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寶寶從鼻孔吐奶

  寶寶在喝奶時,如果喝的過激,或者媽媽餵養不當容易導致吐奶。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

  改善的方法

  1.拍嗝

  寶寶喝完奶後,由於胃裡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溢奶、吐奶現象。因此,應及時幫寶寶拍打嗝,讓氣體排出來。只要減小了胃裡的壓力,自然就能減輕吐奶、溢奶情況。

  2.體位療法

  如果拍嗝有困難,那麼就將寶寶直立抱起,讓他趴在你的肩上至少30分鐘,然後將枕頭墊高,讓寶寶右側躺下,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

  3.飲食療法

  增加餵奶次數,減少每次的餵奶量,做到少量多餐。餵奶後適當多抱一會兒寶寶,不要急於將他平放在嬰兒床上,這樣有助於減輕返流。不過,調得太稠的奶容易造成腸胃阻塞或腹瀉哦。

  4.藥物治療

  如果吐奶、溢奶嚴重,請醫生開一些刺激腸胃蠕動的藥物來改善。不過,藥物治療是放在最後考慮的。

  小貼士

  當寶寶吐奶,並伴有發燒、咳嗽,或腹瀉、腹痛時,應考慮寶寶患感染性疾病。

  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有:感冒、肺炎、腸炎等疾病。感冒時,由於咳嗽的緣故,寶寶也常常出現嘔吐症狀。此時餵食應特別小心,因為感冒咳嗽會使呼吸頻率加快,導致吐奶、溢奶,所以要注意呼吸和餵奶吞嚥時的協調,儘量“少量多餐”。

  改變餵養姿勢。

  媽媽抱著寶寶餵母乳時,要讓寶寶的頭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這樣能減輕寶寶吐奶的症狀。給寶寶喝奶粉時儘量不要讓寶寶躺著喝,坐著或站著比較好。

  改變餵養時間。

  當寶寶有吐奶症狀時,要注意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不要長時間給寶寶餵奶,讓寶寶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寶寶腸胃適應了就不會吐奶了。

  改變餵養次數。

  如果寶寶有吐奶現象,應該適當的減少餵奶的次數,由以前的兩小時一次可縮減為3小說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