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精神分裂是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你們有了解精神分裂的病因是什麼嗎?精神分裂會有哪些臨床表現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精神分裂的病因與表現吧。

  精神分裂的病因

  1.精神刺激

  刺激性生活事件對疾病的發生有誘發作用。有的學者認為,刺激性生活事件可觸發具備精神分裂症患病傾向者的症狀,並使其出現得更為明顯。精神刺激是最為常見的精神分裂症的病根。

  2.生理原因

  伴隨醫學微生物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原因與人體的生理因素有關。其中多巴胺假說是最被廣泛接受的精神分裂症病因假說,抗精神病藥物通過作用多巴胺***DA***神經遞質,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狀,正好支援這一假說。

  3.遺傳因素

  臨床實踐研究表明,遺傳因素與精神分裂症的發病關係重大。家系調查及對精神病患者家屬的研究表明,患者親屬中的本症患病率高於一般人群,且與患者血緣越近者,患病的機率越高:其中子女、同胞及父母為最高,而且發病年齡越小,遺傳因素作用就越明顯。

  4.環境因素

  目前的研究結果認為,環境因素對本病的起病有一定影響。多數患者是在精神刺激的影響下誘發起病,如父母責罵或受驚,工作壓力大、遭領導批評以及與親人爭吵等。

  精神分裂的臨床表現

  1、機能性幻聽

  在聽到一真實聲響的同時,出現機能性語言幻聽。

  2、強制性思維

  這是一種不由自己意志所支配的思維,病人感到陌生和厭煩,且欲擺脫而不能。

  3、影響妄想***被控制感、被動體驗***

  認為死人控制了他的腦子,使自己的大腦失去自我控制而不由自主地想一些問題;認為自己的思想行為,表情動作都是外力強加的,受外力控制支配,失去了自主性。

  4、行為孤僻退縮,脫離現實,生活懶散被動。

  5、思維被奪

  認為死人把他的思想“抽走了”。

  6、讀心症***被揭露感***

  他腦子想什麼,耳邊就聽到一個不是他自己的聲音在說他所想之事。

  7、釋義妄想***象徵性思維***

  如見到白鴿在飛,就認為他父母有大災大難。

  精神分裂患者的自我調節

  1、避免刺激

  精神分裂患者不管是受到或者沒有受到過刺激,都要避免他們受到驚嚇和刺激,只有這樣他們的心裡還是緩和平靜的,才不會爆發精神分裂,還會像正常人一樣,這就需要我們倍加愛護。

  2、忌居室不安靜

  喧鬧、嘈雜的居住環境只會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患者得病後,家屬應給以同情,為其安排安靜舒適的環境,或將患者送往幽靜的農村進行治療,以期縮短療程。

  3、飲食調理

  精神分裂患者在飲食上也要進行一些改善和調整,比如患者不能多吃辛辣刺激的事物,抽菸喝酒也要禁止等等。不能暴飲暴食,飲食要清淡影響,要多吃水果。

  4、需找他人的幫助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進行自我的調理之外,家人也要多幫助患者。比如說要支援和鼓勵患者,多跟患者進行心理溝通和交流,為患者的康復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