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肝病有什麼症狀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經得了慢性肝病,那麼肝病有什麼症狀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慢性肝病的症狀

  1、出血

  表現為大便發黑,嚴重時是稀黑便發亮,有如鋪馬路的柏油,最嚴重時還可解出鮮血。有些病人嘔出咖啡渣樣物或嘔出新鮮血液,多無疼痛感。這種表現說明已經出現了消化道出血,可能性最大的是食管胃底曲張的靜脈破裂,也可能是潰瘍或胃粘膜出血。大量出血可使病人頭暈、出冷汗、面色蒼白、心跳加快、血壓下降,出現休克症狀,休克又使肝病進一步惡化。

  2、精神改變

  神智恍惚,好睡覺或者異常興奮、煩躁不安、精神不集中,連普通的算術也完成不了,嚴重者可昏迷。這些症狀是由於肝病產生的有害物質刺激大腦而造成的。臨床上稱為肝性腦病。程度可輕可重,持續時間可長可短。

  3、黃疸

  出現黃疸***面板、白眼珠發黃***,或原有黃疸加重。尿液如濃茶水樣。這些都是血中膽紅素升高的結果,而膽紅素的升高則是肝細胞較大範圍壞死所造成。患慢性肝病後肝臟細胞質和量都下降,發生新的破壞無疑是雪上加霜。黃疸也可能是膽繫結石或肝臟腫瘤***兩者均易出現在慢性肝病患者***阻塞膽管,使膽紅素倒流入血所致。

  4、發熱

  出現原因不明的高燒。這說明體內有嚴重感染。肝癌可以表現為長期 發熱不退,發燒無疑又增加了肝臟的負擔。

  5、少尿

  飲水正常,但24小時總尿量不足400毫升。肝病產生的毒素有時候可損害原來完全健康的腎臟,表現為不能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使病人的症狀更為頑固複雜,使用利尿藥效果也差。

  6、腹痛

  右上腹痛或全腹疼痛,手壓時更痛。可能出現了細菌性腹膜炎,這是危險的合併症之一。細菌產生的毒素又可破壞肝細胞,加重病人體能的消耗。

  7、腹塊

  腹部包塊越長越大,常可摸到。出現在左側的常是脾腫大,多見於肝硬化。上腹或右側腫大的包塊,要特別警惕肝癌。發生在我國的肝癌大多沿乙肝-肝硬化-肝癌的途徑發展。酒精引起的肝硬化和膽汁淤積不通引起的膽汁性肝硬化,肝臟可有中度增大,但很少迅速長大。

  8、腹脹

  腹脹加重,腹圍增大。說明已有腹水產生,通常稱為“水臌”,是肝臟功能不全的表現之一。

  日常生活中肝臟的殺手

  1、早上起床後不及時排尿

  歐洲肝臟研究協會專家丹尼爾·帕拉迪博士表示,體內排毒可以通過排尿、排汗、排便進行。早上起床之後儘快排尿,可以將累積一整夜的毒素及時排出體外,避免毒素滯留體內,導致肝臟“中毒”。

  2、吃藥太多

  英國臨床藥理學雜誌》刊登一項研究稱,長期服用止痛藥等藥物,會加大肝臟解毒負擔,導致肝 髒損傷。新研究負責人、英國愛丁堡皇家醫院專家肯尼思·辛普森博士表示,有多種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容易引起肝臟損害,導致藥物性肝炎***簡稱藥肝***。這些藥物 包括抗生素、解熱鎮痛藥、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鬱藥物、抗癲癇藥、鎮靜藥、抗甲亢藥、抗腫瘤藥、降糖藥和心血管藥等。因此,服藥必須嚴格遵照醫囑,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3、睡眠不足

  如今,很多人有在夜間工作或者娛樂的習慣,但是熬夜最容易熬出肝病。其原因是,睡眠過程中,人體會進入自我修復模式,經常熬夜既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又會影響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已經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熬夜還會加重病情。美國睡眠協會專家尼爾·柯林教授表示,“晚睡族”應儘量調整作息時間,最好每晚11點前入睡,保證每晚睡夠7~8小時,以便讓肝臟有效排毒,保證全身健康。

  4、加工食物攝入過多

  印度註冊營養治療師希達奇然·扎拉·侯賽因博士表示,很多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多種防腐劑、色素、人工甜味劑等食品新增劑。這些新增成分含有多種人體較難分解的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會增加肝臟解毒負擔,誘發肝臟損傷。

  5、偏愛油炸食品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的一項研究發現,吃油炸食品一個月即可導致肝臟發生明顯變化,引發類似肝炎的酶的變化。美國著名醫學專家德魯·奧登博士指出,油脂和飽和脂肪酸的堆積會導致脂肪肝。不健康食用油會增加心臟病和肝病的危險。相對而言,橄欖油和芝麻油更健康。

  6、吃半生不熟或燒焦食物

  侯賽因博士表示,半生不熟的食物或者烹飪過頭的燒焦食物***特別是肉食***也容易導致肝臟受損。研究發現,醉蝦、生蠔和半生不熟的貝類常帶有細菌和寄生蟲,一旦發生急性胃腸炎、痢疾,容易導致肝病惡化,甚至誘發肝昏迷。