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手抄報資料

  農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既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成分,其節日文化廣大民眾的智慧的碩果。那麼關於中秋節的手抄報又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中秋節手抄報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中秋節手抄報圖片欣賞

  中秋節手抄報圖***1***

  中秋節手抄報圖***2***

  中秋節手抄報圖***3***

  中秋節手抄報圖***4***

  中秋節手抄報圖***5***

  中秋節手抄報的相關資料1: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節手抄報的相關資料2:中秋詩詞名句精選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秋宵月下有懷》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中秋待月》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倪莊中秋》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八月十五夜》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中秋月》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天竺寺八月》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中秋見月》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中秋登樓》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關山月》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月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懷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八月十五日》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十五夜望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陽關曲》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