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偏方過敏性鼻炎小偏方

  過敏性鼻炎即變應性鼻炎,是指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後,主要由IgE介導的介質***主要是組胺***釋放,過敏性鼻炎偏方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過敏性鼻炎偏方資料,僅供參考。

  過敏性鼻炎偏方

  1、蒼耳子30-40 個,輕輕捶破,放入小鋁鍋內,加入麻 50克,文火煎炸蒼耳子,待蒼耳子炸枯時,濾取藥油裝 入清潔瓶內備用。 用時以消毒小棉球沾藥油少許塗於鼻腔內,每日2-3 兩週為一療程。注:藥油塗入鼻腔時,應儘量塗進鼻腔深部。使用本法 應持之以恆,儘量不要間斷,治癒為止。

  2、上等龍井茶 30 ,共研細末,以少許藥 ,每日多次。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排膿之功效。主治鼻竇炎、鼻塞伴膿性分泌物自覺鼻臭等症。

  3、孩兒茶適量 次。具有清熱化痰、消腫排膿之功效。主治鼻竇炎流膿者。

  4、苦葫蘆子 30 周後開封,去渣備用。用時取少許滴入鼻中 ,每日早晨用開水送服。可化淤、解毒。主治鼻竇炎、副鼻竇炎流臭鼻涕者。

  6、蜂巢 ,經常嚼食之,10 分鐘左右吐渣 ,一日 主治過敏性鼻炎、鼻竇炎。

  7、辛夷花 15 ,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即可,飲湯吃蛋。可解毒、消炎。主 治慢性鼻竇炎、各種鼻炎。

  8、芝麻油適量 ,每側鼻腔滴 次。具有潤燥、清熱、消腫之功效。主治萎縮性鼻炎、鼻炎秋季發作乾燥難

  9、鮮大薊根60 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 周。具有潤肺解毒,育陰止血之功效。主治 由肺經伏火引起的鼻竇炎、鼻出血等。

  10、米醋適量 ,雞蛋 ,注入醋,放在一個預先備好的鐵絲架上。置火上煮至微 消腫、潤燥生津。主治由肺經鬱熱所引起的咽痛、鼻瘡、乾嘔、頭痛。 鼻炎偏方最佳治療 鼻炎偏方最佳治療方法: 除了藥物和手術外,民間有不少治鼻炎的小偏方,這些 偏方如果對症,還是能夠起到一定治療作用的。

  過敏性鼻炎偏方

  過敏性鼻炎偏方1

  配方:菊花10克、梔子花10克、薄荷3克、蔥白3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上述藥物用沸水沖泡,取汁加蜂蜜調勻。

  用法:代茶頻飲,每日1劑,連用3-5日。

  適應:急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2

  配方:蔥須20克、薄荷6克、蔓荊子15克。

  製法:上述藥物加水煎,取汁即可。

  用法:代茶飲用,每日1劑。

  適應:急、慢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3

  配方:生薑9克、大棗9克、紅糖70克。

  製法:上述藥物加水煎,取汁即可。

  用法:代茶飲用,每日1劑,連用3-5日。

  適應:急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4

  配方:炮姜10克、炙甘草20克。

  製法:上述藥物加水煎,取汁即可。

  用法:早晚分服,每日1劑。

  適應:急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5

  配方:蔥適量。

  製法:將蔥搗爛取汁。

  用法:每晚用藥棉蘸蔥汁,輪流塞鼻炎內。

  適應: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6

  配方:白芷30克,薄荷、辛夷各15克, 炒蒼耳子7.5克。

  制用法:共為細末。每次服6克,飯前用蔥湯或涼開水送服。

  適應症:慢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7

  配方:鮮枸杞根90-120克,甘草9-12克

  制用法:水煎。代茶飲,連用1個月。

  適應症:慢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8

  配方:龍骨粉、白芷粉各20克,辛夷花粉30克,冰片3-5克,撲爾敏80毫克

  制用法: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用時先用硼酸粉洗淨鼻腔,再用消毒棉球蘸此粉末塗鼻腔患部,每日2 -3次,愈後停藥

