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第五單元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範文5篇

  三年級第五單元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一:

  學完了第五單元的課文,老師佈置我們一個任務:瞭解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今天一上課,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收穫展示給老師看。何姚帶來了筆、墨、紙、硯文房三寶,還有自己寫的毛筆字作品;張琪帶來了媽媽常看的花鼓戲《補鍋》的碟;肖妮帶來了爸媽去湘西旅遊時購買的少數民族服裝;唐銘心帶來了《經典誦讀》的書……大家你看看我的資料,我看看你的資料,非常高興,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還真不少啊!

  真有心啊!活動落到了實處,很好。傳統文化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呢。抄寫春聯,是瞭解傳統文化的好方式。寫出了這次活動的收穫和意義。一開頭,就表達了自己對春節的喜愛之情。好豐盛。

  接著,老師根據我們的興趣愛好編組。很快,古代名人、民族風情、民間工藝等五個小組就組成了。在組長的帶領下,每位同學又開始了收集資料。開展的活動更是五花八門。胡浩開始向奶奶學剪紙,剪出來的東西可漂亮了。楊雨晴上網查閱了戲曲臉譜與傳統文化的關係。張琳利用休息時間請家長帶他去參觀了天心閣,並帶回了很多珍貴資料。盧榮收集了很多春聯……

  我還知道了我們背的《唐詩三百首》、成語接龍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真有意義啊!我喜歡這樣的活動。

  三年級第五單元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二: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代表著團圓、幸福、平安。新年新氣象,我最喜歡了,可以穿穿新衣,收收紅包,放放鞭炮,太有趣了。

  早晨起來,大家一起貼春聯,春聯可真好:上聯:新年新春新起點。下聯:大吉大利打發展。橫批:新年大吉。燈籠也掛好了,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中午,奶奶擺上了豐盛的飯菜,有雞、魚、豬、肉等好多好吃的東西,簡直可以與城裡餐桌上的媲美。

  字裡行間透著一股喜慶的氣氛。以歌謠開頭,很吸引人。按照時間順序,寫了鬧元宵的情景。“鬧”得很開心哦。這幾個景點很有代表性。

  夕陽西下,奶奶又忙著準備年夜飯了。爸爸弟弟和我也忙著堆火輪。我們齊心協力堆好了一個又大又穩的火輪,看著我們的傑作,心裡簡直樂開了花。接著,我們又幫媽媽包餃子。夜幕籠罩著大地,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吃團圓飯。

  我迫不及待地要放炮了。我又放了許多煙花。有“喜迎大地”、“百鳥迎春”……個個都絢麗多彩,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我愛春節。

  三年級第五單元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三:

  早就聽說深圳的錦繡中華公園美,那裡有縮小的名勝古蹟80多處。這次,我們開展“瞭解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活動,爸媽很支援我,找機會帶我去遊覽了一次。

  走進公園,遠遠望去,公園大門上掛著一串串大紅燈籠,古色古香。“錦繡中華”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十分醒目。我們漫步在園中,看到了震驚中外的“秦始皇兵馬俑”、歷史悠久的“少林寺”、美麗的“黃果樹瀑布”,還有高大的樂山大佛,爸爸說這些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介紹年輕時對照相的喜歡,引出下文。

  想到那個特殊年代,自然地引起了對往事的回憶。一張相片還會有這麼驚險而離奇的故事,真叫人捏著一把汗。詳細地描寫了與相片有關的背景。相片記載了家人對自己的關愛。

  走著走著,我們又來到了聞名中外的“黃山”腳下,那些怪石有趣極了!仙桃石好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個大桃子。還有仙人指路、天狗望月都像真的一樣。這裡的工作人員真是偉大,他們能完成這樣一個艱鉅的工程,了不起!

  感慨發自內心。這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呢。觀察得真細緻。真好玩!

  遊覽結束了,在回來的路上,我邊走邊想:我們祖國真是地大物博,山清水秀。我愛我的祖國

  三年級第五單元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四:

  生活中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端午節賽龍舟,春節吃餃子……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春節倒貼福字的來歷。

  從前,有一個大官,他命令大家在過年的時候貼福字。在一次過年,那位大官想了解了解百姓過得怎麼樣。大官走在大街上,他發現了一位人家把福字倒著貼,於是,那位大官叫士兵把他們全家抓進了府裡。大官審問其中一人,道:“你怎麼把福字倒貼了?”那人顫抖著說:“大人,把福字倒貼,讀起來就是福到,所以小人就自作主張將福字倒貼了……”大人聽了,感覺很有道理,不但沒有罰他們一家,還獎勵了他們。

  我們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真是奇妙啊!

  三年級第五單元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五: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是因為可以上好吃的棕子,糯米里有香腸、有棗子、還有肉,端午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國滅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了,人們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筒把米裝起來投進江中,可是被蛟龍偷吃了,後來人們知道了蛟龍最怕葦葉和五色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走了,這樣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身體了。於是到了這一天人們把包好的棕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我最喜歡吃棕子了,我最敬佩屈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