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簡單的春節手抄報題目

  春節快到了,人們都忙碌起來,孩子們都忙著製作春節手抄報來慶祝春節,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簡單的春節手抄報,春節的習俗及春節燃鞭炮注意事項,希望對你有用!

  簡單的春節手抄報欣賞

  簡單的春節手抄報內容

  春節的習俗

  1、臘月二十三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2、臘月二十四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臘月二十五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4、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5、臘月三十除夕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爆竹、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

  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簡單的春節手抄報資料

  春節燃鞭炮注意事項

  1、放小型鞭炮要遠離10米以上,大型鞭炮50米以上,春節要玩的快樂,但生命健康最重要

  2、爆竹應在屋外空處吊掛燃放,點燃後切忌將爆竹放在手中,雙響炮應直豎地面,不得橫放。

  3、不要在陽臺上堆放雜物,因為它們容易被煙花爆竹的“飛火”引燃,一定要有安全意識。

  4、不要讓小孩和心理素質差者單獨燃放,避免該群體在燃放鞭炮過程中驚慌失措,錯誤燃放造成意外。

  5、不要讓小孩和心理素質差者單獨燃放,避免該群體在燃放鞭炮過程中驚慌失措,錯誤燃放造成意外。

  6、煙花燃放20至30分鐘後,戴上手套用鐵夾將煙花空筒和殘渣清理掉。


簡單的春節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