,學問很淵博。他青年時代就愛好寫字繪畫,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貧寒,窮得連紙張也買不起,用什麼來練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廟裡存放有幾間屋的柿葉,他便搬到寺廟裡住下,每天取紅色的柿葉當紙,刻苦學書。時間一長,把幾間屋的柿葉都寫完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鄭虔終於艱難而玉成,他的書法、繪畫和詩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見了讚歎不已,稱之為“鄭虔三絕”。

  前人說:“梅花香自苦寒來”,從鄭虔學書的故事中,不是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