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挖機液壓油缸漏油如何解決

  在工地上我們無處不見到小松挖掘機的身影,一般在搬抬貨物或者挖掘鏟沙時都會使用到它,如果在一次運作時停止了工作應該如何維修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般情況下,液壓油缸漏油有外部漏油和內部漏油兩種。

  一、外部洩漏原因

  1、活塞桿伸出端與活塞桿配合的密封損壞,多半是由於活塞缸被拉毛引起的,也有老化引起。

  2、活塞桿伸出端與缸套配合的密封損壞,這個多是由於密封長期使用密封老化造成,也有很多是上端蓋時用力過猛將密封擠壓損壞,還有就是國內的很多生產液壓缸的廠家設計不合理造成,大多數情況下,廠家是為了節省成本所造成的。

  3、油缸進出油管接頭開裂也會導致液壓油缸的洩漏。

  4、缸體上或缸端蓋上有缺陷而引起的漏油。

  5、活塞桿被拉傷起槽、有坑點等。

  6、潤滑油變質使油缸溫度異常升高,促使密封圈老化。

  7、經常超過油缸的壓力範圍使用而導致的漏油。

  漏油滲油多為主油封產生變型老化磨損破損後造成的。

  一般在長期高溫高壓高速運動下主油封容易變型老化,再好的油封在這種情況下都有變型的機率,好油封變型的機率小罷了。Y型油封變型後出現密封脣口無張力,導致漏油。

  工作時會有大量的灰塵雜質附著在油缸杆上,防塵油封可以防止灰塵雜質進入油缸,防止對油缸和油封的損傷,在防塵油封破損的情況下,雜質灰塵直接進入缸頭,直接傷害油封和油缸,在灰塵量大的情況下不用幾十小時油封就會磨損,出現內脣明顯磨損。

  油缸發黑,內壁拉傷,內壁的噴塗物中的新增劑的鉛在長時間高溫摩擦下附著這油缸表面,這說明耐磨環需要更換了。耐磨環***杯士***在油缸中很重要,一是為了耐磨,二是為了消除側向力的衝擊。磨損後不更換就會出現油缸發黑,主油封滲油***因為無法有效的消除側向力的衝擊導致主油封變型***,拉缸等現象。耐磨環個人推薦尼龍新增玻璃纖維的這種材質的,因為這種材質的耐磨環的物理效能和青銅材料相當,在磨損率,防拉缸效能以及容納金屬屑能力方便均有良好的表現。

  液壓油缸機構

  油缸的內漏比外漏少見的多,是因為內漏是不易被發現罷了。內漏會引起許多故障,比如油缸無力,速度慢,溜缸,嚴重時直接無法工作,上述情況也有肯那個是其他部件故障造成的。

  油缸內洩其實很容易判斷,舉起工作裝置,保持動臂前段和鬥杆與地面水平,發動機熄火,開啟電源和先導,扳動鬥杆手柄***鬥杆外擺***,當鬥杆下滑速度較待機時大時,則油缸正常,一樣時,油缸內漏嚴重。

  二、內部洩漏原因

  1,活塞上的耐磨環嚴重磨損,導致活塞和缸套之間摩擦,最後拉傷缸套、活塞和密封。

  2,密封長期使用失效,活塞密封***多是是U、V、Y型圈等***老化。

  3,液壓油髒了,大量雜質進入油缸將活塞密封磨損至壞,一般為鐵屑或者是其它異物。

  挖掘機機手必看的十大操作注意事項

  1、挖掘機在工作中,嚴禁進行維修、保養、緊固等工作。工作過程中若發生異響、異味、溫升過高等情況,應立即停車檢查。

  2、挖掘機行走轉彎不應過急,如彎道過大,應分次轉彎。

  3、挖掘機迴轉時,應用迴轉離合器配合迴轉機構制動器平穩轉動,禁止急劇迴轉和緊急制動。

  4、剷鬥未離開地面前,不得做迴轉、走行等動作。

  5、履帶式挖掘機移動時,臂杆應放在走行的前進方向,剷鬥距地面高度不超過1米。

  6、挖掘機上坡時,驅動輪應在後面,臂杆應在上面;挖掘機下坡時,驅動輪應在前面,臂杆應在後面。下坡時應慢速行駛,途中不許變速。

  7、臂杆頂部滑輪的保養、檢修、潤滑、更換時,應將臂杆落至地面。

  8、挖掘時每次吃土不宜過深,提鬥不要過猛,以免損壞機械或造成傾覆事故。剷鬥下落時,注意不要過快,以免造成下車架不穩,整機前後晃動。

  9、配合挖掘機作業,進行清底、抄平、修坡的人員,須在挖掘機回轉半徑以外工作。若必須在挖掘機回轉半徑以內工作時,挖掘機必須停迴轉,關閉先導開關,方可進行工作。同時,機上機下人員要密切配合,確保安全。

  10、挖掘機裝載活動範圍內,不得停留車輛和行人。若往卡車上卸料時,應等卡車停穩,駕駛員離開駕駛室後,方可迴轉剷鬥,向車上卸料。挖掘機迴轉時,應儘量避免剷鬥從駕駛室頂部越過。卸料時,剷鬥應儘量放低,但又注意不得碰撞卡車的任何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