  適應症:慢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4

  配方:炮姜10克、炙甘草20克。

  製法:上述藥物加水煎,取汁即可。

  用法:早晚分服,每日1劑。

  適應:急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5

  配方:蔥適量。

  製法:將蔥搗爛取汁。

  用法:每晚用藥棉蘸蔥汁,輪流塞鼻炎內。

  適應: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6

  配方:白芷30克,薄荷、辛夷各15克, 炒蒼耳子7.5克。

  制用法:共為細末。每次服6克,飯前用蔥湯或涼開水送服。

  適應症:慢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7

  配方:鮮枸杞根90-120克,甘草9-12克

  制用法:水煎。代茶飲,連用1個月。

  適應症:慢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8

  配方:龍骨粉、白芷粉各20克,辛夷花粉30克,冰片3-5克,撲爾敏80毫克

  制用法: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用時先用硼酸粉洗淨鼻腔,再用消毒棉球蘸此粉末塗鼻腔患部,每日2 -3次,愈後停藥

  適應症:慢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9

  配方:荊芥、百合、黃芪、雞血藤、蒼耳子各10克,辛夷6克,細辛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慢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偏方10

  配方:蘇葉、蔥白、生薑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慢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小偏方

  1.玉屏風散加味 :防風 10克 ,黃芪、白朮各 15克 ,加藿香、辛夷、蒼耳子各 10克 ;反覆發作者加黨蔘 15克 ,大棗 15枚 ;頭痛者加川芎、白芷各 10克 ;水煎服 ,每日 1劑。日常用黃芪 30克水煎或沸水沖泡代茶飲 ,1個月見效 ,可減少復發。

  2.醋浸蒜瓣封閉醃 1個月後佐餐 ;另用小瓶裝蒜醋每日吸半小時 ,約 1周鼻塞、噴嚏、流涕等症狀可減輕。也可每日飲服熟豆漿 250毫升。

  3.人蔘 7.5克 ,白朮、乾薑各 10克 ,甘草 6克 ,共研成粗末 ,再將二甲亞碸 0.2克加水適量 ***冬季用溫水 *** ,加入藥末中調勻 ,做成藥餅 ,敷於臍部 ,用活血止痛膏固定 ,1日或隔日換藥 1次。一般 1~ 4周可治癒或明顯好轉。為控制發作時的症狀 ,可口服息斯敏 10毫克 *** 1片 *** ,成人 1日 1次。

  4.將白芥子研末 ,薑汁調成糊狀 ,於三伏天期間 ,敷於患者的肺俞、心俞、脾俞、大杼、風門、腎俞 6個穴位上 ,再用膠布固定。大抒、風門、肺俞、心俞、脾俞穴分別位於第1、第 2、第 3、第 5、第 11胸椎棘突下 ,兩側旁開 1.5寸處 ;腎俞穴位於第 2腰椎棘突下***平臍 ***、旁開 1.5處。

  5.取斑蝥不拘多少 ,炒酥 ,研末過篩 ,裝瓶備用。用時 ,取 1平方釐米膠布 1塊 ***中間留黃豆大孔隙 *** ,貼在患者內關或印堂穴上 ,暴露穴位 ,置少許斑蝥末於穴位上 ,再取1平方釐米膠布 1塊覆蓋在原膠布上。 24小時後 ,揭去膠布 ,可見穴位表皮上出現水皰 ,不需處理 ,待水皰自行吸收後 ,再貼 2~ 3次。內關穴位於手橈側腕橫紋上 2寸處 ,在兩肌腱之間。印堂穴位於鼻樑下中上方、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

  過敏性鼻炎是鼻粘膜的過敏反應性疾病 ,成人和兒童都可以發生 ,尤以青少年為主。中醫稱本病為“鼻鼽”。其發病機理與肺、脾、腎虛有關。鼻為肺之竅 ,肺氣虛弱 ,衛表不固 ,外邪可乘虛而上犯鼻竅 ;脾主運化水溼 ,脾運失職 ,津液布化失常 ,脾肺氣虛而鼻竅為之不利 ;腎為氣之根 ,先天腎氣不足 ,體質虛弱 ,素體過敏 ,一遇外邪使氣機不利 ,涕泣皆出。治療上要調養肺、脾、腎 ,利鼻竅 ,順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