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息肉的治療

  如果患有子宮內膜息肉的時間比較長的話我們可以選擇通過中藥調理的方法來緩解病情,也可選擇手術療法,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之採取中藥治療

  對於病程時間較長的患者,可以進行中藥調理,有很多的患者,因為長時間地出現這種疾病,會造成貧血的現象。所以,患者可以進行中藥調理,多吃一些大棗,龍眼肉,阿膠,這樣有助於補充血液,也有利於促進血液迴圈。

  2、之藥物治療

  這主要是因為一種慢性炎症造成的,所以可以進行息肉切除,但是在切除之後,可以進行藥物輔助治療,有效的殺死病菌,避免造成病原體存在,所以,在手術之後,也要注意慢性炎症的治療,避免造成疾病復發。

  3、之手術治療

  擴張宮頸,摘除息肉,繼之搔刮整個宮腔,可將瀰漫型小息肉刮除,並送病理檢查。術後應定期隨診,注意復發及惡變,及時進行處理。近年來有人採用宮腔鏡下手術切除或鐳射治療小型息肉,獲得成功。

  子宮內膜息肉的注意事項

  如果伴發有炎症時,先要控制感染。

  如果出血,則以止血為主。

  炎症控制後再行手術,息肉雖然罕有癌變的,但癌變率亦在0.2%~0.4%。

  更年期前後患有的,手術切除後應將息肉送作病理檢查,如有惡變徵象,就要儘早採取治療措施。

  本病容易復發,手術後應定期複查,每三個月複查一次。

  要注意自己的衛生,很多的女性平時不注意自己的衛生造成的炎症刺激,所以導致了這種疾病發生,因此在治療期間應該注意自己的衛生避免造成陰道炎,宮頸糜爛的現象,可以進行1:5000的高錳酸鉀進行會陰擦洗,避免造成感染,而且要注意自己的內褲清洗方法。

  平時應該注意自己的飲食事項,要注意營養搭配,減少辛辣食物的刺激。而且要注意定期檢查,患者在治療的時候,可以按照醫生的建議,按療程服用藥物,同時也要注意檢查專案,第一次檢查應該在手術後3個月左右,以後要進行定期複查。

  子宮息肉的病因症狀

  病因:子宮息肉的病因有很多,大多數是於炎症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雌激素水平過高,例如:長期患有婦科炎症的女性易導致子宮息肉。而子宮息肉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有些女性患有宮頸糜爛、陰道炎,就容易引起上行感染,造成細菌侵入宮頸口,形成子宮息肉,這樣的情況很多,長期炎症刺激就會使息肉越來越大。因此,婦科專家提醒:患有婦科炎症的女性一定要積極的檢查和治療,以免引起其他炎症。

  症狀:宮頸息肉是因為慢性炎症刺激使子宮頸管黏膜組織區域性增生,而由於子宮自身有排異的傾向,致使增生的粘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的息肉樣改變,故也叫做宮頸內膜息肉。雖為比較常見的婦科疾病,但由於其體積小,可無任何症狀,往往因患其它婦科疾病檢查時才被發現。較大的息肉可能出現白帶增多,或主訴有接觸性出血,特別在性交或排便後出現點滴狀出血或血性白帶,出血量一般不多。

  子宮息肉有什麼危害

  1、宮頸息肉如不治療,會逐漸長大,阻塞宮頸口,引起不孕症。

  2、還會造成性交出血,或血性白帶,影響性生宮頸息肉活。

  3、婦女如感覺懷疑患有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等炎症,應考慮做個全面的婦科檢查,及時發現並予治療。

  4、息肉雖然罕有癌變的,但癌變率亦在0.2%~0.4%,對於年齡超過45歲,尤其是更年期前後患有宮頸息肉的,手術切除後應將息肉送作病理檢查,如有惡變徵象,就要儘早採取治療措施。息肉雖然切除,只要炎症存在,切除息肉後還是會復發。

  5、宮頸息肉是婦科的一種常見病,好發於30-50歲的婦女。該病主要是由於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促使宮頸管區域性粘膜過度增生,加上子宮有排除異物的傾向,使增生的粘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息肉多屬於良性,但有時也可能是子宮頸癌的一部分,故須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